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课文《夹竹桃》中心思想、写作特点

2024-12-15 15:26:2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三、四、五自然段,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的特点,品味课文的语言。

2、感受意境,指导诵读。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种花,指课题——谁来说说它的名字?

2、夹竹桃因为叶片像竹,花朵如桃,因此人们给她取了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这样认为——(出示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红笔点两个“最”字,边点边说:这两个“最”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对夹竹桃的情有独钟,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读出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齐读。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大千世界,繁花似锦,作者却爱上了这不名贵的夹竹桃,其中一定有他的原因。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用课文中一句最简单,最明白的话来说说作者爱夹竹桃的理由。

交流出示: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对,就是这句。请大家一起读。

可见,在作者的眼中,夹竹桃的两个特点深深吸引了它,那就是夹竹桃的(点出)“韧性”和“幻想”。板书:韧性。提到“韧性”,你能想到哪些词语?(板书:不屈不挠、顽强不屈、坚忍不拔)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文章的第四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夹竹桃的韧性,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读一读,边读边划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想想你是从哪里体会到它的韧性的?圈圈、点点、写写批注。

2、交流: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是呀,边点边说:“春”、“夏”、“秋”,不论季节怎样变换;“春风”、“暴雨”、“清冷”,不论气候怎样变化;夹竹桃“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生命之顽强、花期之长,是没有哪一种季节的花可以与之相比的。请你把这句话再读一读,读出你的体会。

对于这句,还有谁要说说?

任凭风吹雨打,夹竹桃始终如一地开,这就是它的韧性,这就叫“坚忍不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作者用了“无日不”,这句话就变成了一个什么句?(双重否定句)

“无日不”是什么意思?(没有哪一天不)那么“没有哪一个时候不”就可以说——无时不;“没有哪一个人不”就可以说——无人不;“没有哪一个不”就可以说——无一不。使句子表达的语气更强烈,正是双重否定句的魅力所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读出作者强烈的语气,读出夹竹桃坚韧不拔的品性。

谁再来说说:你认为哪一句话最能体现夹竹桃的韧性,你是如何体会的?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是呀,边点边说:“一直”、“一直”,夹竹桃开花的时间多么漫长,它“无不奉陪”。什么叫“奉陪”?请你读,语气再坚定一点,你来读——你读——“无不奉陪”这又是一个什么句?谁来用肯定的句式说说?(都奉陪,一定奉陪)语气更强烈,态度更坚决,立场更坚定,读——齐读——读句子,读出花期之长,生命之顽强。

那么,夹竹桃奉陪的是怎样的情景呢?还是让我们来看看作者家的院子。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节,从这一小节中找出你最想用的一个词来形容一下院子里花的美丽?

你还想用哪些词赞美这些花儿?

(引读)你们看,每年春天,迎春花……而夹竹桃呢?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到了夏天,……而夹竹桃呢?在那里……一到秋天,……而夹竹桃呢?还是在那里……这就是夹竹桃默默无闻,坚忍不拔的品性。作者写夹竹桃,却用一个自然段的笔墨来写院子里其它的花,用意非常明显。这种写法在写作上叫——对比、衬托。

正因为夹竹桃有这样的韧性,所以作者从心底里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指名

作者用反问的语气,正是为了更好地肯定夹竹桃可贵的韧性,请大家再读这句话,读出这种强烈的语气。

让我们完整地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读出夹竹桃可贵的韧性。(齐读)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与此,让作者感到更妙的是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他许多幻想。请大家轻声地读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①、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会引起作者的幻想?

②、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的哪些幻想?

交流思考题: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会引起作者的幻想?

看来,关键还在于这两点,一个是(出示卡片)叶影参差,一个是(出示卡片)花影迷离。这两个词其实描绘的是月光下的夹竹桃在墙上的投影。“叶影参差”,关键在于“参差”,什么叫“参差”?什么东西“参差”?读这个词。“花影迷离”,关键在“迷离”,什么叫“迷离”?什么东西“迷离”?读这个词。

宋代大文豪苏轼曾在《纪承天寺夜游》中写道: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夜美景俱由此句传达而出。

那么,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的哪些幻想呢?

请同学们读读这些幻想,根据提示,试着说一说。出示:

我想它是( ),它居然就是( )。( )是亚洲,( )是非洲,( )是大海。( ),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我幻想它是( ),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 )。( ),( )就是游鱼。

我幻想它是( ),我就真看到( )。( ),( ),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让我们随着音乐,在来感受一下作者奇特的幻想。你最喜欢哪一次幻想,就读哪一次,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

谁愿意来给大家读一读?

这么美好的画面,我们应该记在脑海里,试着来背一背。

月光下的夹竹桃香气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作者幻想成地图,幻想成荇藻,幻想成一幅墨竹……让我们领略了无限的妙处。请同学们也插上想象的翅膀,来说一说。出示:

叶影参差,花影迷离,香气袭人。我幻想它是 ,它居然就是 。

是 , 是 , 是 。

学到这,你爱上夹竹桃了吗?你想赞美夹竹桃吗?那就带着喜爱和赞美之情再喊喊它的名字。(齐读课题)让我们记住它可贵的韧性,记住它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幻想。

六、作业。

今天这堂课,我们跟随季羡林先生领略了夹竹桃的风采,深受感染,同时也学会了双重否定的句式,下面就来练一练。

出示:

给下列句子中的带点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学生们时时牢记哲学家的教诲:做人要做一个有学问有美德的人,要不断地用美德来净化自己的灵魂。

2、这堂语文课同学们思维活跃,每一个都举手发言,课堂显得特别热闹。

3、古今中外,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每一项创造都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造句:无……不——

无不——

推荐,关于月夜美景的幻想,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很值得大家一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回答2:

中心思想: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写了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回答3:

本文通过描写万紫千红\5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回答4:

文章通过细致地描写夹竹桃,表现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