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级为30~40分贝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
由于休息不足,疲劳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会受到影响;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0分贝是人们刚刚能 听到的最弱声——听觉下限,10分贝相当于微风吹落树叶的沙沙声。30~40分贝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分贝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严重影响听力和引起神经衰弱、头疼、血压升高等疾病。
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分贝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分贝。
各类标准适用范围的划定(各类标准适用范围由地方人民政府划定):
一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二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及商业中心区。
三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四类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噪声
噪声级为30~40分贝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
噪音的规范用法是噪声,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所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物理学上,噪声指一切不规则的信号(不一定要是声音),比如电磁噪声,热噪声,无线电传输时的噪声,激光器噪声,光纤通信噪声,照相机拍摄图片时画面的噪声等。
基本概念:
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噪声不仅会影响听力,而且还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有人称噪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
注: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规范,“噪声”是noise的标准翻译,“噪音”为不规范用法,因为“声”是物理学术语,指能够引起听觉的机械波,而“音”是人文领域的用法,指有规律的乐音,故不能将两者混淆。
噪音白天不得超过70分贝。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以及乡村居住环境的噪声标准值,白天等效噪声值为55分贝,夜间为45分贝;商业、工业混杂区的等效噪声值为60分贝,夜间为50分贝;城市中交通干线两侧,白天噪声的等效噪声值为70分贝,夜间不超过55分贝。
医学专家介绍,一般情况下,噪声如果超过50分贝,长时间处在这种环境里,人的神经系统就会受到影响。噪声平均每提高3分贝,噪声能量就会增强一倍。噪声污染严重,甚至会破坏人体的听觉系统。经常处于噪声困扰之中,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