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西游记》中,卷帘大将被贬一直让许多人迷惑不解:不就是打碎个玻璃盏吗?玉帝咋就这么不依不饶,都想推出去直接给斩了。后来小命虽保住了,还要七日一次,将飞剑穿胸胁下百余回。要破解这个问题,需要弄清两个问题:玻璃盏为什么重要,打碎玻璃盏的是什么样的人。
今天,生活中玻璃器具几乎无处不在,我们难以想象出,玻璃在古代的珍稀程度。
根据相关资料描述,天然的玻璃应是玻璃质的火山岩黑曜岩,远古就成为制作刀具和器皿的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熔点高达1650℃以上,但是加入了碳酸钠(苏打)与碳酸钾,发生化学反应,熔点能降到1000℃多,能够被加工。有记载的玻璃制造,最早出现在四千多年前的古埃及,在两河流域和古埃及的遗迹里,出土过小玻璃珠。中国发现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战国初。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高铅钡硅酸盐玻璃,其制品有琉璃璧、琉璃珠等。因为成分不同于西方的钠钙玻璃,因此有人认为中国玻璃制品有独立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是当时重要的玻璃产地,以玻璃生产来弥补玉石资源的不足。“玻璃”这个词是后来诞生的,战国时期《尚书》中有一个“璆琳”,用来称呼像玉一样的玻璃的词。汉代出现了“琉璃”一词,被认为是和璧玉、珊瑚一样的国宝,而且,“琉璃”这种叫法一种沿用到明代,甚至如今有些地方仍旧使用这个词。
汉朝时期,东汉墓葬中出现过单色的玻璃珠,还有玻璃耳珰,就是玻璃制造的耳饰。魏晋南北朝时掌握了玻璃吹制的技术,能够制造出器型较大并且玻璃壁比较薄的器具,玻璃当中的成分也有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是玻璃制造和西方玻璃进口的一个重要时期。唐宋时期的玻璃有所发展,但是更受欢迎的却还是西方制造的玻璃器,如伊斯兰进口的玻璃器。
所以,虽说在中国古代各个朝代能看到玻璃身影,但历史上多以小型器物出现的,大型器物很少。而且只属于贵族阶层的把握之物,并没有进入生活器物行列。玻璃有易碎的致命缺点,更麻烦的是,玻璃碎了,还容易划伤自己。因此,像玻璃这种易碎物品,难以被有勤俭节约习惯的古人接受,也是情理之中了。相反,瓷器导热性能差,不烫手,也不会遇极冷极热而炸裂,是非常实用的器皿材料。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国瓷器积累了很高的技术和艺术成就,适用性强、成本低廉,成了日常器皿的首选。
从地理环境看,我国东部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宜茶叶生长,茶是我国传统饮料,瓷器可以泡茶,能适应冬夏气温年较差大的气候条件,玻璃器具却很难。但古希腊、古罗马属于地中海气候,适宜葡萄生长,酿造葡萄酒历史悠久,玻璃器具自然大行其道了。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当时生产不了瓷器,瓷器大多数都来自东方,价格昂贵,另一方面,葡萄酒只有在透明的玻璃杯里才能体现它的美感。
总之,古代由于玻璃制造技术落后,物以稀为贵,自然就成了一种“宝贝”。一般“琉璃”仅用于宫廷的饰品和皇帝的碗筷等,普通人是没有权利用这种东西的,逾矩便要杀头。玉帝这玻璃盏,其实是帝王身份的象征,被卷帘大将打碎,恼怒的心情可想而知。
但是,玉帝之所以重重惩处这位卷帘大将,并不仅仅是因为玻璃盏珍贵,还与他的为人有很大关系。
有人说,玻璃盏是用来盛蟠桃的,打碎了玻璃盏,浪费了蟠桃,相当于断了神仙们的活路,所以犯了众怒。我倒不这么看,因为蟠桃并不榨汁喝,没必要非盛在玻璃盏中不可。就算放在玻璃盏中,蟠桃并没有人参果“遇土而入”的特性,即使用来盛蟠桃也不会浪费。那么,这位卷帘大将的为人究竟如何,会惹得玉帝如此不高兴?
卷帘将出身草根,他自述“自小生来神气壮,乾坤万里曾游荡”。他修仙颇为主动,“皆因学道荡天涯,只为寻师游地旷”。不过,修仙过程似乎很不顺利,“沿地云游数十遭,到处闲行百余趟”后才“得遇真人”。卷帘将终于被补录为公务员,成为体制内的一员。他从事的工作,不过是玉帝进出时,替玉帝掀一下门帘而已。所谓的“卷帘大将”,实际上只是一个普通的勤务人员。但他本人并不这么看,因为伴在玉帝左右,内心越发膨胀,居然感觉“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这种狐假虎威的作派,那些朝臣们怎么看可想而知。
那么,玉帝对他这种人真的喜欢吗?领导喜欢听话的奴才,但往往并不喜欢狗仗人势的奴才。特别是当这个奴才犯了众怒的时候,为了维护内部的稳定,牺牲一下奴才,也是常规手段。至于七日一次用飞剑来穿,仍是平息部下的怨气举措。
卷帘将由体制内的“神仙”变成了体制外的“妖”,不仅没有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把气撒到更弱的行人身上,“樵子逢吾命不存,渔翁见我射皆丧”。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对弱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踢猫效应”是部分中层领导的常见作派,对上司极尽谄媚,受了气就拿下属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