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我方观点:能屈能伸,成英雄!对方观点:坚持不懈,成英雄。请问论据有哪些?应该怎么辩论?

2024-12-14 14:24:0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大丈夫必须能屈能伸,好汉不吃眼前亏,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都是可以用的.

我看你可以用很多的论据压倒对方.就如同千里马必须遇到伯乐才能发挥潜能,但如果只逞一时之勇,就会骈死于槽枥.

比如:跨下之辱的韩信,当时他完全可以杀了那个挑衅他的人,但是他忍一时的冲动,从那人的跨下钻过。如果当时他杀了那个人,那么他必定会被官府收押入狱,自然他也就不会成为英雄了,也就不会有十面埋伏等等了.
再比如:刘邦,例子很多,鸿门宴上逃跑,先入关而不称王,把王让给项羽,入蜀后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等.
还有一些更合适的,比如:卧薪尝胆的勾践,三千越甲可亡吴;刘备,司马迁,还有一些投降敌方的大将,但后来戴罪立功等等。..

不过你们可能会被对方用反例压倒,比如吴三桂?比如曲线救国?但是你们可以说:能屈能伸的,不一定都是英雄,就像能吃饭的不一定都是人一样。..但能屈能伸,必然能造就英雄,保住英雄一时之命.

PS:我看楼主还2天问题就到期了,也不知道本问题是否会被作废- -.

回答2:

开篇立论 志在必得

首先正方一辩陈述己方观点,认为宁折不屈是对正义的捍卫,是精神和肉体的不妥协,一个人面对威胁宁折不屈的行为显示出英雄本色才能人们发现英雄。反方一辩则认为“屈”是忍耐坚韧和退让,“伸”是拔地而起,伸张正义,能屈能伸就是在不违背自己信仰的前提下权衡利弊,保存实力,正是这一退一进将英雄本色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时间辩论场上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

防守反击 兵来将挡

“请对方辩友解释一下‘折'的意思。”反方三辩首先发难,并就着“折”是“牺牲”的意思继续发问:“微尘是否是英雄?”接着以“微尘是英雄,但他们没有牺牲生命”的矛盾攻击对方。面对反方犀利的攻势,正方辩手机敏地防守:“我方观点是‘宁折不屈方显英雄本色’,而不是英雄都要宁折不屈。”在正方对反方的提问中,双方围绕辩题的前提是否是已知一个人是英雄展开激战。双方针对对方的发言予以回驳并进一步巩固己方观点,你攻我防,一时难分高下。

激烈驳论 针锋相对

反方四辩以韩信、勾践、蔺相如生平为例,认为若这些英雄当初在受到屈辱时宁折不屈、以死明志,他们的雄才怎能得以实施,也就不会有流传后世的佳话。反方四辩则认为不能以是否有雄才评英雄,有雄才的人不一定是英雄,英雄也不一定都有雄才;正是古人宁折不屈的英勇表现使我们震撼并认为他们是英雄,而不是能屈能伸这个取舍过程。这一环节中双方势均力敌,不分上下。

自由辩论 各抒己见

这是辩论赛中最精彩的环节,双方短兵相接,激烈异常。反方先发制人,请对方解释辩题中“方”的意思,以引蛇出洞。在正方答“方”为“才”的意思后,抓住机会紧紧相逼:“对方辩友认为微尘是英雄,且英雄只有牺牲才能显示本色,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正方一辩当即回道:“宁折不屈不是在为英雄们下死亡书,‘折’不是死亡的意思,包公、海瑞是英雄,但他们也没有为正义而死。”强调“宁折不屈”才能让人发现并认可一个人是英雄。反方也不甘示弱,表示我们更应注重英雄成长的过程,一个不成熟的人愿意为一个崇高的事业英勇地去死,而一个成熟的人愿意为了一个崇高的事业卑微地活着。敏捷的思维,精彩的答辩,使场上爆发出阵阵掌声。

总结陈词 一锤定音

激烈的攻守环节结束,双方四辩进行最后一次交战。反方指出对方的宁折不屈有时是牺牲有生力量的逞勇之举,而能屈能伸却保存了实力,正如游击战凭“敌进我退,以退为进”战略取得胜利;英雄忍受比死亡更大的痛苦生存下去,这种选择同样体现了英雄本色。正方则重申英雄可以同时有“宁折不屈”和“能屈能伸”的品质,但这二者中宁折不屈才是信念,是宁折不屈让英雄们愿意忍辱含垢,也是宁折不屈让人们发现英雄。

回答3:

首先给英雄下个定义,什么是英雄(很重要)
在给能屈能伸 下定义,尽量把定义下的全面概括,不要很狭义,
然后找些能屈能伸成英雄的例子,自己找找,很多的吧,这个就不帮你找了,我只提供点思路

估计辩到最后的时候两方都能举出很多的例子,那么就要讲点策略了。那就是把对方的例子转换成自己的例子,把对方所说的因为坚持不懈成为英雄的人物之所以能成为英雄的主要原因还是能屈能伸,能屈能伸是主要的因素,没有这个因素就不行,我想每个英雄必然都有能屈能伸的特点,往这上面靠的话可以让对方暂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个人觉得题目十分奇怪,不是很好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