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幅、字数不同。
1、五言绝句,篇幅固定。全篇只有四句,每句五字,总共二十字。
2、七言律诗,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五十六字。
3、词牌名,词,又称长短句。篇幅、字数随词牌不同而变化。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二、押韵、平仄要求不同。
1、五言绝句,押韵严格。讲究平仄。自盛唐起,五言绝句通常严格遵守格律诗之规定。虽然盛唐之后也有极少数按古诗的作法写的不讲究平仄与对仗的“古体诗”,但此时绝大多数五言绝句已经是在格律上完美的近体诗。
2、七言律诗,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畴,因其格律严密,故名。其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3、词牌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
三、对仗不同。
1、五言绝句,由于绝句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所以对于对仗的要求也就不太严格。
2、七言律诗,要求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七言律诗以首联、尾联都不对仗为常格。
3、词牌名,没有对仗要求。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词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言律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言绝句
诗是文学基本体裁之一诗以诵为主,所谓诗要诵其言,歌要咏其声。诗多为有感而作。诗是一种最普遍的艺术.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词,诗歌的一种。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隋唐之际,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词的韵脚,是音乐上停顿的地方。一般不换韵。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还有的几句押。象五、七言诗一样,词讲究平仄。而仄声又要分上、去、入。可以叠字。
绝句是指四句的诗歌。每句五个字的,称为五言绝句。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每句七个字的,称为七言绝句。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律诗是指八句和超过八句的诗歌。每句七个字的,称为七言律诗。如: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每句五个字的,称为五言律诗。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不论绝句还是律诗,都是唐朝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
而词是宋代的主要文学形式。词的主要构成之一便是词牌名。词可以没有题目,但是不能没有词牌名。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名。相同的词牌名,字数、句数、格律要求一致。如果少一个字或者多一个字,都不能在叫这个词牌名了。但是有时候,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因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
七言律诗:每句七字,按特定格律(平仄规律),除首尾两句其余皆用对仗,通常为8句的近体诗(近体诗出现在初唐,有特定的格律及格式要求,具体可以百科词条“古诗”)
五言绝句:每句五字,共四句,有律绝和古绝之分。律绝即是从五律中截取四句得到(又称截句),属于近体诗范畴,格律要求严格。古绝为古体诗,不是律绝的四句五言诗都可视为古绝
词牌:词的牌名,就像歌词的名字一样。词牌一定,则全词字数、格律随之而定。“填词”也就是按照给定词牌的格律,在对应位置填上符合该词牌格律的对应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