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不挪用军费修颐和园,北洋水师能战胜日本海军吗?

2025-04-08 11:17:3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985年,中日甲午战争,大清王朝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大清举办了近三十年的洋务运动竟然换得了这样的下场,不禁让国人感到心痛。而在这次甲午战争之后,我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了台湾和澎湖列岛,我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再一次丧失。

而且这次的失败对于大清王朝的掌权人慈禧太后、恭亲王奕䜣,特别是北洋水师的主要负责人李鸿章无疑是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而很多人都认为此次战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慈禧。

当时清政府正在筹措慈禧太后的六十圣寿,为了修颐和园。在此期间,有人劝谏慈禧,建议她停止修建颐和园。可慈禧听此非常生气,甚至说了一句话:“你们今天要是让我不高兴了,那我就让你们这辈子都高兴不起来。”

反观日本,明治天皇为了加强日本海军力量,可谓全国上下勒紧裤腰带,为日本海军“挤钱”,慈禧太后为了自己的私利,作为修颐和园的工程款,这一点也是一直为世人所诟病的。

但是,如果慈禧太后没有挪用这笔钱,中日甲午之战的结局会有改变吗?虽然,历史没有如果,但是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

小编认为,中日甲午之战,特别是北洋水师覆灭的结局。当时的北洋水师,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大清王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而且北洋水师的综合实力在亚洲第一、世界第九,要强于日本,那么,为什么会被日本击败呢?

对比日本战舰,北洋水师在吨位上确实占具优势,而且定远、镇远两舰还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铁甲舰,但并不是说日本海军就很差了。更重要的问题是,在这十余年间,各国海军发展迅猛,日本海军在航速、射程、火炮口径特别是中口径速射炮的火力、炮弹数量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也就是说日本海军的硬件条件已经不在北洋水师之下,甚至超越了北洋水师,而且在海军战术理论和战术思想等软实力上,更是远远超过了大清海军。

我们可以发现,首先是由于旗舰指挥中心被日军击中,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一开始就身负重伤,导致一时间整个舰队无法统一指挥,以至于日军有机可乘,而且日军的炮弹数量也比北洋水师要多,因此,越往后打,北洋水师的优势就越不明显,可见,日本海军在战术上的运用是成功的。

如果是针锋相对的斗争,北洋水师与日本海军应该是可以一战的,不过,如果有政治因素、外交因素在内,这就不再是军人能挽救得了。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是洋务运动的破产,这个破产的背后是大清王朝的衰弱甚至是灭亡,是有无数个像慈禧太后一样的官员,运用手中的权力,肆意挥霍,掏空了国家的财富,这是一个积重难返的过程。

所以,一座大厦的倾倒绝不是一道雷电就可以把之击倒,而是内里无数的小问题导致了今日的结局,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