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盲人沟通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与视力残疾人相处的几个误区误区之一:视力残疾就是看不见
绝大多数普通人一听说“视力残疾”马上就会认为是“眼前漆黑一片”、“暗无天日”……,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两种,低视力有部分视力是不用分说的。即使在“盲”类中,真正“全盲”的也只是极少数,大多数“盲人”都还有一些剩余视力。
误区之二:恐惧由于视力残疾对个体的伤害相对更为“残酷”,人们总是把对黑暗的恐惧从“盲”迁移到视力残疾人身上来:“宁可死也不愿意盲”、“失明比死亡更可怕”、“一死百了,失明是活受罪”……加之视力残疾人生活的艰难、外貌的异常等会让更多的人对视力残疾心存恐惧。其实视力残疾人和普通的人一样,并不可怕;相反,他们作为视力有残疾的人生活在视觉社会里,处处都感到不方便,他们对这个世界也有一中恐惧心理,因此双方的交流和理解非常重要。
误区之三:怜悯视力残疾人“生活在黑暗之中”,失明导致对环境信息获得的丧失和对环境有效控制能力的丧失、视力残疾人学习的不便、生活的艰辛、求职之不易……使得视力残疾人这一社会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更易为人们所怜悯与关注。其实对视力残疾人的怜悯之心是理解、关心、帮助他们的基础,但仅有怜悯是不够的,视力残疾人也是与普通人一样平等的人,他们渴望得到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国外由于盲人教育尤其是盲人早期教育发达,盲人的能力和社会地位与普通人相当。
误区之四:神秘一提到盲人,许多人的第一感觉往往是比较神秘:眼睛看不见,从来不撞到树上,也不会撞到墙上,他们的耳朵特别“尖”。其实不然,据许多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反复测试认为:从解剖生理方面来说,盲童的听觉器官与普通人的并无明显的器质性变化,所不同的是盲童的听觉器官被迫获得了更多的刺激机会,感觉功能得到了强化。他们能利用普通人忽视了的感觉经验和感觉线索充分发挥了感觉的边缘作用,是感觉功能得到了延伸和拓宽。如盲人利用回声频率估计房间大小,利用回声衰减度的大小辨别房间内堆放东西的多少,这正是盲人充分利用听觉的结果。是对丧失视力的代偿和适应,也是视力残疾人自身生理条件和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专业上称之为障碍觉。
误区之五:迷信一提起盲人,有些人马上还会与“算命”、“报应”等封建迷信联系起来,觉得盲人神秘的同时也觉得盲人的“可畏”。人们往往迷信盲人的“聪明”、“灵验”,其实不然,盲人都是从不同的来者中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加之简单的心理推导而已。原本我们对其期望值低(小瞧了他们)也是使自己惊讶的另外一个原因。
(二)与肢体(脑瘫)残疾人沟通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对待肢体残疾人与对待一般正常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要用正常的心态和平等的态度与他们交往,这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不同之处是对肢体残疾人要更多一些理解、关心和耐心,并掌握与其沟通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如何与正确、恰当地与肢体残疾人交往,是一个很现实、很重要的问题。1、目光和残疾人的相遇时目光很重要,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用正常的目光看待,千万不要一看见残疾人就显示出奇怪的样子或好奇的样子来;二是不能把目光停留在他们的残疾部位。如果事先不知道,一看见后就很快把目光移开去;如果事先知道的话,就根本不要看其残疾的部位。有的人见到陌生人以后,习惯于上下打量一番,这对健全人来说关系并不算大,但是绝对不能这样看待残疾人,因为他们就是由于身体的残疾而感到不如人,如果有人仔细上下打量,就等于给他们的伤口上撒一把盐,伤害了他们的心灵。三是绝对不能以同情的眼神看着服务对象,因为服务对象即使是脑瘫患者,虽然四肢扭曲,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但头脑和正常人一样,他们光是看眼神就能读出服务志愿者的心理来。2、称呼在称呼上一定要做到尊重,要考虑到服务对象的国籍、民族、宗教等各种社会文化背景,如外国的运动员不论年龄多大,直呼其名不会引起反感,但志愿者若与中国运动员年龄相差太大时,直呼其名就不太合适了。即使是相处得非常熟悉的人,关系非常好,也不用使用“跛子”“瘸子”等之类的词,哪怕开玩笑也是不合适的。在称呼的口气、语调上要亲切、亲近。
3、谈话 和肢体残疾人谈话,除了要特别注意回避与其生理缺陷有关的词语和内容,一般情况下,就不要涉及残疾人的事情,就像和正常人交往一样,谈话内容可以广泛一些,根据谈话对象的爱好,天文、地理、历史、经济、政治、文化、新闻、趣事、国际、国内都可以,使其感到人们并没有把他们另眼看待。如果要谈及残疾人的事时,就多谈些残疾人的事业、奋斗精神,社会的助残活动,个人的助残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残疾人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和发展前景等正面的话题。 4、尊重 如果是肢体残疾人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做。如果因为他们身体不方便就为他们做好一切,反而伤害了他们作为一个人的独立性和意志、能力等。
5、方式 帮助肢体残疾人时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在帮助他们之前,一定要征得他们的同意后再进行具体的帮助。例如,遇到了肢体残疾人坐在轮椅要上电梯,就应该恭恭敬敬地走到他旁边,说明自己的身份,然后再问“您去几楼?我推你进去好吗?”如得到他同意了就推他进电梯。是否送到目的地也要实现争取当事人的同时。因为残疾人很好强,他们不喜欢甚至反感别人对他们的怜悯,如果不征得他们的同意,一上去就帮忙,可能会被他拒绝,或者说些不好听的话,反而会使你陷入尴尬局面。
6、方法70%-80%的脑瘫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困难。与语言困难者沟通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与方法。可以利用信息交往增强系统帮助他们将自己的基本需要乃至思想传达给别人。①选择。志愿者呈现一张/本印有图或字或字母的板/手册(交流版或手册),语言困难者可以指点图或字或拼出单词以表示自己意思。即使严重脑瘫患者不能用手指点,也可用牙咬住一根小棍指点或用眼睛注视所需之图。这种交流版对处理较复杂的信息作用有限。②扫认。事先对一系列的需求信息进行安排,语言困难者用预先商定好的信号作答。每次提出一个问题,如“要喝水吗?”或者“要到外面去吗?”。以点头或握拳表示同意,摇头或伸开手掌表示不同意。对方听不懂问话时,可以用卡片提问。③编码。提供表达意义信号的规则及程序,使信息能最容易地被人理解。这种方法可以用多种信号示意,只要信号接受者也懂得这种编码,就可大大地增强或丰富交往的内容。如聋人用的手语或手势。by~~~~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