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居民主食是面食。面食是指主要以面粉制成的食物,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种类的面食,中国的面点小吃历史悠久,风味各异,品种繁多,主要有面条、馒头、花卷、油条、麻什、烧饼、饺子、包子、馄饨、麻花等,西餐有面包、各种烤饼等。
“南米北面”反映了我国南北方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意指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却热衷于面食。
面食的蛋白质含量比米饭高3%以上,因而有补虚损、强气力的功效。此外,面食中维生素B1、B2、E的含量,钙、磷、钠等无机盐的含量以及微量元素硒的含量均高于米。但是,面食的热量也要高于米饭。100克米饭中含有热量486千焦,而100克面食中则含有热量1172千焦,比米饭高了一倍还多。
扩展资料
面食和米饭两者都不宜多吃,具体原因如下:
1、米饭和面食这类精制主食虽然可以提供丰富的能量,但其缺陷也十分明显,那就是导致血糖波动较大,容易引起体内代谢异常,与肥胖、糖尿病、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发生有关。
2、同时,米饭和面食的营养成分较为单一,虽然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含量并不丰富。然而,中国居民在主食摄入方面的主要问题就是精制主食的摄入量比例过高,而粗杂粮明显不足。
3、所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强调,居民每人每天需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要占到50~150g,薯类要占到50~100g,也就是说主食中的一半以上都应该是全谷类、薯类等粗杂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面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南米北面”哪种饮食习惯好?多吃粗杂粮更重要
北方居民以面食为主食。
中国先民成功种植出粟、黍、水稻等谷物,获得稳定食物来源。由于水稻产量过低,粟和黍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主食来源。隋唐后,稻米饭成为南方人餐桌上的最重要主食。与此同时,北方人也将较晚出现的小麦炮制出万般花样,逐渐形成了“南米北面”的主食格局。
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物质,对构成机体组织、维持神经和心脏功能、增强耐力、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意义。主食是饮食的基础,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并不科学,可能会导致口臭、腹泻、疲劳等。
扩展资料
主食宜粗细搭配
现代人大多偏爱精白米和精白面粉,而有些人则返璞归真选择粗粮。最合理的应该是粗细搭配,不能偏向其中一种。米面经过精细加工后,大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都损失掉了,蛋白质含量也低,膳食纤维损失更大。
这样就需要在膳食中补充粗粮、豆类和薯类来弥补精白米面中损失了的营养成分。因为豆类中丰富的赖氨酸可以与米面互补,粗粮未经过碾磨加工,可以提供更多的膳食纤维和矿物质。
粗粮的核心是粮,都含有热量,吃太多粗粮,热量过多就会发胖。另外,粗粮中的某些成分会阻止其他营养素的吸收,有可能把某些微量元素带走。时间久了,有可能造成营养不均衡。吃粗粮要因人而异,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不适合吃粗粮。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国人吃主食错误不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主食应该怎么吃?5条建议教你选对主食!
北方人吃什么主食,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北方和南方是以秦岭(陕西省境内),淮河(安徽,江苏北部)为分界线的,比如在淮河的南北两岸,气候明显不同,当然农作物也不一样(淮河以北种小麦,淮河以南就种大米了),华北平原(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盛产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基地,所以就以小麦为主食。但是东北,虽说也是北方,但是地理位置很特殊,历史上是蛮荒之地,直到近代才被开发,因天气寒冷,又是黑土地,不适宜小麦生长,但是却很适合水稻的生长(我在东北上学,这里的大米比南方的大米好吃)。所以东北是以大米为主食。
在中国南方一般主食为大米,而北方偏向于小麦。
主食是指传统上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由于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特别是淀粉的主要摄入源,因此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稻米、小麦、玉米等谷物,以及土豆、甘薯等块茎类食物被不同地域的人当作主食。 一般来说,主食中多含有碳水化合物。
谷类和薯类是中国人民主要的能量来源,我们每一餐都离不开米饭、馒头、大饼、面条或者其他谷类、薯类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