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的啊 我沈阳的 第一次回答离我这么近的网友的问题。
这种现象我就叫不吐气,有点土,但很准确,以前学的好像是叫“失去爆破”。
不吐气(Unaspirated)可以分这么四种情况,就是你所说的t/k/p相应的读d/g/b:
①在单词开头的s后接清辅音,清辅音不吐气。如stack,school, screen。
②清辅音后接摩擦音(Fricative),清辅音不吐气。如lapse, depth, sets, fix。
③清辅音后接清辅音,前一个清辅音的发声过程听不见(inaudible, ‘masked’),如doctor。
④除了重读音节的开头清辅音吐气,及以上三条外,其他情况下,清辅音不吐气或吐一点气(unaspirated or just slightly aspirated),如ripe, shut, lake, happy, writer(BrE), lucky, wasp, resting, Oscar, lifted。
有些人说这是清辅音浊化现象,我觉得不准确,浊化(voiced),我认为特指T-voicing,就是对于美国和加拿大人来说,/t/音有时发成浊辅音,语音学上,发成浊辅音的/t/音是一个发声齿龈闪音(voiced alveolar tap),听起来像很快的/d/音。对于很多美国人来说,这个音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和/d/音就是一样的,所以美国英语的shutter和shudder是一样的。
因为s后t, k, p经过这种不吐气的变化过程后,变成的d, g, b是汉语的d, g, b,仍然是清辅音,并没有变成浊辅音英语的d, g, b,所以我认为并没有浊化,不能算做清辅音浊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