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答案语文

2012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答案语文
2024-12-28 07:36:0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模拟测试(二)语文参考答案:1.C (理解错误,“雅俗并存”,而不是雅从俗中来)2.D (未然当已然,原文是这将导致“文化沙漠化”)3.C (表述绝对化)4.C (贵:意动用法,看重)5.A (③为立志⑥是作者的评论)6.C (鲜卑侵犯边境时,他已被启用)7.(1)张奂营垒中只有二百人左右,张奂听到消息就马上带领军队出击,军吏认为自己的力量敌不过对方,叩头争辩阻止他。(“壁”“许”“勒”每个字1分,句意2分。)(2)于是张奂私下里诱降乌桓使它暗中和自己通好,然后让乌桓斩杀了休屠各部落的首领(大将),袭击并打败了他们的军队。(“潜”“阴”“渠”各1分,句意2分。)8. 诗中的孤客是一个思乡游子的形象。(2分)他身处异乡,思亲念家;登高望乡,倍感孤独;流泪思乡,泪水涟涟;做梦归乡,百无聊赖。(每点1分,答对3点即可得3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9. ①结句借物抒情,紧承上句,写目中秋光虽断而菊香萦绕,点明时间,体现乡思之浓。②“黄花”这一重阳节特定风物,即呼应诗歌开头的“登高”,又统收全曲,使全曲结构浑然一体。③虚实结合,情味悠长。实写菊花菊香,有色有味;虚写梦境和心中思家念亲之情。(或者以梦境的美好,反衬真实处境的凄凉,以虚衬实,以乐写悲,感情更加深厚强烈。)10.(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3)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 11题答案:(1)选B得3分,选C得2分,选A得1分。(A项是吉文斯“对”约瑟法一见钟情,错误较小。E项“艺术性不强”说法错误。D项约瑟法不是调笑、嘲弄吉文斯,而是善意配合,不伤对方的自尊心;体现她的善良,而不是顽皮。)(2)①开头段交代了公主约瑟法的身份、性格、本领,使读者对人物有一个初步的印象。②为后面吉文斯立志追求约瑟法、约瑟法打死狮子等情节做铺垫,使情节发展更合理。③交代人物生活的典型环境,烘托人物性格,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2分)(3)①神态描写。(2分)②前一处表现了吉文斯极力想用自以为精湛的表演来掩饰自己,以达到维护男子汉尊严、蒙骗公主的目的的心理。(2分)③后一处写出了约瑟法不愿拆穿吉文斯的谎言而善意地配合他的心理。(2分)(4)观点一:还是以“公主与美洲狮”为题目更好。(2分)①(从情节发展的角度)因为美洲狮是全文的线索。路遇狮子、狮口救人、有关狮子的谎言、狮子身份的真相,每一步情节开展都离不开美洲狮。(2分)②(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公主和吉文斯的形象借美洲狮而鲜明生动。吉文斯狮口救美的毫不犹豫,体现他的勇敢,编造狮子身份的谎言体现自尊滑稽;公主射杀凶猛的美洲狮可见其勇敢,枪法精湛,不拆穿吉文斯关于狮子的谎言显现其机智善良。(2分)③(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以“公主与美洲狮”为题目,习惯思维中公主的娇弱与美洲狮的凶猛形成对比,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以“公主与牛仔”为题则比较俗套。(2分)(观点鲜明,能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适当的分析即可得满分。如有其它答案,能自圆其 说,分析透彻,也可以。)观点二:以“公主与牛仔”为题目更好。(2分)①(从情节发展的角度)公主和牛仔是小说表现的主要人物,公主和牛仔的故事是小说的主体,而美洲狮不过是作者借以串连人物的媒介。(2分)②(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以“公主与牛仔”为题目,将小说的两个主要人物并列,更具有对比性。公主的勇敢机敏善良美丽与牛仔的自以为是、弄巧成拙相映成趣。(2分)③(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以“公主和牛仔”为题,初看会让人以为是传统的美女与英雄的故事,但小说却反其道而行,更具有耐人咀嚼的艺术魅力。(2分)(观点鲜明,能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适当的分析即可得满分。如有其它答案,能自圆其说,分析透彻,也可以。)12题答案(1)答C给3分,A给2分,答E给1分,答B D不给分。( B不发达城市幸福感不一定较强。D“主要以市民自己的主观评价为主,让市民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打分”才更客观真实。E“只要……就……”的说法太绝对,这三方面只是市民获得幸福感的三个重要因素,而非全部。)(2) ①设计问卷:问卷包括经济、住房、交通等关系民生的诸多问题。②市民打分:问卷问题没有特别细化,没有专门为市民设定答案,市民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回答并发表见解。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打分。③科学排序:选了全国294个城市列出2001、2005、2009、2010四个年份,进行回顾性的一般和重点调查(两项调查都包括石家庄)。最后按14项指标平均得分排序。(每点2分,要有概括和解说。意思对即可)(3)①一些发达城市出现“倒U”现象,幸福感的指数并不是很高。②石家庄属于环渤海城市,这里的人们相对朴实,较容易满足。(打分离散程度较低)③石家庄有一定经济基础,而且发展空间大,人们的幸福感就能充分突出。④石家庄这几年的建设很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有所提高。(每点2分,答出3点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4)观点一:不同意这个说法。我认为这个结果很客观,也很有价值。(2分)①整个调查过程是严谨科学的。历时半年,问卷设计全面开放,市民答题全凭自身感受,没有限制,统计方法科学。②这个结果有合理性。石家庄尽管从经济到环境与其他发达城市相比都不突出,但一些发达城市出现了“倒U”现象,而石家庄具有起点低,进步大等特点,市民更易感到幸福。③这个调查结果对石家庄来说既是对前一段发展的肯定,又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若答成“引导石家庄注意目标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民生,从各种硬指标转向各项软指标的竞赛”也可得分。)(每点2分。观点鲜明,能从至少三个不同角度进行适当的分析即可得满分。如有其它答案,能自圆其说,论述充分有力,也可以。)观点二:我同意这个说法。我认为这个结果不客观,没什么意义,是一种讽刺。(2分)①石家庄的城市整体竞争力状况并不靠前,而经济实力、环境质量等是幸福的最基本来源,靠数据得来的“第一”,意义不大。②“石家庄人最幸福”引发了市民的诸多热议,可见这个结果与石家庄市民的切身感受有一定的距离,调查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可见缺乏科学性、公信力。③对于石家庄这样一个欠发达城市,获得这样的一个“第一”, 会掩盖许多城市建设弊端,对城市发展无益有害。(每点2分。观点鲜明,能从至少三个不同角度进行适当的分析即可得满分。如有其它答案,能自圆其说,论述充分有力,也可以。) 13 A(搭配不当,“闻所未闻”不能用来修饰人。可以用“默默无闻”。闻所未闻: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见)14 C(A转换陈述对象 B时态矛盾 D指代不明)15 B (根据前后连贯的原则,首句“沿着甬路缓缓前行”后应连接③句,⑤⑥句应连接在一起,从树干、树叶到树冠,并紧跟在③后,成为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从④句知有桂园到②句踏入桂园,最后①句“在细叶中隐藏着小桂花”应紧跟末句。)16 窗花是人们逢年过节或在结婚等喜庆的日子贴在窗户上作装饰的以示除旧迎新或表达吉祥幸福的祝福的有很多表现形式的剪纸。(5分)(要求语句是单句,语意完整,语句通顺。)17 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因为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3分,句式1分,内容2分)后者的立足点在于创造(追求),所以就有了体会创造过程的喜悦和品味创造结果的快乐这双重喜剧。(3分。句式1分,内容2分) 参考译文:张奂,字然明,时敦煌渊泉人,父亲张惇,任汉阳郡太守。张奂年轻时到三辅地区游学,拜太尉朱宠为师,后来被征召到大将军梁冀幕府任职,因病辞职。又被推举为贤良,对策获得第一名,被提拔担任为议郎之职。永寿元年,张奂被调任安定属国都尉。刚刚到职,南匈奴且渠伯德等七千余人起兵进攻美稷,东羌也出兵响应。但张奂营垒中只有二百人左右,张奂听到消息就马上带领军队出击,军吏认为自己的力量敌不过对方,叩头争相阻止他。张奂不听,便率兵前进驻扎到长城。这时他召集兵士;并派遣将领王卫前去招降东羌。于是占据龟兹,使南匈奴不能与东羌沟通,各路豪强相继和张奂示好亲近,同汉军共同攻打南匈奴叛军,连续作战不断取得胜利。且渠伯德十分害怕,便率众向张奂投降,这样郡内才得以安宁。东羌首领感激张奂的恩德,献上二十匹马,先零羌首领也送来八件金制器物,张奂都接受了,然后便命主簿召集羌族各部前来,他举起酒杯将酒倒在地上说:“即使马像羊一样多,我也不会把它收入马厩;即使金器像谷粒一样多,也不会把它收入怀中。”把金、马全都还给他们。羌人生性贪婪而看重官吏的清廉。张奂端正自身,廉洁品行,恩威和教化得以广泛推行。朝廷调张奂担任使匈奴中郎将。休屠各与乌桓一起反叛,汉军非常惊恐,都想逃跑。张奂安坐帐中,若无其事地与弟子讲诵学问,军士们渐渐安定下来。于是他私下里诱降乌桓使它暗中和自己通好,然后让乌桓斩杀了休屠各这个部落的首领,袭击并打败了他们的军队。延熹二年,梁冀被杀,张奂因为是梁府故吏被免官禁锢。在家四年后,又被任命为武威郡太守。张奂平均分配赋税和徭役,集合并安抚散乱的败兵,经常是各郡最好的,河西因此得以保全。那地方的风俗有很多妖邪的禁忌,凡是二月份、五月份生下的孩子以及与父母同月份出生的孩子,全都杀死。张奂拿仁义的道理教导他们,严格赏罚制度,风俗就得到了改变,百姓为他建立了生祠。九年春,又调任大司农。鲜卑人听说张奂调离,便攻掠沿边九郡,杀掠百姓,沿边深受其害。朝廷很担心这件事,又任命张奂担任护匈奴中郎将,赏赐很丰厚。匈奴和乌桓听说张奂到来,就相继投降,共二十万人。张奂只诛杀了其中的罪魁祸首,对其余的人都安抚收容了他们。惟独鲜卑率众退走出塞。张奂年轻时立下志向,曾对朋友说:“大丈夫处世,一定要为国家在边境立功。”到后来成为将帅,果然有功勋。董卓仰慕他,让自己的哥哥赠张奂一百匹缣。张奂厌恶董卓的为人,拒绝而不接受。光和四年去世,终年七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