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临死之前,为何不杀司马懿,反而杀了杨修?

2025-02-25 23:39:4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曹操一直喜欢招揽天下有志之士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曹操在马上要过世的时候,就命令手下把这个杨修弄死了,这就让人比较疑惑了,为何不杀司马懿呢?杨修这样他是智商高,情商低的人,司马懿这种情商智商都高的算一类人,作为一个帝皇来讲,当然是喜欢类似于司马懿这样的人。 

杨修这个人很聪明,但是他情商简直就是没有,曹操的心思有些事情只能曹操知道,但是杨修为了显示自己的聪明,然后就把这些东西全给曹操暴露出来,搞得曹操很尴尬,而且下不了台面,曹操的脸都丢光了,而且杨修的性格很不好,杨修的性格非常犟,属于那种一旦犯了事谁都拉不回来的那种,所以这种人,曹操不想把他留在身边,因为迟早会出祸害,毕竟这种人太聪明容易干大事,而且这种人又不会为自己真正所用。

杨修被杀的根本原因就是主动加入到了储君之争,但皇帝都非常烦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的儿子争皇位,有臣子参与到其中,杨修就是支持曹植的谋臣,一般来说臣子参加储君之争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对于杨修来说他不能这样去干,因为他的身份不一样,他是曹操的嫡系臣子,作为嫡系臣子只能应该效忠曹操一人,而朝中曹操没死他有新主了,这样曹操非常的烦,犯了曹操的大忌讳,而且他没有摆正位置,反而是左右拉拢人,一边去帮曹植去陷害曹丕一边帮曹植去欺骗曹操,你说一个臣子他不好好处理政务,而是过多的介入到了曹操的家事之中,曹操肯定不能忍,肯定要把杨修给弄死了。

回头再看司马懿,司马懿他能活下来,主要是因为司马懿情商比杨修高,情商高的人他怎么知道跟曹操相处,同时也知道怎么该隐藏自己的实力。

回答2:

曹操临死前,放过了危险的司马懿,却杀了杨修,原因有二点:一是因为司马懿是太子曹丕的亲信心腹,曹丕是司马懿的后台靠山。二是因为司马懿军政双优,人才难得,曹操也考虑到留下他日后为国效力。三是杨修在曹魏储位斗争中力挺曹植,站在了曹操对立面,加之本人有小聪明而无大才,因此曹操杀他并不怜惜。


一、曹丕是司马懿的后台和靠山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任命司马懿为中庶子,成为太子曹丕的属官。此事是司马懿人生的转折点,他立即紧紧攀上曹丕这棵大树。曹丕正陷于和曹植的储位斗争中焦头烂额,司马懿积极地为他出谋划策,一步步帮助曹丕接近储君之位。曹丕对司马懿也视为股肱心腹,成了曹丕的“自己人”。

有了曹丕这个靠山,而曹丕又是曹操内定的继承人,曹操即使想杀司马懿,也会投鼠忌器,为了顾及曹丕的感受而无法下手。

二、司马懿是曹魏人才集群中首屈一指的栋梁之才

司马懿文武全才,无论治理内政还是用兵打仗,都是一把好手。而当时的魏国,北有辽东公孙渊虎视眈眈,西南和南方有蜀国和吴国两大强敌在侧,国防形势并不乐观。曹操有素来有惜才如金之心,司马懿这样才干超群的人物,留下来或许会有大用,因此这也是曹操放过司马懿的原因。

三、杨修在储位斗争中站到了曹操的对立面

曹操晚年确定继承人问题时,一度在曹丕和曹植之间游移不定。杨修是曹植最坚定的支持者,为曹植鞍前马后效力良多。但曹操最终决定让曹丕当继位人之后,杨修的悲剧命运已经注定。加之杨修本人素来有小聪明而无大才干,还喜欢炫耀,是个浅薄之徒,因此曹操才会毫不留情地杀了他。

杨修和司马懿,论及个人才干,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人物,因此人生结局也迥然不同。

回答3:

曹操临死前,为什么放过司马懿,反而杀了杨修?

回答4:

因为杨修的自作聪明被曹操杀死,而司马懿曹操认为可以帮助他的儿子统一江山。

回答5:

一个臣子他不好好处理政务,而是过多的介入到了曹操的家事之中,曹操肯定不能忍,肯定要把杨修给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