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辩题对新的辩手来说有点难,对于很多人来说,买房比较实际,因而抽到买房的辩方比较好辩。你们的辩题如果是买车的话……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立论。
(一)资产增值角度
从资产增值的角度来看,赞成买车的一方好像很不占优势,因为车是消费品,如你所说,会贬值,而房子是投资产品,从长期投资来看会增值至少保值。 但是这是建立在一个大前提下的,就是买房是此人目前最优的投资方式。举个例子,一个人没有工作完全不懂理财,但是有三百万不知道用来干嘛,那么他应该考虑买房,房子的增值可以适当程度抵消通货膨胀甚至让他盈利,而且作为一种风险相对较低的投资方式,买房是这种人的最优选择。那么你可以考虑一下,当下的年轻人都属于这样的人吗?显然不是。
时代不同,优秀的家庭教育及学校专业指导使得很多年轻人懂得理财甚至成为理财高手。同样一笔资金,在有些人的操作下,回报率可能远远高于投资房产的回报率。那么对于这样的人,把大笔金钱套在房子里就是很不明智的。房产作为一种投资理财方式,有它的劣势,就是流动性相对较差,短时间的买卖几乎不会有任何盈利甚至导致损失(考虑进所有过户手续费和税金)。所以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比如我身边的朋友),买房子,作为一种投资手段,机会成本过高,不是最优的理财方式。相反,买车,可以为他们节省很多时间,而对于很多人才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提高了工作效率就等于提高收益。车,虽然是一种消费品,但是它带来的时间效益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因此,考虑到房产带来的高机会成本,和车带来的时间效益,很有能力的人可能都会倾向于买车。年轻人……好像应该会想要做后种人吧⊙﹏⊙b
(二)道德/自立角度
当下房子的首期款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于是,很多年轻人“买”的房子的首期款是由父母来支付的。那么这就涉及到一个自立和伦理道德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纵使父母非常非常乐意,年轻人是否应该接受/依靠父母的帮助/馈赠来买房子。也许有人会说,可以写父母的名字在房本上作为父母的一种投资,可是现实生活里,年轻人最后会卖掉房子按收益还父母的钱吗?如果一直居住下去而不套现,那么这个房子的首期款对于父母来说,根本不算投资,只能算馈赠。那么年轻人应该心安理得地接受这种馈赠吗?如果对方说以后会好好孝顺来回报,那就掉沟里了;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孝顺父母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无关买房与否,更不应该因为父母为自己金钱的付出多少而改变自己的孝顺多少。由此,你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反驳对方的不可操作性或不道德性。 而车的价格就很多样化,是很多年轻人可以独立购买的产品,因为辩题没有规定买什么车,因此可以完全不依赖父母。
(三)人生的意义/态度
其实,人生不一定非要追求资产最大化、买房子结婚或者其他物质条件。有些人民教师,租着房子,开着破车,但是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毫无怨言;有些艺术家没有房子,没有资产,甚至没有存款,开着车,周游世界,到处打工,体验生活,增广见闻;有些年轻人用他的第一桶金开始创业,虽然可能面临失败,虽然没有房子的保障,但那是他一辈子无悔的见证和经历……
其实人生中的很多东西,是无价的。房产也许会带来保障,带来金钱,带来所谓的爱情结果,但那未必是一个人真正值得或者想要拥有的。假想刚才提到的三种人把所有攒来的钱先买了房子,也许就不会有山区的孩子看着支教开车过来时的笑脸,也不会有无数艺术爱好者爱不释手的作品,更重要的是,那个曾经梦想创业的年轻人在月月还贷的压力和柴米油盐的磨砺下,是否还会一直抱有当年的热情,是否能在不卖房子的前提下攒到第二笔资金创业,是否会在多年以后无数次地回想起那份遗憾、那份“如果”……
现在不是新出台了买房要交税吗?买车交的税总没有买房多吧!傻子才买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