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的风俗习惯

2024-12-19 12:37:2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闽商行天下

与中国其他商帮相比,闽商的一大特色是国际化,有人形容说:世界上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华人;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福建人。

先辈“浪迹”东南亚

从历史上说,东南亚应该是福建人漂洋过海创造财富的最集中的地方。如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印尼华商、东南亚首富、集“面粉大王”、“丁香大王”和“金融大王”于一身的林绍良;被称为“万金油大王”的胡文虎;被誉为“世界糖王”,后因香格里拉酒店而闻名世界的“酒店大王”,马来西亚郭氏集团总裁郭鹤年;印尼材源商集团董事主席、被誉为“船王”、“木材之王”的黄双安;菲律宾商联总会永久名誉主席、菲律宾航空公司董事长、人称“银行大王”、“烟草大王”、“啤酒大王”、“航空大王”的陈永栽;在东南亚有“水泥大王”、“面粉大王”之称,在国内又被誉为“地产大王”的林文镜……

据《中国经济周刊》掌握的统计资料,福建现有海外华侨1086万人,分布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闽籍的港澳同胞约120多万人,闽籍台胞几百万人。这些闽籍华人资产存量估计超过3000亿美元。

福建社会科学院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李鸿阶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仅东南亚新、马、泰、印尼及港澳台地区,闽商就多达960万之众。这些闽商的走向有很明显的“连锁效应”,比如,明溪县近10万人开赴欧洲匈牙利和捷克;长乐人基本去纽约;福清人到日本居多。

“这些浪迹东南亚的闽商多是旧移民,经济实力强大,全球500强华人企业,福建占了近200家;菲律宾华人企业前十名中,就有6家是闽商,印尼500富也有6成属于福建商人。”长期研究华侨历史的李鸿阶所长对《中国经济周刊》娓娓道来,“不过现在的新移民多选择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发达地区,但闽商在东南亚的实力并未因此动摇。”

“在香港福建商人已经超过100万,而且已从传统的餐饮业发展到金融地产”香港晋江同乡会会长、香港福建社团联会永远名誉主席苏千墅,十分自豪地对《中国经济周刊》说,“目前,香港北角已经从‘小上海时代’进入‘小福建时代’。”

这位有着“香港晋江市市长”坊间美称的苏先生侃侃而谈:“论数量,在香港的闽商肯定排第一。全岛共有130多个同乡会,闽商对香港的繁荣稳定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澳门,闽商有14万多,多从事房地产、贸易和建材,主要是80年代过去农民做生意的‘新闽商’。”澳门南安同乡会会长吕金福则为《中国经济周刊》勾画出了澳门闽商的大致情形。

澳门南安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南安鹏程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汀洲则评价说:“就出口看,厦门口岸每年进出口的石材占全国半壁江山。”
日本的外籍商人中,中国商人共有47万之众,南日本冲绳一地就有近20万人,几占在日中国商人的半壁江山。仅福清2005年就从日本汇回40亿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地下的。

在纽约,福州话超过国语,闽商在美国一直稳步发展,现在仅纽约一地,就有30万福建人在从事餐饮、贸易和实体企业,像华榕集团的调料,在美国早已畅销,3家闽商企业已经跻身华人在美企业前10名,粤商已经退居其次,浙商就更不用提了。

阿根廷福建商会宣称,闽商完成了对阿根廷超市80%的“垄断"

对于闽商为何独具国际化特色,福州大学许嘉亦博士对《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闽商闯荡东南亚最早可追溯至唐宋时期。中国历史上自东晋至唐宋五代时期战乱不止,再加上黄河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造成许多北方人南迁求生;而闽南山区土地贫瘠,产粮不足养民,面对艰苦的生存条件,只有走出去谋生,因为福建三面环山,一面朝海,长期积淀了贸易航海的经验,所以东南亚成为避患求存的首选之地。”

后人挺进日、美、欧

回答2:

闽南的风俗习惯
一、节日、民歌与方言
春节,新年伊始,万象更新,闽台两地普遍行开正仪式。家家户户贴新春联,象征岁序更新,万象皆春。男女老少,穿着新装,设斋果、茶酒、岁饭,祭祀天地、家神及祖先。早饭,多吃长寿面(线面)或年糕,寓意“长命高寿”、“年年高升”。饭后,少长序拜,拜祠堂及尊长,戚友相过贺,道吉祥语。长辈大都要给晚辈压岁钱。客至, 以果糖、福橘、瓜子、槟榔等,一品既行。与拜年同时进行的还有出行习俗,即身着新装,到某一寺庙烧香磕头,祈求菩萨保佑。初一日,普遍忌杀生、吃粥、吃香薯、清粪、哭泣、吃药、打破物品等,以求一年吉利。明代开始,福建有春节上坟的习俗,尤其是初二、初三日,华门巨姓大都携长幼扫祖坟。正月初四,为接伸日。所接之身,一般是指灶君、灶妈等家神。初五为假开日,鸣炮开市。莆田、仙游等地,定初五为“做大岁”。据说是明代某年过除夕,倭寇突袭,烧杀掠夺。初二日倭寇被赶出后,逃难者才相率归来。初二、初三日,各家各户均忙于收殓亲人尸体出殡,无心串门拜年。遂相约今后初二日为各家祭祀受难者之日,互不串门拜年,于初四、初五日补行度岁过年。所以,以后莆仙地区每年都在初四晚补过大年,初五日再行大岁之礼。
闽南语系民歌就是指用闽南话演唱的民歌,它在闽台地区流传甚广,并随着地区环境、生活习惯、历史变迁等方面的差异,形成各种不同的风格特点。闽南民歌按其风格差异,在福建主要分为泉州和漳州两个地区。在泉州地区,民歌受南曲的影响很大,包含变宫、变 的古音阶,旋律呈平稳级进和回绕型线状、中速稍慢的节奏,具有优美雅致的特点。漳州地区的民歌以 调式居多,色彩比较淳朴。当地锦歌和 剧也给民歌以深刻的影响,如漳州《做戏歌》与 剧《杂碎调》音调上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羽商、商 两个音区和旋律音调的对比,色彩鲜明。
明清时期,泉州、漳州人大批移民台湾,带去了数量相当丰富,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闽南乡土音乐。随着移民的流布,又形成各地方的调律,如台北调、台南调、漳化调、恒春调、宜兰调等。尽管如此,这些民歌仍具有共同的闽南乡土气息,台湾学者统称其为福佬系民歌。福佬系民歌在各地流传中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如福佬系人进入恒春后,受客家系影响,创作了《思想起》、《四季春》、《三声无奈》、《牛尾摆》等民歌;进入台北后,创作了《台北调》、《莰仔脚调》、《艋胛哭调》等。此外,一些古老的闽南民歌流传到台湾后,经过数代加工,形成相当完善的调。台湾的闽南话民歌,在旋律进行上多以级进为主,精巧秀丽,朴素流畅,平易上口,亲切感人。闽南语系民歌的歌唱内容涉及面相当广泛,有童谣、情歌、叙事歌、祭祀歌、劳动歌等。
闽南方言在福建闽南地区形成和发展的,它主要是北方中原的人在不同历史时代因避战乱,平叛战乱或逃荒等原因多次向南方迁徙,进入闽南地区后逐渐形成的。在中原跟当地土著语言的交流和融合过程中,中原汉语是占着绝对优势的,是融合了土著语言的,虽然也吸收了土著语言的若干成分,但最后形成的是以汉语为主体的闽南方言。
明末清初,随着郑成功带领闽、客人士入台,闽南话成为台湾最主要的语言。就国内分布说,闽南方言可分为本土闽南话、台湾闽南话、潮汕闽南话、琼雷闽南话和浙江闽南话五大块。由于所处地区其他方言的影响和时间的推移,五大块的闽南话略有差异,其中闽南本土和台湾最为接近,几乎没有差别。全台约有75%的人讲闽南话。其次才是客家话、山地话。
二、居住、婚俗与祭祖
闽南的房屋构造一般是中为正厅,屋顶最高,以二、三进的合院为中心,两侧横向组合对称,布置条形护厝,分别向两旁发展。左为大房,右为二房。左右屋背略低。由正厅延伸建造的房屋像围着一条蜿蜒的龙,故有“围龙”之称。这种横向组合的护厝式民居,最适应于闽南沿海一带炎热的气候条件。泉州城镇的民居中,还有一种纵向布局狭长条形的小屋,因外型很像一条长形的手巾,故俗称“手巾 ”。厦门则另有一种“骑楼式”的民居,其房屋低小而多门,上用平屋,人可行走。惠安等地盛产花岗石,多有用花岗石建造的完全石结构民居,工艺独特,造型别有风采,成了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民屋的独特风格尤其体现在屋顶上,正脊两端如燕屋飞翘,中间低平,呈露宋代曲线屋顶的传统意味,闽南民居的大门也颇为考究,门必居中,并向远位进深,形成过堂,产生较大的虚空层次,增添了建筑的形体变化。
闽南的婚俗中,整个婚事过程都有拴红丝线的风俗,这种风俗,因含有“同心同德,白头偕老”的美好意义,所以红丝线作为一种吉祥物,贯穿整个婚礼的全过程。
首次使用红丝线是在提亲时,男方在随带见面礼中,在包装的外面,要用一条红丝线捆起来,也有用红线条替代。进入女方家时,摆放在大厅的显著位置,以示吉利好彩头。当婚事双方满意后,接下去是挑选结婚日子,俗称“择日”。“择日”是由男方选一位双方都尊重信任的亲属当使者,以免女方不出示姑娘的“生辰八字”。写好“生辰八字”后,要用一张红纸包起来,里面放有一条红丝线,让男方带回“配生时、择日”寓意牵姻缘。
结婚当天,双方要在互送的众多礼品上,都系上小红丝线和小红纸。如大到摩托车、冰箱,小到一把小剪刀;从鱼、肉、面等新鲜的食品,到装饼干,糖果、香烟等干果类副食品的礼盒;以至一切双方互送的礼物,其中包括互送的大小红包,都要认认真真,不得含糊。
结婚办喜事,双方的房屋厅堂除了要张贴喜联外,也得贴上小红条及红丝线扎成的装饰品,放在大厅及新房的门眉上,以图吉利,真是名副其实的一“千里姻缘线牵”。
据民间故事的流传,自古就有“千里姻缘线牵”。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线把这两人的脚绊住,凭你两家隔着海,隔着国,有世仇的,也终究有机会做夫妻。若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着,再怎样也不能在一起。时至今日,像闽南地区保留的这种拴红丝线的习俗,已不多见了。
每逢农历三月初三,闽南、台湾民间就有敬祖旧俗,谓之“三月节”,敬祖时,人们上山扫墓之前,要先在宗祠或家中祭拜列祖列宗,到墓地后,要先拜“土地神”,接着,在祖先墓地上压纸致祭、填土修坟,用丹朱彩上漆 ,以示儿孙辈不忘先人恩泽。台湾同胞把祖家的节俗带到海峡彼岸,至今还仍在沿袭。

衣:
友人或友人亲属丧事,不能穿红的、花的或色彩艳丽的衣裳。
忌把衣服穿在身上缝补。
忌衣服晾干后未摆好就直接穿着。
忌反穿衣。
养蚕时,称“仙”不称“只”。
食:
到渔人之家作客,吃饭时则忌将盘中鱼翻过来。
忌祝寿时用筷子夹断线面。
过年过节蒸糕、发馃时,忌讳孩子或其他人在灶旁指指点点,大声说话或猜测“发”与“不发”。
孕妇忌吃姜、吃蟹、吃兔。
忌将筷子插在饭碗中。
小孩子在吃饭时或开饭前忌以筷子敲碗。
住:
睡前忌不洗脸。
盖厝禁忌:“宫前祠堂后”。
镜子不宜正对着床。
睡床不宜摆放在顶柜、横梁或灯饰之下。
行:
出门时有鸟粪不偏不倚落在头上,那实在是非常倒霉的事。若遭此不幸,必须赶快改运消灾:吃一碗猪脚线面。
外出赏月,小孩子忌用手指月亮,以免耳朵晚上被割。
送礼:
忌以手巾、扇子、剪刀、雨伞赠人。
泉州话“巾”和“根”同音,俗话有“送巾现断根”之说, 丧事完毕后都要送手巾给吊丧者,用意在于让吊丧者与死者“断绝”往来。因此如平时赠人手巾,也是要令人不禁想起不吉利的丧事或断交 之意。
扇子则只在夏季扇凉,一到深秋就弃之不用。泉州话“扇”和“见”偕音,俗话有“送扇,无相见”,所以“扇”禁忌作为礼物的。
剪刀,总是让人想起“一刀两断”、“一剪两断”,在赠予者与受赠者之间不但有断交 之意,更是不能作为礼物。
北方有的地方因“钟”、“终”同音,禁忌送钟。泉州人却反而没有此忌。过去人家结婚时,,还往往把别人送的时钟摆在相当显眼的地方 。
除外;雨伞也是不宜作为 礼物的。泉州话“伞”、“散”同音。

回答3:

来源多样化,从中原(年中),同时也从福建和家庭(二次埋葬),阿拉伯及东南亚风情

回答4:

闽南这边比较古早。初二、十六都会烧香拜拜,也就是说信佛教的比较多。也比较喜欢讲闽南话,讲普通话有很重的闽南腔。民风纯朴,处事低调。都喜欢自己做生意,不大爱给人打工,就是爱拼才会赢,挺有生意头脑的一个地方。文化底蕴不重。沿海经济较为发达,但是近几十年致富,导致城市建设有点跟不上。没什么文化气息,都是经济气息。汇报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