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所周知,金庸作品是武侠的巅峰,没多少人会拿这两者相提并论,能齐名的只有古龙(虽然我并不喜欢古龙作品),所谓“金庸剑战古龙刀”,正是说明了两种迥异的武侠作品风格(剑走轻灵,潇洒大气;刀行险峰,沉浑厚重)。所以只说下倪匡作品
2、倪匡之科幻:倪匡的科幻最出名的就是卫斯理系列了,我全看过,不得不承认,有些写的还是挺好的。但正是全看下来,就发现会有不少的毛病。
第一,惯用句重复用,比如每次卫斯理遇险要用到武术时,对卫斯理武术根底的介绍就会出来了:“我在中国武术上的造诣...”怎样怎样,而且整系列对这一介绍几乎一字不变,就像整段照搬,整系列中重复次数能达到数百次
第二,倪匡写作的特色是高产,这是他作品众多的原因,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其对读者的不负责。不得不佩服他的思维敏捷,在几乎没有宏观构思的情况下还能出现一些不错的作品,但也闹出了一些纰漏。如女主角白素之兄白奇伟,在整系列中是最重要的配角之一,但其中有一册中将其写成白勇,而且身份是白素之弟,之后的册又换成了白奇伟。后来理直气壮解释说,白勇字奇伟也,有何不妥;但身份变了又说不通,又只得解释说白素不止一个兄弟。自己的解释都能前后矛盾,怎能让读者信服?这是为何?写的快,忘了呗。还有一册闹出了在南极被北极熊攻击的笑话(这个倒是大方承认是写错了)
第三,看倪匡的科幻,有很多册,构思都是挺好的,在还没结尾时,一点都没谈科幻,几乎已经是一部很好的推理悬疑冒险小说。但偏偏在最后结局跟科幻挂上钩了,感觉就是99%的推理悬疑冒险文字+一个科幻的结尾,就是科幻小说了,好像这样才能解释不能解释的现象。
3、倪匡之武侠:倪匡的武侠我也看过不少,继承了快的写风,就一点评价,写了就不顾,一直顺着写。导致不断有人出场,而且写到中间,开头的那些相关人物去哪了没交代;写到最后,中间跟开头的人物一个也没再出现,也没交代。估计本来想后面交代的,但因为写的快,忘了谁出场过了谁没出场,又没时间回去核对,只好不断的写新的人进来。就像玩闯关游戏,目的就是一条线下去直到打BOSS,结局就是,主角打赢了坏人。其他剧情中的人呢?凉快去了
恰巧这两个人的书, 我都好读, 喜欢读.挺有感悟, 抛砖引玉一番:
金庸小说, 长篇尤佳, <<神雕侠侣, 射雕, 天龙八部>>;篇幅长,而且金庸不断的修改, 以至于错误之处较少; 前后呼应的也不错; 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bug,说不通的地方;
而倪匡的长篇也有, 但是他的长篇基本上没有什么名气, 即使有一部<<六指琴魔>>, 我看的时候是比较累的, 这么长的一部小说, 而且倪匡想加什么人物,就加什么人物; 之间的关联性不是很好, 奇峰突起, 但是有点突兀!有不少情节关联系性不强, 不过比较多的bug.
金庸短篇也不错,尤喜欢 <<连城诀>>都有点极限的哲学的味道, 但是短篇比较少. 只有几部;
相对于倪匡的短篇, 产量多; 且想象力天马行空! 比如说卫斯理系列一下子,写了120部, 每部都有不错的主意. 每部都有点思想; 当然他的主题都向外星人靠. 但是还时候很不错的, 倪匡的才气还是比较牛的; 倪匡才气无双, 但是没有做过系统的整理, 如果有很厉害的整理者, 估计倪匡的小说肯定也能整的很少bug.出很长的大部头.
倪匡的小说里面得想象力天马行空中,印象最深的是, 是一部叫做头发的故事, 故事创作时间非常短, 三个月时间, 1978.03.01~1978.06.25; 故事里主要讲的是, 一个人类的来源, 其中写到, 不论中外的神仙脑袋后都有一个光圈, 而光圈的就是一个触摸屏电脑, 而头发就可以操作电脑, 以电脑控制某种机器, 多牛的想象力! 我个人觉得1978年的时候,应该没有触摸屏电脑的原型吧, 而现在的智能手机满大街都是, 如果将来只能手机水平能够达到我们的在脑袋后面形成一个光圈的水平就更牛了!
金庸小说在于质量, 倪匡小说在于数量和想象力上! 一时之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