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安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人民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省委作出把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借给农民耕种,谁种谁收、不向农民收统购粮的决策。“借地种粮”的政策唤起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引发了一些地区包产到组、包干到户的行动。凤阳县小岗生产队成为全国农链和村率先搞“包干到户”的一个典型。
实行包干到户的第一年,小岗生产队的农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1979年一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以往五年的总敬锋和,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2元增加为200元,还破天荒地向国家交了3万多千克公粮。农民情不自禁地赞扬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农民把这种方式概括为“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包干到户的意义:包干到户可以充分调动承包者的积极性,进而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生产的发展,避免了生产上的瞎指挥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这种形式对农民来说,利益最直接,责任最棚稿盯具体,方法最简便,符合现阶段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意愿,是当前中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形式。
农村土地改革 即包干到户由此始发
是某次重大事件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