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成年人的“小孩子脾气”?什么原因啊?怎么办啊?

2025-02-24 16:45:4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成年人总表现出小孩子脾气,几乎都在婴幼儿时期就可找到答案。这是一种无知的爱纵容下出现的心理缺陷。例子有几种典型情况,但都跟家庭教育脱不开关系:
表现一:“心理断奶期过长”,有的婴儿一出生就表现出对父母的强烈依赖心理,除非他睡着了,其他时间父母必须时刻在他的视野范围内,不然婴儿就会歇斯底里、哭天抢地的吵闹叫嚷。这类孩子生理断奶很困难,时间比一般人晚,对母乳产生心理依赖的他心理断奶期持续得更久,到了一定年龄还在衔奶嘴的儿童大有人在。这类儿童发育比一般小孩迟缓,语言表达能力差,出现沟通障碍,后天多可能发展为“孤独症”“自虐症”等。
表现二:“长期依赖父母”比如,一个在幼年时期就体弱多病的孩子,他的童年衣食住行基本在家长的监护和陪同下成长,很少有与外界独立接触的机会,容易表现人际交流方面的障碍,怕生胆怯等等,遇到问题总询问父母的意见才能做出决定;长大成人仍改不了胆小怯懦的性格更是缺乏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最终做出了一个“幼稚”的决定。
表现三:“单亲家庭”,一个家庭里缺乏家长中任何一方,另一方都试图通过对孩子加倍的呵护来弥补家庭角色上的失衡,可是母爱和父爱是无法相互取代的,一方的溺爱不但不可能给他温暖反而变成一种纵容无度。这样的环境下,使得小孩长大成人后,突出体现于与异性的交往上的一败涂地。
表现四:“环境反差”,同样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过分维护,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做,有可能形成长大后自卑和自大的矛盾性格。除了家门以外的环境约束纪律很多,孩子感觉被冷落,怎么都无法适应,而发展成厌学讨厌老师,讨厌同学的排斥心理。在家里,他是个生龙活虎傲慢自大的的小孩;而进了学校乃至社会,自己的动手、自理能力比别人差,又不自觉产生自卑的心理。

回答2:

一个人的心智成熟与否完全与年龄无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偶尔也会遇到此类人群,这类人只要碰到问题更多的是推卸责任抱怨别人,从来不考虑自身原因,为人处世形同儿童,此类人群影响社会团体家庭,是心里扭曲自私变态的精神疾病

回答3:

呵呵 这个就是说半成熟状态 成年人应该懂事了 但是有些事情上他们还是会像小孩子一样 不听别人的劝解 想做啥就做啥 不顾后果的一意孤行 有时候还会像小孩子那样乱发脾气 哭啊 闹啊 什么的 这个人群的年龄限制在19到26岁之间 这个年龄段的人心态往往不是很稳定 容易受环境的变化所影响 自己也比较容易浮躁 过了这个年龄段就会稳定点 因为往往会成家立业了 身心都已经成熟许多了 就这么多了哈!

回答4:

估计是由于你所生活的环境影响!很难改变,除非有什么大的变故!

回答5:

这样的心里大多都出现在妇女身上。

应为一些特定的原因。而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