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孔子、老子传统文化,事实5000多年前中华大地就是文明于世、地上没有的、超出世界的──神州。
春秋中文网文章说,清代道光24年甲辰11月,梁廷楠《海国四说》:“溯天主教之始,盖原于摩西。而耶稣后出,始则推衍之,继乃渐变之(语详下。)摩西既死,其子孙乃出所遗书以行于世,半传于亚细亚洲之西希伯国,半传于欧罗巴洲之东希腊国,合而全之,谓之《古经》,亦曰《古遗诏书》,谓摩西得天之诏示,所言自夏讫汉,皆耶稣未生以前时事。其曰《新经》,亦曰《新遗诏书》者,谓如大民迁复本国时,师士再得天启之语,预指耶稣救世之事。两者并尊之曰《圣书》,曰《真经》。其摩西后耶稣前诸信奉者所纂两诏之意,则谓之《经录》。……”
一九六八年遗传学家发现,全人类来自同一个祖先。伟大的中国文化从汉字上预先给中国后人留下“道”文化证据到今天;
“禁”《圣经》伊甸园中有生命树和知识树,当初上帝向亚当示明:知识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你吃的日子必定死,所以双木下一个示,叫“禁”;
“婪”《圣经》“二木之下一女”,当初伊甸园中有生命树和知识树,女人夏娃受蛇的诱骗,见知识树上的果子好看好吃又给人智慧,一时贪婪心起,就摘下来吃了。汉字就当“婪”字,那果子又叫“禁果”也有人叫“蛇果”;
“船” 字,为什么舟加八口呢? 因《圣经》大洪水中只有挪亚遵从上帝的命进了方舟,上帝救了挪亚和他的妻子、三个儿子和三个儿媳,一共八口,舟加八口不就变成“船”字。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学者梁燕城访谈:太初有道、道(Logos)是信息的意思。造物主的话成为万有的根据,也成为万有的规律。当代的量子力学就非常奇妙地发现,万有事实上是根据很多信息的秩序组成。这主要是由戴维·玻姆(DavidBohm)著名的量子力学大师提出的学说:万有有一个看不见的秩序叫“ImplicateOrder”,里面都是非常复杂的信息系统,造成我们看见的秩序,叫作“ExplicateOrder”。
在牛津的博德莱安图书馆里有一份手稿,作者名叫马斯——乌迪。他在这份手稿中宣称所谓胡夫的金字塔是埃及王苏里特叫人建造的,而这个苏里特是在大洪水前统治埃及的。根据其它文献记载,这位目光深远的苏里特王命令他的僧侣们,写下他们的全部常识,藏在金字塔里,给洪水后的人们留下必要的知识。
《圣经》创世记前11章,关于人类早期共同史的记述,在中国古经中几乎都可以找到印证:
《周易》也神秘地说:七日来复,天行也;
《圣经》说:上帝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淮南子》上说:天下有四水,凡此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药,以润万物;
《圣经》说:伊甸园里有四条河,流出珍珠玛瑙。
《山海经》上说:当初有不死树和圣树,圣树又叫睿木,“食之令人圣智也”;
《圣经》说:伊甸园中有生命树和智慧树。
《尚书》和《国语》上说:人犯了罪,上帝命令重黎堵绝天路,上下不相来往;
《圣经》说:人类始祖贪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被上帝赶出伊甸园,并有基路伯和火焰之剑,阻断了人神通路。
中文“道”这个字也有信息、语言的意思。老子那个时候非常奇妙地体会到,宇宙背后是有真理的信息存在。
《老子》说:天地之母,万物之根,众妙之源,从无中生有,乃天地之始;
《庄子》说: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圣经》说:太初有道,道就是上帝,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是人的光。
中国最早文化的古经《尚书》和《诗经》记载着:中国人来自上帝。早在老子古经中便记载旧约《圣经》预言中的“耶稣”。而且两千多年来,举凡太平盛世,竟无一不是遵循了老子之学说。顺天道治国的皇帝,囊括了仅有的几百年辉煌时代。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之治等等。孔子倾注毕生心力宣扬敬天爱人的忠恕之道,当代多个皇帝均尊纯了老子“天道”的统治方式,那么老子的神学知识是那里来的呢?就目前世界不管任何一种教门的国家,他们的统治方式都在努力提高到上帝的道上来,这又是为什么?
古人老子、孔子、孟子对“道”的认识,已如此入神境界,实令人难以置信。其代表着中国的古人,代表着中国的文化。他的“道”影响着整个中国尽至世界的每个人的行为和思想。
可悲的是现今一辈自己不进去,却连急俗得到真知走进真理的下辈也挡在门口。而至今只能在未接触过这批“贵人”的最低层中找到蛛丝马迹:
《广东新闻网》2011年10月21日10:12王华报道:10月13日晚,两岁女童小悦悦在佛山市某市场内被两辆车相继辗过,肇事车辆逃逸。18名路人陆续经过均对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孩子视而不见。让人想不到的是,最后伸出援手的竟然是一位俗世里被视为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捡垃圾的阿婆。期间,阿婆想向附近店主要块纸皮为孩子遮挡有些凉意的秋雨,亦被拒绝。
历史以来,司机驾车交通肇事撞伤了人,伤者都是理直气壮责令司机赔偿,司机都是礼亏连连道歉。可是现今被车撞伤者爬起来就逃,问曰何故?答:我怕又是高校大三的大学生药家鑫!老辈人们看到读书人都会夸耀说:“读书人讲句话都特别有道理,不像我们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文盲,开口就只知道讲女人、男人那一点东西”。可是现今算是文化的中国,耳朵听到的、眼睛看见的,千篇一律。都是男人、女人的那点东西“爱”。
公安不辞辛苦天天在扫黄,而名牌的幼儿用、小儿科教片打开就听见“谈恋爱啦!” 2010年4月8日《杭州日报》B11版告诉人们:开发商的卖房广告:“卵巢寻找精子”、“如果你不能给她一个名分,那就送她一套房子”、手提红裙露出大腿的靓女画旁“要提,还要往上提”等雷人广告已经出现。60岁的人答不出的有关男女问题,现今6岁的孩童都能回答。不论看的、听的若不加上男的女的哪些事休想出版、上架。历史以来关于男、女哪些事,没有一个朝代能写得如此透彻、细腻,比现今更精粹了。
2009年8月6日《杭州日报》B7版文章:八岁儿子给他们女班长写情书;
2007年3月9日《钱江晚报》A12版文章:11岁女孩遇害,谜底令人震惊,凶手今年12岁。文章说:11岁的小女孩就因为不接受12岁小男孩歪歪斜斜的“我爱你”三个字送了命。
更可悲的是,党中央再三强调“社会和谐、人民稳定”的今天,“弱肉强食”斗争“进化论” 新、老剧本通行无阻,而历史悠久极力推行的孔子、孟子、老子优良传统的“天道”实体;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道德源头、中国文化背景;劝人为善、不要犯罪、否认地上“有神论”的《圣经》有关文章出版界成了一条不可碰的红线、上不了架。
人啊! 一个失去了心灵的口头道德世界,用子弹是无法收服的。我国祖先文明建设靠的就是:一直传到今天从未分离的“道德”二字,若没有了“道”还有什么“德”呢?
2012年3月27日《参考消息》15版“中国流学中的学生因骂人被罚款2376美元”。
优良传统文化的中国啊!你上了世界的报刊竟然是骂人文化呢?
但是也不要过于忧愁,有破就有立,中国已经醒来!
2012年1月26日《参考消息》12版题:人生三件事,说:人生三样东西一去不复返:时间、言词,机会;三样东西足以毁掉一个人:怒火、骄傲、不宽怒;……作为最后刹局的人生三样东西,最神圣的:父母、孩子、信仰。而这人生三样东西中,最神圣重点却放在信仰上;信仰将保佑你,指引你……。
2012年5月8日《参考消息》15版题,中国官员赴美研修慈善。文章说:“考虑到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显然中国人知道如何挣钱。但是他们并不擅长把钱捐赠出去。
2010年,3.087亿美国人捐赠了2909.8亿美元用于慈善事业。而据中国官方网站数据,逾13亿中国人的捐款仅164亿美元。
……把钱放入教堂的奉献盘中,开出支票捐款,……认为自己有任务回馈社会,──这些对我们中的许多人而言,如此自然的事情却没有在中国出现。”
从“中国官员赴美研修慈善”的文章来看,中国已经醒来。不论最终目的是为了想中国人心灵的改变,还是为了想中国人口袋里的钱,这都是中国人民的一大喜讯,天人合一的神州从此又将在地球上展现了!因为只有从精神文明的道德源头──《圣经》统领,才能让人自觉地做好一个人。让祖国统一,人民和谐,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将要显出优良传统精神文明真实力走上世界吧!
要详情请看笔者已出版的: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168256号,人生真理──宇宙真生命研究学、科学论证丛书:《我是什么?》 ,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图书馆均有收藏!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人达成的共识。在西学东渐之过程中,在西方强盗坚船利炮打开国门,西夷东倭凌辱我族百年之后,国人痛定思痛,曾以为是传统文化的弊端带来了国家民族的衰弱,曾一度自轻,厚今薄古,重西轻东。但在社会文明发展遇到严峻挑战时,又祭起传统文化的法宝,希冀能从中获得灵气、吉利和智慧,重塑文明发展模式,寻找人类发展希望和机会。这,不能不说是传统文化的悲剧式的喜事。但不管世局悲喜和命运跌宕,传统文化能重新回归人心,为人类文明带来希望,也还是合乎了传统文化的上合宇宙规律,下化亿万庶民的本有宗旨。
那么,这些年百家讲坛也好,各大机构开办的讲座言谈会也好,或者是不同的报刊文章也好,对传统文化的评价都很接近,言其博大,言其璀璨,言其玄妙,言其高深。文革以前,研究国学的有三三两两,这些年或近一两年倡导国学,也有一些学者露面发出声音,或言道、或言儒、或言佛,或从文学论之,或从历史讲之,或从人物绍之,不同范畴,不同功用,不同视角,都很有意思,很有价值。本人也是花费了诸多时间,在这个空间里不揣浅薄做点介绍,力荐大家学习传统文化。那么,传统文化都有什么好处,有什么我们今天还未必掌握了解的,有什么吸引人们去领略它、学习它的呢?有鉴于一些朋友对本空间的垂注,本人不惜挽起衣袖,下番功夫,把咱们传统的文化的精妙处整个串起来,做一个简单的、本人智力可达的一个展现,也借机汇总一下本人对传统文化的归纳。
本讲座准备从六个层面来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分别为民俗的魅力,文学艺术的魅力,医学、养生、武学、方术的魅力,玄学、预测、哲学的魅力,个人品德修养的魅力,生命、宇宙科学的魅力。这六个角度,其实每个问题都可以写作一本书。比如,民俗的魅力可以写传统习俗都有哪些,什么地方有什么习俗,这些习俗怎么取欣赏领略其美等等。详细介绍就可以写成书。那么文学艺术的魅力就不用说了,这是我们社会大众了解最多的一个层面,因为他进入我们的视线频率最高,在生活中引用、重新创作、欣赏得最多。其它的逐渐复杂玄奥些的,就只是少部分人有研究和接触了。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这六个层面来叙述,展开说的话,就可以写成六本书。那么通过这一个讲座来介绍,就是概要性地领会其妙,让人为咱传统文化如此博大精深感到折服向往,或甚至于对哪方面有了学习研究的兴趣或冲动,就足矣了。下面从这六个方面一一进行介绍。
首先说传统文化中民俗的魅力。这是几千年代代相传的、为普罗大众接受实践的层面。包括节日习俗,生活中婚丧嫁娶习俗,服饰习俗等。今天,婚丧嫁娶习俗和服饰习俗等随着时代变革发生变化了,这也是事物变化的规律。节日习俗有过春节的习俗,串门拜年放鞭炮庙会等等;元宵节灯会的习俗,二月二龙抬头,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七夕习俗,中秋节赏月,重阳节习俗,腊八喝杂米粥等。这些习俗中,除了如何过节、吃什么之外,当然还有尊重老人,注重家庭亲朋友爱,缅怀圣贤,欣赏大自然和谐美丽等元素在里面,而不是过春节了大家包饺子吧,到端午节了大家吃粽子吧,到中秋节了大家发月饼吧,不是这样的表面肤浅到吃的程度的文化。春节时家人团聚,强化了亲缘关系和孝道伦理等因素,每年有这么一个机会一家人欢欢喜喜辞旧迎新,总结过去的一年,为新一年积蓄力量和做精神准备。包粽子赛龙舟,则反映中国老百姓对忠臣、对善良灵魂的爱戴,是社会大众善良品德的自我发扬。中秋节万籁俱寂,明月当空,让满天清辉充满心际,其实是让大自然的美洗涤心灵,人身心重新充电,具有这样的意义。月饼,瓜果都是辅助这种审美需求的物质手段。如果心不能沉下来领略它文化的魅力,只是机械地吃点应景的食物,那么哪一天不能吃月饼,哪一天不能包饺子,哪一天不能包粽子,但谁能说那天就过年了,过中秋节或端午节了。所以,应该从传统民俗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在心灵上体会到它,而不是用嘴、胃、肠子来体会。
第二个魅力是文学艺术的魅力。中国人只要读过书的,都多少知道一些古诗古词和一些文学名著。但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实在是很妙曼优美,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怡悦的感受。《诗经》古雅淳朴,《古诗十九首》伤感哀叹,唐诗大气瑰丽,宋词清婉精雕,《红楼》晚晴画卷,顽石经历红尘一梦。《西游》佛道双参,冲破八十一难五圣修真。《水浒》忠义聚会,108天罡地煞聚齐保皇。《三国》畅谈天下分合大事,翻手自如谋略军法。《聊斋》鬼狐艳异,《阅微草堂笔记》规世因果,《子不语》怪力乱神,《夷坚志》神异奇闻,《太平广记》天下逸事。还有先秦古文,宋、明、清笔记,明清小说等,三言二拍,等等,读之觉喜。因为这些作家,基本都是个人修养深厚,其文章闪烁着艺术感悟和智慧之光,所以你在读时自然会为其魅力吸引。有时会令人如饮美酒,如赏百花,如沐春风,如观秋月。
说到传统文化的文学魅力,不可以不说佛、道、儒经典中的文学宝卷。儒家、道家、佛家经典,多为指导人品德修养和讲述生命科学,但有些篇章的文学成就有时超过了一般的文学作品。《尚书、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求仁得仁,又何怨?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蔷之内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吾不复梦周公久矣;三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嗅如兰;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这些四书五经中的语言,有着极其强大的文学表现力,闪耀着智慧哲理的光辉,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被经常引用,有着强烈的吸引力。那么,道家经典呢,不用说了,几乎每一篇经典著作都是文学佳作。《道德经》、《庄子》、《列子》、《关尹子》、《谭子化书》、《抱朴子》这些个人著述高屋建瓴,智慧深湛,文学价值均堪评点。而《阴符经》,《高上玉皇心印经》,《太上老君清静经》,《大洞真经》,《性命圭旨》,《周易参同契》,邗上元同子《仙学真诠》,陶弘景之《真诰》、《养性延命录》等,更是如晨露如仙酿,尘世罕见。至于佛家作品文学意蕴,更是天花乱坠,飞天曼舞了。但由于佛经不是本土汇集的,有一个语言转换的问题,那么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有的经典可能原有的文学意蕴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翻译者在这里有很大的作用。但很多佛经的文学价值均达到十分高超境地。《楞严经》是翻译经典中最经典的经典,用字之精,意蕴之深,堪称无双。明朝有位文人偶尔看到这部经典后,说出了“自从一看《楞严》后,不读人间糟粕书”的感慨。《圆觉经》的文学色彩也极为浓郁。云驶月运,舟行岸移,给人美妙感受。《妙法莲花经》,《维摩诘所说经》的意境旷远玄妙。法华七喻,妙不可言。维摩精论,锐不可当。《四十二章经》、《大念住经》、《遗教经》等真实受用。等等。除了翻译经典,中国佛家高僧的著作也不乏佳作。如六祖慧能《坛经》,穿透力强。永明之《宗镜录》简直是文学宝山,用华丽文字、工整骈文分析佛门中各种不当认识,读起来令人如入仙境。总之,传统文化中的文学魅力真的可以叫人如痴如醉,品读佛道儒中的经典之作令人如登仙苑秘境。
下面再说说传统文化中医学、养生、方术的魅力。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认为人与天地运行有一致性,天地有阴阳五行,人体中也有阴阳五行,将人体五脏分为五行,五行之间相生,在身体出现不正常症状时,综合判断人体阴阳五行的问题,进行调节,使其恢复应有的状态。中医提倡人前提要养生,当身体出现问题时再加以调节,是预防性和综合调理的一种养护理念。中药是采用天地间的各种物质,水,矿石,药草,人的粪便等,无不能作为药。人体内出现的一种症状,都能用适当的物质进行对治。由于中医中药的这个特点,它是对疾病进行主动防护,采取的手段是综合调理,加强人自我调节能力去除病症,用药是采集大自然的各种物质,是绿色环保、无副作用的。所以,中医在治疗理念和用药上更高一筹。《黄帝内经》展现了对天地人体深刻的认识,《本草纲目》秀出了对药材药性的认知。还有各个时期的中医著作,玩读之际,大家可以领略到其间的精妙哲理和医者仁心。
那么养生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精彩的内容。人生苦短,重生命,轻身外的荣辱得失,把身心当成最珍贵的东西加以呵护,是养生者的理念。养生的手段有很多,有的人练气功、导引、吐纳的,通过理顺和增强体内的能量(气)来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有人发明了五禽戏,八段锦,吐纳功等气功方法。有的人通过食物养生,有人认为婴儿吃奶没吃饭时身体是最纯的状态,便雇妇人一生只吃人奶得以长寿。有人认为鸟吃松子等物可以轻飞,松子有轻身功效,于是不吃五谷,专吃松子,也达到长生效果。有的人认为人一生忙碌奔波,动的状态导致生命死亡,那么返过来入静就可以养生长寿。还有的人提倡节欲,认为对声色,对食物都不要过于沉溺,这样才能有利于身体健康。道家和中医中有很多养生的论述和方法介绍,是中国古人爱惜生命所做的智慧探讨,是很有价值的一部分内容。
在种种养生主张中,有一点也蛮有意思,那就是房中养生。所谓房中,无外乎是男女之间在房中所行之事。据说,黄帝在位时,政务繁忙,形神憔悴,上天派来玄女和素女来伺候寝席,这两位聪明智慧的女子,示范指导了黄帝不少强身的法子。在战国和两汉到唐代,都有不少人研究和探讨这个课题。核心观点有这么几层意思:既然人是天地自然产物,生下来分为男女两性,那么互相需要是自然赋予的秉性,顺从这个本能,在过程中愉悦身心,又不过多消耗能量,利用这个能量反过来强大生命,是比较理解事理和重视生命的做法。因此,有不少经典阐述这些理念和技巧。到了宋朝以后,道家修炼的五派中,南派张伯端,东派陆潜虚,西派李西月对双修都有很深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当然,现代人有的把它当成是各种姿势的实验或取乐放纵的凭借,不但是本末倒置,而且是玩火自焚了。但不管怎么说,作为一种养生的理论或门派,自古以来,由于人生来的本性,它还是为人所津津乐道和孜孜以求的。
武学,同样是咱们传统文化中一只奇葩。古书中有很多武侠窜房越脊,飞檐走壁的描述,唐小说中有对武侠的介绍。在清朝第一才子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他亲眼见到轻功高手在他家四合院门外,说句话人就到了院里门前,院门不曾打开。作为当过六个部委(清朝的所有部委)部长的高官,他是不会妄言的。传统武学中,轻功是一门绝学。再有是过去很多武师,是有内功和力气的独特禀赋的,哪个都有千八百斤力气,所以才能拉开沉重的弓,将箭射到百米之外。一般人射箭,射 30米远都很费力的。现在武器的古董中,有些实用武器重量达几十斤。那么没有一些力气是无法用来防卫和战斗。有些武林高手,史书上有记载,所以并非我们今天做不到就可以轻率地否定。还有点穴,隔空点穴,根据经络走的线路和每条经络负责什么功能,在重要的穴位上加以控制,使人无法动弹,或哭或笑,这也是真实的武学。今天的武术套路,比较皮毛了一些。有内家拳外家拳,太极、八卦、形意、咏春、八级、通臂、螳螂、戳脚、长拳、南拳等等,还有十八般兵器用法,都是有趣的一些技艺,现在已逐渐推广到了全世界。但高深的武学似乎失传,我们不免为其报一声叹息。
前面讲到的传统文化中民俗的魅力,文学艺术的魅力,中医养生武学的魅力,下面继续蠡测一下传统文化中神秘、玄妙、高深的部分,即预测学、谋略、哲学,道德修养和生命宇宙科学。如果说,前面已经探讨过的那些方面,是比较世俗化、物质化、容易理解接受的话,那后面这些方面似乎便有些远离现实生活,专业色彩强烈,常常被一般世人认为是世外高人、大师或者是僧道才研究实践的学问了。而进一步评估一下,如果说前面已经探讨过传统文化三个层面的魅力已经令人喜不自胜的话,那后面这三个层面的魅力将更令人敬重有加了。
中华文化中的预测学几千年来一直闪耀神秘的光芒。河图洛书至今没有人真正破解。伏羲仰观于天,俯察于地,创立八卦,乾坤坎离震巽艮兑,分别代表天地日月雷风山泽。周文王拘羑里而演周易,将八卦演化为六十四卦。孔子为《周易》做传,使《周易》成为儒家经王。孔子晚年玩易如痴如醉,不知老之将至,还不时亲自演上一卦,以测吉凶。并说,假如我早年懂易的话,不会做事那么盲目。后世历代预测大师代有其人。袁天罡能准确推出唐朝各个阶段会出现什么事件,预测出李家天下会被一个姓武的女子夺取,但最后会归还。邵雍预测也达到了神明的地步。有一天他购置了一把椅子,一推算知道在某年月日椅子会被仙人坐坏。到了那天,果然有位仙人来访,刚一落座,椅子轰然而倒。仙人愧疚道歉,邵雍拿出贴在椅子下面的字条,说事物都是有数的,不必不好意思。明朝的刘伯温也是预测大师。这三个人都留下著作,《推背图》、《梅花预言诗》、《烧饼歌》,有的书准确预言了元朝成立,李自成造反,清朝入关,抗日战争等等。以易作为工具的预测,有的是用八卦,将获得的八卦对应要预测的事物。有的是用六十四卦,还有的用六十四卦上下重叠对应一个事物。也有用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判断事物的吉凶成败。预测学基本原理是事物之间的广泛联系和对应。一个事物因为今天这样,所以将来那样。那么也由于它将来那样,所以今天这样。那么感受到今天的状态,或者用某种预测模式感受今天的状态,就可以推断出未来的状态。好比今天的天气预报,通过对现在数据进行分析,就能知道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状态。只不过天气预报是研究天气变化的规律,社会人生预测是研究社会变化和人生变化的规律。
在刚才提到的伏羲、周文王、孔子、邵雍这易门四圣中,不妨提一下邵雍。邵雍的《梅花易数》一书是易经预测的一支奇葩。为何叫《梅花易数》?一天黄昏,先生与朋友在树下观梅,见二鸟争枝,一鸟坠地,先生占算,明天晚上有一女子进公园爬树折花,被公园看门老人叫喊,受惊坠树摔断腿。第二天果然有一姑娘爬树折花,被老人叫喊,惊吓坠落,摔断大腿。从此,邵雍名声大噪。他的预测方法也由此命名。《梅花易数》是非常灵活的预测方法,看见一个现象,可以把这个现象转化为八卦,如把老头转换为乾卦,把老妇人转换为坤卦,把少女转换为兑卦,把少男转换为艮卦。其它的诸如动物、事物等,都可以转换为卦。再把看见现象的时间或方位也转换为卦,这样上下两个卦就能构成一个重卦。或者以自己为中心点,根据来人的方位和时间,就能判断事情的吉凶。得到一个事物的象可以起卦,没有任何象的情况下,有数字就可以起卦。任何数字都没有的情况下,时间可以做为数字起卦,把年月日时的数字作为起卦的依据。只要得到了卦,再得变卦,根据体用的相生相克判断吉凶。非常便利灵活。袁天罡、李淳风、邵雍等大师可以说玩易玩得快要穷天人之际了。邵雍当时的名气,可以说全洛阳城的人都是他的粉丝,只要他出门,满大街的人都站立马路两侧行注目礼。临终之际,邵雍嘱咐儿子一定把邻居一个秃顶女子叫来,让她亲眼看到他入殓的过程。果然,这个秃顶女子晚年时,孙子不成器挖墓盗宝,几个人商量要挖邵雍的墓,结果秃顶女说自己亲眼见到入殓时什么东西也没有,一帮盗墓贼才作罢。原来,邵雍早预算到这个邻居秃顶丫头将来会有个盗墓的孙子。
预测学问再一个大的门类,是相学。这个相,不是只相面,是一切可用来判断未来形势的现象,去观察这些现象来进行预测,就是相学。通过观察天体、太阳、月亮、星星、大气、空气颜色、云彩状态等,判断社会走势,判断重要人物的兴衰,这是星相学。那么,观察人的气色,人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的形状,五官的搭配和结构,这是相面。还有相身,包括相头、相胸、相腹、相乳、相脐、相臀、相腿、相脚、相手等,把人的全身都观察个够,判断这个人如何。如观察胸看心胸,观察腹看贫富,观察乳看生育,等等。相手也是一个单独的小门派,观察手指和手掌的比例判断是本能型的还是理智型的,感受手掌的柔软度看忙碌和享福程度,看手指的匀称和长度,看手掌上四周和中心的凸凹关系,看手掌上的生命线、感情线、智慧线等等。上面相面、相身、相手是观察有形的现象。古人还有对无形事物的观察感受预测的心得,如观察人的眼神看人心正不正,听说话声音判断能否发达,看走路的神态看贵贱。等等。《相术大全》中汇编了各种相法。就连中兴清朝的曾国藩也是相学高手。应该说,事物的发展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表象,通过表象可以对未来趋势做一个推断。从理论上讲,相学还是有道理的。但不见得所有的人都达到很高深的水平,不见得各种相法的实践都得到验证。起码,古人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观察不能说全无道理。如果人体能量不畅达,相应的部位没有得到很好的发育,那么对他的性格、行为习惯可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这个影响又影响了他人生的发展,这之间也应该是有关联的。今天很多相学都后继无人,在今天的社会有的相术似乎在得到变相的应用。如警察根据人的手纹判断是凶手的可能性,教练根据四肢结构和掌纹等判断孩子能否成为优秀运动员,人事部门招录人员可能也有人进行某种行为的观察。
谋略学也是传统文化中很神秘、传承有限、一般人碰不到的学问,相鬼谷子神秘莫测,他的徒弟苏秦、张仪纵横列国,享尽尊荣。张良帮刘邦得天下,成为汉初三杰之一。诸葛亮南阳躬耕,受刘备三顾茅庐之恩遇,三分天下。这些人似乎总能将别人算计到自己毂中,能言善辩,智胜他人,操纵他人和自己军队,运用自如,实现自己的主张和利益。《鬼谷子》我初步看过,没深入研究,本人不大喜欢智谋之类的设想。认为天下总要以德为先,自己立德在先,以德服人,以德安天下。用智谋谋划来的东西早晚也要归他人所有。事物总是在轮回之中,天下没有固定的事物,事物没有固定的主人,一切都在变动之中。只有以德不变的东西应对变动,则变动仍还变动,德仍是自德。
请看连接哈,太长他不让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