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自然之根”,就是指天地万物的根源。这里,张衡明确地指出:天地万物最早的起源,既不是什么上帝、神灵的旨意,也不是什么绝对的理论,而是“无形之类”的“元”,也就是太始。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所谓一,是指天地万物形成之前的一种混沌未分的状态。由一生二,即产生天地或阴阳。天地阴阳交合而生三,然后产生万物。这样,道便成为万物所由生的本体或本原,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道 产生的,万物都统一于道。老子还对所谓道作了具体描述:道本身空虚无形,用之不尽;它十分渊深,就象万物之根本那样深暗,可又是实在的;不知道主要是由谁产生的,好像在上帝之前就存在着。用他自己的语言说,就是:“视之不见名曰夷,扣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既然天地万物都从“道”产生出来,道又是无形无象无体的,没有办法用名称来表述,所以又被称之为无,是不具有任何具体物质属性和形象的东西。所以这一命题在老子那里又被表述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一方面阐述了道与万物的关系,即道是无形无名的本体,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它不息地运动,化生万物又内在于万物,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根据,同时又由之引伸出他的政治历史观:作为道的体现和落实的德,以自然无为,返朴归真为最高境界。道还是治国的原则,以道治国,无为而治,才能达到长治久安。这就是老子的道论。
老子从天道方面探讨和规定道,其理论思维超出了社会人生的界限,深入到宇宙本体的探索,即从本体论高度论道。老子所讲的道是没有任何具体物质属性的,只是一种抽象的精神性的东西,而离开了客观物质世界是不可能真实,正确地阐述世界万物发生,发展情况的。所以说老子的道论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
不是啊。唯心主义是心里的主观意识,也就是说把看作是世界的本源,如果没有了心理,那么就没有了世界,世界是随着心里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唯物主义则认为心里的产生有赖于物质的存在,心理是由物质派生来的。老子的道是一种心理,由心理而生出的万物所以是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