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24小时”作文300字

2024-11-25 09:35:5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感悟人生:平等的24小时
  人与人之间唯一平等的是大家每天都只有24小时,这24小时用来做什么就是你的生活方式。
  有一天,一个居士对我说:我们每天都是在乞讨——向人群乞讨声名,向市场乞讨财富,向爱人乞讨幸福,向保健品乞讨健康……这种乞讨不见得不成功,但你只有懂得返还、接受和照顾好自身这三件事的轻重,才可能持续不断地好好生活下去。
  善于把自己的所有给予他人,令周围的人获益,人家才可能把自己的所有给你。善于接受将使你知道,即使摘不到苹果,也可以摘到香蕉,你不会一无所获。
  照顾好自己起码是不给大家添麻烦,否则你累病了,做错事了,就需要别人出手帮你。而每个人是否运气够好,还和前两条有关。
  你不能是一个橙子,把自锋绝己榨干了汁就被人扔掉。你该是一棵果树,春华秋实,年年繁茂。
------------------------
2、感悟“24小时”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就是生命”……像这样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太多了,可是,时间真的那么宝贵吗?
是的,时间极其宝贵,我们只要一不留神,时间就会从我们的眼前溜走,从我们的之间穿过。它会回来吗?不,不会,它一去便永远不会回来了。时间虽然不能看见,也不能发出声音,但他无处不在:在你写作业时,时举基亮间便从你的手指间和笔间穿过;在你看书时,时间会随着你一遍遍翻书的声音逃去;在你睡觉时,时间便伶伶俐俐地从你的身上跨过,从你的脚边飞过……
每天只有24个小时,可我们如果不会合理、正确的安排这24个小时,它就会飞快的跑走,可当你回过头来对自己曾做的一切伤心后悔时,时间就会毫不留情面的惩罚你,可一切都已成为现实,一切都不能挽回,所以,我们要抓紧一切时间好好的学习。不要把时间任意挥霍,珍惜时间,就是珍惜我们的生命,拥有了时间,便拥有了正宽一切。
我们刚刚过了11年的宝贵时光,让我们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把握好自己的人生之舵!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
--------------------
3、感悟“24小时”
一日,即是24小时。“24小时”是地球在太阳面前自传一圈所花的时间,即一个“平均太阳日”。“24小时”说它短,仅仅是从今天子夜到明天子夜,只有24小时;说它长,要是从正午算起,它却连接着“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或者说,任意的两天、两月、两年、两个世纪以至“公元前”与“纪元后”……
“24小时”可以说在整个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觉察到。既有风和日丽、百花竞艳的的春天,又有秋高气爽、果实累累的秋天;既有晨曦妩媚的清晨,又有晚霞迷人的黄昏;既有碧空万里、微风习习的晴天,又有电闪雷鸣、暴风骤雨的日子;既有有机器轰鸣、热火朝天的白昼,又有挑灯大干、刻苦攻关的黑夜;既有聆听严师益友的真挚话语,又有和亲人感受生活的快乐的美好时光……
“24小时”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它不会因为你的伟大而多给你一分,也不会因为他的卑微而少个他一分;我、你、他都是每天在享用着同样的“24小时”。可是,每个人所面对的“24小时”又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我们的周总理为了国家夜以继日的工作,每天只拿出三四个小时休息,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下面是他一天的工作日程安排:

时间:1974年3月26日至27日
  下午三时起床
  下午四时与尼雷尔会谈(五楼)
  晚七时陪餐
  晚十时政治局会议
  晨二时半约民航同志开会
  晨七时在七号办公
  中午十二时去东郊迎接西哈努克和王后
  下午二时休息

他的“24小时”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他每天都工作18小时以上,他真正是为了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然也有些人是这样使用自己的“24小时”的,每天吃喝玩乐,打扑克,挫麻将,把自己的“24小时”都用在了个人的享受上,而没有去考虑自己为别人、为社会做了什么。这些人的24小时虽然也使忙碌的,但和前者却有天壤之别。
“24小时”是我们生命中的一天,是我们生命中三万分之一。当我们在看电视时,当我们在闲聊时,当我们在静静地沉默时,当我们为生活地不顺而烦恼时……时间正在一分一秒地溜走,一个24小时也就这样消逝了,我们生命的三万分之一就没有了。当我们消耗了三万个24小时,那我们的生命也就到了终点。让我们去珍惜自己和他人的“24小时”吧!让我们去合理有效地使用每一个“24小时”中地分分秒秒吧!孔子曾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表达了他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对壮志未酬的叹息。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马克思说过:“时间的节约和分配是首要的经济规律。一切的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鲁迅先生更有句至理名言:“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无异于慢性自杀。”这些伟人的话都告诉我们,珍惜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吧!
-------------------------------------------
一个人久了,除了寂寞点外还是蛮开心的。一个人久了,会慢慢变得成熟起来。一个人久了,会比以前更爱父母。一个人久了,对所有的节日大多没什么期待。一个人久了,听到看到别人一对对的很甜蜜,心里多少还是会有些介意。一个人久了,会越来越理性,越来越现实。一个人久了,会上瘾的……

回答2:

设计理念:
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个人素养。一、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文,内含丰富的地理科学知识,学生在原有的地理知识基础上,很容易理解文章内容。二、本文语言生动、简洁、准确,易于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因此让学生在了解相关科普知识之基础上,品味语言,提炼人生的哲理,感悟“24小时”。唤起学生珍惜时间的情感,学会科学地艺术地安排时间,使自己之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安排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掌握本文的生字、词,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意义。
2、 了拆镇解文中介绍的有关“24小时”的科学知识。
3、品味文章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
4、感悟本文蕴涵的人生哲理。
学习重点、难点:
1、品味文章的语言。
2、感悟人生哲理。
学习方法:运用合作交流与 探究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学习准备:网上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第一单元学过《〈论语〉十则》,在《论语》中孔子有句话叫“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的是时间的无情流逝,用以劝告人们要珍惜光阴,抓紧工作。其实,时间老人是最公平的,他给每个人每一天的时间都是(学生回答24小时)?24小时是怎么来的呢?知道的同学请回答。作家田志伟写了一篇介绍“24小时”的科普小品文《科学24小时》,请同学们读课文,说说作者介绍了有关“24小时”的哪些知识。
二、 整体感知课文:
(一)互动学习:
1、找出文中有关介绍“24小时”的科学知识。
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整理。
3、学生简要介绍有关24小时的科学知识。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师生适当补充。
(二)探究学习: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研究一下课文中介绍地理知识方式与我们学过的地理课本介绍地理知识的方式有何异同(学生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讨论)?老师从写作目的、表达方式等方面加以点拨。
三、 揣摩本文语言特点:
1、森备 结合课后练习二,品味本文语言的准确、简洁、生动。
2、 找出各自喜欢的词句、段落,说出喜欢之理由(各抒己见)。
3、 阅读第2段,理解“她是那么勤劳、愉快、默默地载负着人类……”一句中的“愉快”一词的含义?(可从修辞的角度理解;也可从地球的“愉快”、“不愉快”、或“既愉快又不愉快”等方面考虑,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4、 生共同品味第6自然段。(1)、“晨曦妩媚的早春黎明”,“晚霞迷人的深秋黄昏”为什么不能说成是“早春黎明的妩媚晨曦”,“深秋黄昏的迷人晚霞”?(2)仿照句式“既有……又有……有……也有……”写一句话。(3)在熟读该段的基础上背诵。
四、延伸拓展:
1、 第7段,从“如何安排和使用各自的‘24小时’,却各有各的打算,很不一样”引申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结合。(1)你是如何安排和使用你的24小时的?(2)如果给你24小时让你自由支配,你如何去做?
2、 快速阅读8到11段,小组交流探究、提炼本文蕴含的人生哲理。学生只要谈出珍惜时间;热爱生命,过好生命的每一分钟等就行,不求统一。旅春粗教师可在此处引用朱自清的《匆匆》、保尔对生命意义的感叹等。
五、体验反馈:
1、 学生谈自己学习本文后的收获。
2、 老师适当补充:着重从本课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方面总结以提升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使自己的每一分钟都过得有价值。
六、作业设置:
1、 课下搜集、整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谚语,诗文。
2、 结合课文,写一篇短文,感悟24小时。
七.板书设计:
24小时的由来
自然科学
24小时的特点及规律

二十四小时

人文角度:科学 24小时观

教学反思:
本文在科学知识方面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但对于珍惜时间这一观念能够清楚。所以对本文的知识性最好能深入浅出的讲解。

补充:
珍惜时间的名句:
1、 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馀。(《庄子·庚桑楚》)
2、 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3、 大禹圣人,犹惜寸阴,至于凡俗,当惜分阴。(《世说新语·政事》)
4、 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李白《拟古十二首》)
5、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6、 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窦巩《赠王氏小儿》)
7、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劝学》)
8、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9、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10、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魏源《默觚·学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