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解释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
肌瘤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多见于30—50岁妇女,以40—50岁最多见,20岁以下少见。其发病率较难统计,根据尸检资料,35岁以上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因很多患者无症状,或因肌瘤很小,因此临床报道的发病率远较其真实的发病率为低。
【病因】
确切病因尚不明了,根据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绝经后肌瘤停止生长,甚至萎缩、消失等原因,分析出子宫肌瘤的发生可能与女性激素有关。雌激素能使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肌层变厚,子宫增大。女性激素通过相应激素受体起作用。子宫肌组织内雌激素受体含量随月经周期不同雌激素水平而变化。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和雌二醇含量较正常子宫肌组织高,但17-羟类固醇脱氢酶含量较低,故雌二醇转变为雌酮的量少。合并妊娠时胎盘生乳素有促进雌二醇对肌瘤的作用,故子宫肌瘤生长加快。同时卵巢功能、激素代谢均受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故神经中枢活动对肌瘤发病也可能起重要作用。
【分类】
按肌瘤所在部位分为宫体肌瘤(占92%)和宫颈肌瘤(占8%)。肌瘤原发于子宫肌层,根据肌瘤发展过程中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3类。
1、肌壁间肌瘤 肌瘤位于子宫肌壁内,周围均被肌层包围。占60%~70%。
2、浆膜下肌瘤 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突起在子宫表面,约占20%。肌瘤表面仅由子宫浆膜层覆盖。当瘤体继续向浆膜面生长,仅有一蒂与子宫肌瘤相连,成为带蒂的浆膜下肌瘤,营养由蒂部血管供应。因血供不足易变性、坏死。若蒂部扭转而断裂,肌瘤脱落至腹腔或盆腔,形成游离性肌瘤。若肌瘤位于宫体侧壁向宫旁生长,突入阔韧带两叶之间称阔韧带肌瘤。
3、粘膜下肌瘤 肌瘤向子宫粘膜方向生长,突出于宫腔,仅由粘膜层覆盖,称为粘膜下肌瘤。占10%~15%。肌瘤多为单个,使宫腔变形增大,子宫外形无明显变化。粘膜下肌瘤形成蒂,在宫腔内生长犹如异物,常引起子宫收缩,肌瘤被挤经宫颈突入阴道。
子宫肌瘤常为多个性,各种类型的肌瘤可发生在同一子宫,称多发性子宫肌瘤。
【临床表现】
1、症状 多无明显症状,仅于盆腔检查时偶被发现。症状出现与肌瘤部位、生长速度及肌瘤变性关系密切,与肌瘤大小、数目多少关系不大。
(1)月经改变:为最常见症状。大的肌壁间肌瘤使宫腔及内膜面积增大,宫缩不良或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等致使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等。粘膜下肌瘤常为月经过多,随肌瘤渐大,经期延长。一旦肌瘤发生坏死、溃疡、感染时,则有持续性或不规则阴道流血或脓血生拓液等。浆膜下肌瘤及肌壁间小肌瘤常无明显月经改变。
(2)腹块:患者常自诉腹部胀大,下腹正中扪及块物。当清晨膀胱充盈将子宫推向上方时更易扪及,质地坚硬,形态不规则。
(3)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并伴有盆腔充血致使白带增多;悬吊于阴道内的粘膜下肌瘤,其表面易感染、坏死,产生大量脓血性排液及腐肉样组织排出,伴臭味。
(4)腹痛、腰酸、下腹坠胀:患者通常无腹痛,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出现急性腹痛。肌瘤红色病变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下腹坠胀、腰酸背痛常见,且经期加重。
(5)压迫症状:肌瘤压迫膀胱出现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等。压迫输尿管可致肾盂积水。压迫直肠可致排便困难等。
(6)不孕:文献报道占25%~40%。可能是肌瘤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宫腔变形,妨碍受精卵着床。(7)继发性贫血:长期月经过多导致继发性贫血。严重时有全身乏力、面色苍白、气短、心悸等症状。
2、体征 与肌瘤大小、位置、数目以及有无变性有关。肌瘤较大在腹部扪及质硬、不规则、结节状块物。妇科检查时,肌壁间肌瘤子宫常增大,表面不规则、单个或多个结节状突起;浆膜下肌瘤可扪及质硬、球状块物与子宫有细蒂相连,活动;粘膜下肌瘤子宫多为均匀增大,有时宫口扩张,肌瘤位于宫口内或脱出在阴道内,呈红色、实质、表面光滑,伴感染则表面有渗出液覆盖或溃汤形成,排液有臭味。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诊断多无困难。但对小的、症状不明显或囊性变肌瘤有时诊断困难。可借助B型超声、探针探测宫腔深度及方向或采用子宫镜、腹腔镜、子宫输卵管造影等协助确诊。子宫肌瘤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妊娠子宫 妊娠时有停经史、早孕反应,子宫随停经月份增大、质软等;而子宫肌瘤无停经史,有月经改变,子宫增大、质硬、表面不规则,结节状突起。肌瘤囊性变可误诊为妊娠子宫,先兆流产也可被误认为子宫肌瘤。借助尿或血HCC测定、B型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确诊。
2、卵巢肿瘤 一般无月经改变,多为偏于一侧的囊性肿块,能与子宫分开。实质怀卵巢肿瘤可误认为是带蒂浆膜下肌瘤;肌瘤囊性变可被误诊为卵巢囊肿。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行三合诊检查,注意肿块与子宫的关系。必要时行探宫腔术测宫腔长度及方向。对鉴别有困难者就用B型超声、腹腔镜检查可确诊。
3、子宫腺肌病及腺肌瘤 两者均可使子宫增大,经量增多,但子宫腺肌病时,子宫常均匀性增大,子宫肌瘤则表现子宫有局限性、质硬的结节状突起。腺肌病及腺肌瘤患者多数有继发性痛经,且进行性加重;子宫很少超过2~3月妊娠大小,且有经期子宫增大、经后缩小的特征。两者鉴别有时较困难。
4、盆腔炎性块状物 常有盆腔感染病史。块物边界不清,与子宫粘连或不粘连,有压痛,抗炎治疗后症状、体征好转。B型超声可协助鉴别。
5、子宫畸形 双子宫或残角子宫易误诊为子宫肌瘤。子宫畸形自幼即有,无月经改变等。B型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可协助诊断。
【治疗】
治疗必须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肌瘤大小等情况全面考虑。
1、随访观察 若肌瘤小且无症状,通常不需治疗,尤其近绝经年龄患者,雌激素水平低落,肌瘤可自然萎缩或消失,每3~6个月随访一次。随访期间若发现肌瘤增大或症状明显时,再考虑进一步治疗。
2、药物治疗 肌瘤在2个月妊娠子宫大小以内,症状不明显或较轻,近绝经年龄及全身情况不能手术者,均可给予药物对症治疗。
3、手术治疗 若肌瘤大于2.5月妊娠子宫大小或症状明显致继发贫血者,常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
(1)肌瘤切除术:适用于35岁以下未婚或已婚生育、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多经腹或经腹腔镜下切除肌瘤。突出宫口或阴道内的粘膜下肌瘤经阴道或经宫腔镜切除,在蒂根部用肠线缝扎或用血管钳钳24~48小时后取去血管钳,或直接切除之。
(2)子宫切除术:肌瘤较大,症状明显,经药物治疗无效,不需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恶变者,可行子宫全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50岁以下、卵巢外观正常患者可保留卵巢。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发病率占肌瘤患者的0.5%~1%,占妊娠的0.3%~0.5%。肌瘤合并妊娠的实际发病率远较上述数字高,因肌瘤小又无症状, 妊娠分娩过程中易被忽略。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分娩均有影响。粘膜下肌瘤阻碍受精卵着床或致早期流产。较大肌壁间肌瘤合并妊娠时由于机械性阻碍或宫腔畸形也易流产。妊娠期子宫充血,组织水肿,平滑肌细胞肥大,肌瘤明显增大,分娩后逐渐缩小。妊娠期肌瘤迅速增大可发生红色变,出现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确诊后采用保守治疗,不作手术。浆膜下肌瘤可发生慢性呀急性蒂扭转,导致迟缓、胎盘低置或前置等。在分娩过程中可发生产道阻塞、胎先露部下降困难造成难道。又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而致产程延长、产后出血等。妊娠合并肌瘤者多能自然分娩,不需急于干预,但要预防产生出血。若肌瘤阻碍胎儿下降可作剖宫产。剖宫产时是否同时切除肌瘤或切除子宫,需根据肌瘤大小、部位和患者情况决定。产褥期肌瘤易发生红色变,采用保守治疗,对症处理后几乎均能自行缓解。
你好,完全可以用中草药治疗和控制,等绝经以后肌瘤会自行萎缩。
不能用药物进行控制,只能手术切除子宫。不然有一天会造成子宫出血的。
现在的医术已经可以做到在保留子宫的基础上治疗肌瘤了。别太担心,找家好医院做腹腔镜.
这个一般来保守治疗疗效不怎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