昨天看了1964年版的《玉堂春》,终于明白了“苏三起解”是怎么一回事。小时候在老家的点歌节目里经常听到这个选段,却一直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昨天终于明白了,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官宦子弟王金龙到南京收债的时候偶然结识了烟花女苏三并对她一见钟情,遂为之挥金如土,三年时间不但花光了收债所得的三万六千两白银,反倒欠下妓院老板一笔钱,借钱无门被赶出妓院。好在苏三对他有真情,给了他一些银子作路费,才回到了家里。王金龙回家后刻苦读书,终于金榜题名,考中进士,并担任监察御史,手执尚方宝剑,巡行天下。苏三呢,被妓院老板所骗,被前相好沈雁霖买去作妾带回山西老家。因偶睹沈妻皮氏与赵监生的奸情反被皮氏陷害,以毒杀亲夫罪被判凌迟。送到上级复核时,恰逢王金龙巡视到山西,重审此案,使真相大白,并救了苏三。历经磨难,两位有情人终成眷属。
虽是40多年前的电影,布景、特效等方面都还略显简陋,但人物形象却是表现得非常生动。且不说男女主角,单是王金龙的父亲欲笞子却又下不了手一场戏,就让人觉得非常生动。其它如妓院里行酒令的戏,也是颇有文化意味。可见当时编剧及导演用心之良苦。
老实说,这个故事的主题有点俗套,终究摆脱不了“才子佳人,历经磨难,终成眷属,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不过,我在看时,却想到了情节类似但结局相反的《杜十娘》(潘虹版)。这两部戏的前半部分可以说是非常相似的,都是官宦子弟,为情所困,挥金如土,扫地出门。所不同的是,《杜》戏中的李甲不但性格懦弱,而且不学无术,所以杜十娘就只好投江自尽了。而《玉》剧中的王金龙却是性格坚定,用情专一,且读书刻苦,所以最终光宗耀祖不说,还抱得美人归,让人羡慕。不过,从现实的角度考虑,似乎王金龙这样的人并不多,倒是李甲这样的人似乎更多。所以,在我看来《玉堂春》的最终结局就可能只是广大劳苦大众在黑暗旧社会中的一种美好的幻想,一种精神安慰。这也可能就是为什么悲剧比喜剧更能打动人的原因。因为前者更真实,更深刻,更让人清醒。
在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才有钱的当下,像王金龙这样的人怕是稀有动物,而李甲这样的人倒是比比皆是了。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写读后感一般应做到三点:
1、要读懂原文的内容.“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先读后感.因此,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读,抓住了原文的重要内容,才会写出自己的真实体会.
2、写自己体会最深刻的部分.一篇文章叙述的内容很多,要抓住文章中你自己体会最深的内容来写.体会不深,感想不丰富,读后感就写不成功.
“包身工”这个名称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确实是十分陌生的。再次读完《包身工》这篇课文,我早已思绪万千,有好多好多的感受一股脑地涌入了我的心田。里面所写旧中国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是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所难以置信的。诚然,这是一篇饱含血泪、令人叹息的文章。 朋友,请问:清晨四点一刻天还未亮时您在干嘛?您一定会说,那么早还能干嘛呀?当然是在温暖的被窝里了。是啊,我的答案跟您的一样。但旧时的那些包身工们可没我们这么幸福了,那时候的他们会被工头像赶“猪猡”似的叫喊起来,从那充满污浊空气,像猪圈般的工房里匆忙走出,去做繁重的工作,去为别人挣钱。可怜的包身工们一天的苦难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包身工们不仅住宿环境恶劣,饮食方面的待遇也特差。两粥一饭是她们的伙食,所谓粥,是乡下人用来喂猪的豆腐渣加上很少的碎米、锅巴等煮成的。天啊!这是给人吃的东西吗?连如今的涮锅水都不如,再说正值发育时期十几岁的小姑娘们整天吃没营养的东西,整天无休止的做苦工,瘦弱的她们怎么能吃的消啊!然而,想想我们真的是深感惭愧。如今,我们有自己的人身自由,一天三顿都能吃上对于来说是美味家肴的饭菜,平时还可以花钱买五花八门的零食吃。和包身工相比我们简直是生活在天堂里。朋友,当你要为自己的一己之私抱怨什么的时候,请想想那些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旧时的包身工们吧,这样你就会觉得自己的委屈、自己的苦也就不算什么了。我相信很多同学在家里都没有干过很累的重活,甚至一些较轻的家务活。即便我们自己想干,家长也不舍得去使唤我们,怕我们累,也是想让我们多一点时间去学习。尤其是在我们得病的时候,父母更是百般的呵护我们。写到这里就又想起了那可怜的包身工们了。她们顶多也就十六七岁,正值青春大好时光,然而她们非但没有享受到受教育以及人身自由的种种权利,还处处受虐待、受压迫,被强迫着做超于自己体支的劳动,就连得重病也不能够逃脱。忍受着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的残酷欺诈,她们有着悲惨的命运,有着可叹的遭遇。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旧社会的黑暗。当然,很感谢我们的领袖毛主席为我们开辟了新的天地,更庆幸我们出生在这个光明的世界里。朋友,让我们携手共进,不忘前恨,珍惜现在,共创更美好的未来!第二篇:记得在师范的时候学过一篇报告文学,是夏衍的《包身工》。文章写于1936年,背景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勾结的时候,引用文章的话说:“在这千万的被饲养者的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二十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制度,和对这种制度忠实地服务着的十五六世纪封建制下的奴隶!”这篇文章是作者对上海工厂进行两个月实地调查之后写成的,全文深深地渗透着作者的血与泪,也深深地渗透着旧中国劳工的血与泪,真实反映了“包身工”惨绝人寰的遭遇。我对书中的一个人物“芦柴棒”印象很深,当时我上完课文时,心里充满了对日本人的憎恨与愤怒,他们在中国的地方肆意欺诈盘剥中国人;同时又为旧中国的软弱而感到痛心疾首。文章具有很强烈的社会意义,作者的笔法很冷峻,不仅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而且加入了自己的评论。特别是结尾那句话:“不过,黎明的到来还是没法可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骸,我也想警告这些殖民主义者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由于对历史背景了解得不透,我对这句话当时不能很好的理解开来。现在来看,这句话应该是文章的主旨,道出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夏衍就是想通过事实向人们昭示:人类社会最终是向前发展的,任何违背人性的行为最终都会被历史的车轮给无情地碾碎!现在回过头看看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不错,中国奴隶早已觉醒,这缕缕冤魂早已凝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就是这股力量,使得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在中国已经不复存在。我不知道《包身工》第一次发表时给中国人带来怎样的冲击,现在看文章,我们放佛可以置身事外,除了愤怒,我们还可以滋生一种庆幸。是啊,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我们的先辈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可以将《包身工》放进文学作品集里,将它当成一篇文章去欣赏;我们也可以将“芦柴棒”放在记忆里。将她当成人物形象去分析;我们还可以将上海杨树浦福临路的那家东洋纱厂放进历史里,将它当成一个典型去分析其存在的意义,然后一起去谴责它;我们更可以将整个中国近代史放进教科书里,正视它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当初愤怒与憎恨的感觉没有了,但绝不是说我们可以麻木!落后就会被挨打!这是我们用一百多年的耻辱换来的结论。面对落后,愤怒与憎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我们必须自食其力,必须强大起来。鲁迅当年弃医从文,是想从精神的层面去唤醒人的灵魂。在任何一个圈子里,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不会将人性放在首要位置。自然界“弱肉强食”的规则在人类社会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愈演愈烈,只不过多了一件华丽的外衣罢了。马克思那句经典的话在任何一个社会都可以推广:“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之险。”但是,如果有1000%的利润呢?人还会考虑什么?据说,在山西、河南,一块砖的成本就0.036元,但市场价是0.30元左右。近1000%的利润,将整个社会的人性彻底击垮,人类的同情心,党员的党性,国家的权力体系,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在金钱面前苍白得就像一张废纸。山西省洪洞县自苏三而闻名,苏三的故事控诉的是封建社会整个官场的腐败与黑暗。一个个腐败的官员,用手上的权力细心的编织一张肮脏的大网,然后自己悠然自得地躺在网中间,像蜘蛛一样,等百姓粘上网时,这些官员就可以无情地吮吸他们的血,撕裂他们的肉,咀嚼他们的骨了。《诗经?小雅?北山》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原来,百姓只是王公贵族的工具,百姓的人身自由完全由别人支配。在这种制度之下,我们只能谴责整个制度,不能让哪一个人来承担其中的责任。所以只有推翻它(指整个制度,而不是某一个皇帝或大臣),我们才能解放自己,使自己成为独立的、直立的人。我们不依附哪一个人,我们只属于自己!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早在上世纪中叶,我们的先辈就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清明的世界,早已将我们从帝国主义的蹂躏里解救出来,并且推翻了整个吃人的封建制度。从而《包身工》里的那一幕,《玉堂春》里的那一幕,都只能作为一段历史去温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