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浅见:人的思想决定着人的生活,这个思想有社会给你的,有自己修行或悟到的,也就是常说的想法决定活法。当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更高一层,世俗点说就能换一种活法,改变的程度或大或小,或顿现或潜移,这种改变不是外界给你的,而是你自己做的,是不因环境或者外界所左右的,但这时候的你已经不是之前的你,或者说现在的你所走的人生轨迹和之前的你已不同。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小丹当**时是未认识到自己,随着对自我认识的不断深入,她也转变了当**的想法,此时的小丹已非彼时的小丹,虽面貌相同,即作为人的特征还是未变,但人已经变了。
这句话是说芮晓丹的,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小丹做事一切顺其自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真实的你(小丹)。如果小丹似无明众生般有诸多欲望,恐惧,焦虑,那么就有了所谓的“自我信念”也就是:知道了你,所以不是你了。“不是你”的意思是不是真实的你。禅修说的要找到真实的你就是这个“你”。小孩子就有这个状态,但小丹是成年人,所以这里有暗示小丹是天国的女儿的意思。显然,现实中,众生多无明。
用最简单的最平实的思维来理解:不知道你是你,所以做的是你自己正常反应要去做的事,一切行动,都是你最真实最原始的欲望。所以,你是你。当你知道你是你了,所作所为自然会大加考虑,刻意改变,逢迎,故作姿态。因此,你就不是你了。
不知道你是你,无思无虑,率性而为,所以做的是你自己正常反应要去做的事,一切行动,都是你最真实最原始的欲望。自性!自由王国。
当你知道你是你了,已是有思虑与判断,所作所为自然会大加考虑,因外因而改变。必然王国。“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 这句话我理解不了。
按照我的理解有两种:1狭义上的,你不知道你是因为你是你,所以你永远不可能像旁人那样客观的认识自己。看着有道理吧,但是反过来说,难道旁人对我的认识才是对的吗,旁人真的比我了解我吗?
2广义上的,人为地认识都是出自主观的,客观规律也是人想出来的,所以对于自然来说,客观规律也并非客观,只是人之前的认识上总结的规律而已。这也不对,如此说来那实事求是也只是人的暂时需要了,也就不是真正的自然规律了。这句话真是无从解释啊。
“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 我认为《天道》说了这样一个问题:性格决定命运。我们在生活,自有一种东西冥冥中在控制我们。是什么?是我们的性格。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也就有不同,就是命运有不同。 所以在遇到挫折时,有人奋起,或成功,或失败,有人颓废,或消沉,或自残。在诱惑面前,有人正直前行,或失落,但也有回报,有人丧失良知,或发达,或遭天谴。在责任面前,有人担当,受尽苦难,甚至牺牲生命,有人逃避,苟且偷生,甚至叛国投敌。性格决定了同样一件事不同人的选择,所以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命运,总是有好的、一般的、坏的结果。性格是我们能决定的吗?大多数人不能。我们的经历和受到的教育甚至血型都影响我们的性格。所以我们才会做错事。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我们能够再从头活一遍,或者允许我们活到两百岁,我们都能成为百万富翁。但是可能吗?所以 “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 所以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高尚,有人猥琐。难道猥琐的人认为自己不高尚吗? 所以有人理所当然的担当责任,为国捐躯,有人理直气壮的逃避责任,卖国求荣。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很难。
这是我从贴吧里摘抄的,都有道理,看你怎么悟了。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看法也不同。没有正确的,也没有错误的。至于其他人的回答你完全可以忽略。
这往往是指一个人,没有自知之明,因为不知道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所以做的事情,会有很多失误,这就是你就是你的意思,
如果这个人有自知之明,知道扬长避短的话,那么做出的事情,结果就会非常的好,就不是这个人能够达到的。
如果在日常沟通中,对方这样对你说的话,往往是暗自嘲 讽你,没有自知之明。
朋友之间沟通。
01 如何开启和延续话题?
作为话题的开启者,我们可以通过提问一些开放式的话题,让对方参与进来。
比如:“告诉我你最难忘的事情?”,“你为什么想做这件事?”
而如果你只是问说:“你经常跑步嘛?”,“你是哪里人”等问题,那可能很快地陷入尴尬之中,且会让人觉得你在调查户口。
那该如何延续话题呢?
我们可以利用交谈中的自由信息转移话题,而不用担心无法回到原来的话题上。
实例说明。
格伦:“比利,你的皮肤晒得很漂亮啊。”
比利:“谢谢,格伦。我是这个周末和多林一起去野营晒的。”
格伦:“我从来没有野营过,很想知道你 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去野营?”
在上面的例子中,“野营”就是一个自由信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自由信息自由过度,而无需在“皮肤黑”这个话题中继续下去。
自由信息可以是对方的衣着、行为、身体特征以及所处的位置。所有这些都可以被用来开启和延续谈话。
02 如何让对方按着我们想要的方式行事?
我们通常会用“尖叫、威胁、呵斥“等方式让对方按着我们希望的节奏走,可是这样凑效吗?
并没有,相反这种方式让对方非常反感,也会对彼此的关系产生不好的影响。
那可以怎么做呢?
当对方做出了令我们满意的行为时,我们要肯定他,直接称赞他。相反对于那些不好的行为,我们就采取无视。
实例说明。
“艾伦,我喜欢你在我们练习的时候,亲自给每个人做辅导。”
“我喜欢你的房间。每天早上从这里醒来,该是让人多么畅快啊!”
为什么夸奖这么奏效?
因为人 性中最深刻的本能就是被欣赏的渴望。如果你在生活中能够满足朋友内心深处的这种“被欣赏的渴望”,那么他就会觉得你是懂他的,理解他的。
他为了不断地得到这种满足,他就会重复这样的行为。
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 一个人活着是有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就是这个人不断地进化包括身体,思想,意志等等,在某一阶段这个人所做的某种行为或者发出的某种思考是你当前阶段所想不通的,因为你身在当前的你中,所以你就是当前的你。
若果你知道你,你就不是你了:当你进入人的下一个阶段你回过头再去看之前发生的事,你就会恍然大悟想着当时怎么会那样,当时应该怎么样,这是因为你过了某个阶段已经又多了一些积累,你现在的你已经不是上一个阶段的你了。
谁那么好口才,能说出这么有逻辑的话,都成绕口令了- -!
首先,说前半句,是说真实的你:“你不知道你,所以你就是你”,然后是后半句话,说如果你能做到的话,那你就不是你了:“如果你知道你,你就不是你了”- -!
最终话的意思就是“感觉带有责备,说你就是那个样子,如果你能知道你自己的话,那就好了- -!”
跳出你这思维换一下你就知道了。比如:猪不知道自己是猪,所以猪才是猪;猪知道自己是猪,那么猪就不是猪了。这下好理解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