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创始人孔子出生在鲁国一个武术世家。其父叔梁纥为鲁国有名的武士,《左传》记载鲁国举兵围逼阳,逼阳人升起悬门,欲待鲁国武士入门后突然放下,困他们于城中。叔梁纥双臂举起了上千斤重悬门,救出了被困武士,十分勇武。
《史记》记载:“孔子长九尺又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身材高大的他也可称为武林中人,对此《墨子》、《列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史书均有记载。《列子》记载:“孔子劲能招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淮南子》记载:“孔子智过长弘,勇服于孟贲,足蹑郊免,力招城关”;《礼记射义》记载:“孔子射于瞿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这些史料均表明,孔子是一位勇力非凡武艺出众的武士。武术根于“礼仪之邦”的中华大地,深深地烙上伦理道德色彩,因此在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对武术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练武与修德、武术行为的规范准则等,无不渗透着儒学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