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英语狂》2008年
原来这部剧是在上课的时候老师放给我们看的,原来就觉得还不错,因为这部电影是类似宣传教育片的。
讲述的是四个为梦追寻的人,他们的勇气和毅力都让我敬佩。首先是可爱的孩子想要在英语上展露头角;其次是出租车司机想为奥运服务,从而努力的学习英语;再次是退休老人为做奥运向导准备;最后是英语老师为了让很多人都学会英语而做出的努力。
四个角度相互交融,组成了完美的一个电视剧,在情节上来说还是相对紧凑的,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中国魂。
《小孩不笨》2002年
这是一个系列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有着三种分班制的新加坡小学,而又有三个来自最差班的孩子,他们觉得自己比较差,使劲闹。但是这一切在一位美丽大方、优雅可人的老师来了之后悄然发生了改变......
这个电影很不错,相信很多人都能在这部电影中找到曾经的自己,不论是优秀的、差劲的还是什么样子的。是一部很有激励意义的电影。在感动过后,真的能看到希望。
1、《小孩不笨》
【剧情简介】新加坡小学实行分班制。EM1代表学习最优,EM2代表中等,而EM3则是垫底。小孩们被分到不同的班级,打上了聪明、中庸和笨蛋的标记。这让许多小孩都表示不满。其中,国斌、Terry、文福,这3位来自EM3的小孩则是反抗的最激烈的几个。
在三位笨小孩无助彷徨时,班上来了位新老师,她的鼓励让小孩们意识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文福等人成绩均有提高。而另一边,三位小孩的家庭也因为患难看到了真情。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着……
【评】一部反思新加坡教育的电影,忍俊不禁的小孩,他们的故事,从电影中找到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故事,我们的过去,也许会读书不一定就是好小孩,我们不笨。
2、《新兵正传》
【剧情简介】《新兵正传》讲述了富家子弟Ken高中毕业后收到新加坡兵役通知,妈妈用尽方法助儿子延迟兵役,却徒劳无功。Ken在不情不愿进入部队,认识了爱吹牛的王罗邦、爱拍马屁的Waylang和其貌不扬的IP man等人。Kan和罗邦经常以各种理由逃避操练。一天,Ken得悉女友移情别恋,为了逃离军营挽回女友,于是虐待自己至病倒,岂料急忙赶往医院的爸爸途中却因心脏病发而发生了车祸……
【评】影片的重点在温情和成长上。搞笑与真理并存。最后因为爱情而让至亲遇险的片段,让我也思考爱情是否该这么自私,或者就该为爱向前冲。
3、《和我在一起》
【剧情简介】故事取材新加坡盲聋教师特丽莎的故事,诠释现代人的爱情观。恋爱的人总是希望和所爱的人在一起。可是“Be With You”不是那么容易,第一章“曾经爱”的老夫老妇,每天都看守着店铺,日出开铺日落关铺,变成了恒常的生活定律,可是今天,关铺的已剩下老翁一个。第二章“寻找爱”的平凡胖子,终于鼓起勇气示爱,但命运之神已经突然插手。最后一章“太过爱”的烈火青春,让二十来岁的少女爱得火热,但一下子爱得过火热得烫手,另一方已经松开了手。
【评】让我们不禁想问:爱情的支点到底在哪?而真正在明说一切的,其实编剧的化身便是在盲人老太这个人物中,也许,爱情就是要用心大过眼睛。有人找到了生的希望,有人找到了死的理由;有人默默地寻找真爱,有人迷惘于不可自拔;有人感喟于上帝的奇迹,有人执著的与命运抗争。
4、《沙城》
【剧情简介】18岁的男主角恩,被强征入伍,面对祖母的痴呆症、母亲偷恋军官,加上突如其来的祖父之死,挖出了亡父一段令人痛心疾首的过去;在追寻真相的同时,才意识到初恋的挽歌已经奏响,不堪回首的家族往事尽化轻烟……
【评】 剧情无高潮,但情感真挚美好;男主萌得很自然。新加坡人和香港人的差距在这部电影里完全体现出来了。新加坡人的特点就是——不敢。
5、《丛林湾》
【剧情简介】片长仅19分钟的《丛林湾》,源自1993年发生在新加坡的真实事件。当年在新加坡,一些男同性恋者时常出没在丹戎禺一带找寻伙伴,也使得警方有了诱捕对象。当地警局特意派出年轻英俊的男警员假装是同性恋者,同性恋者在与这些便衣警察交谈接触到一定程度后,便被逮捕。当时警方以这种方式在丹戎禺一带总共逮捕了十二个男子。
这些被逮捕的同性恋者的真实姓名丶年龄丶职业身份和被逮捕前的交谈过程都被警方公开,甚至被媒体刊登。这十二名男子分别有着不同背景,其中有肉贩,也有新加坡广播公司的制作人。他们被逮捕控罪后,大多被判处两到六个月的监狱刑期,也都被判鞭打三下。
【评】逮捕同性恋,只因为觉得伤风败俗。如果伤风败俗也能定罪,身在今天的中国我还能说什么呢?
《跑吧孩子》
导演 梁智强
编剧 梁智强
第一部提名华语金马奖的新加坡电影电影,影片中小女孩小芳的扮演者10岁的小女孩郑智允自己报名金马电影节,并并列获得2003年最佳新演员奖,另一名获奖者是在内地影片《盲井〉中扮演风鸣的王宝强。这是新加坡电影第一次获得金马奖。影片讲述了阿坤决定要参加一次越野比赛,希望能得到鞋子作为奖品,要送给妹妹的故事。
评:小孩之间最单纯的爱,有了爱,不管在那里或跟什么人生活在一起,任何一个角落都会充满温情和温馨……
《小孩不笨2》
制作人 陈佩然、云晖翔、Saw Yam Seah、陈佩然、Florence Tan
导演 梁智强
主要奖项: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
影片讲述杰瑞和汤姆成长的故事,让人们看到孩子们不只是需要关怀和爱心,他们也期待父母亲给予他们赏识和肯定。是一部值得家长和孩子观看的影片,影片以其独特的视角,揭示的有关青春期子女的教育困障自然会让所有的家长屏息深思。
评:这部电影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镜头,每一个表情都反映了深刻的教育问题,这些教育问题往往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就在我们家里,这一点尤其让人震动!
《十二楼》
剧情简介:故事聚焦于城市里最普通不过的几户家庭,他们的生活点滴、辛酸滋味构成了影片主体。事件非常凌乱,基本总结不出什么情节,以生活在下层的民众日常生活为核心,力图恢复生活原貌,表达了导演对于这个表面看来规规矩矩的花园国家的反思与讽刺,展现出新加坡浮世绘。
评:影片内容涉及新加坡社会一些尖锐问题,如无聊失落、贫富不均等等。 反映弱势群体,质量上乘。
跑吧孩子
《跑吧孩子》是由梁智强执导,李创锐等人主演的一部剧情片,翻拍自伊朗电影《小鞋子》。影片讲述了阿坤决定要参加一次越野比赛,希望能得到鞋子作为奖品,要送给妹妹的故事。
该片多幕映射新加坡的政治及外交情况,讲述了新加坡在独立后面对着种种的困难。
歌舞中国
《歌舞中国》是由台湾和新加坡合作的一部纪录片,也是彭文淳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作品。
讲述的是梁一、扬扬和很多追求舞蹈梦的年轻人的故事,在海峡两岸都大受欢迎。该片在非传统纪录片的拍摄里,以影像和文字,纪录了一群热爱舞蹈的热血青年,用踢踏舞、爵士乐在新旧上海场景中,搭起了沉浮于现实与理想中的梦工厂。
喜欢踢踏舞,爵士乐的朋友们,千万别错过这部电影。
消逝的星星
《消逝的星星》是由意大利、法国、瑞士、新加坡联合制片,吉安尼·阿梅利奥执导,塞吉·卡斯特里图、周婷领衔主演的剧情片,该片讲述了工厂维修专家文森佐无意中向前来购买机器的中国代表团隐瞒了该机器曾致人死亡的真相,为了不发生事故,他只身来到中国寻找这台机器的故事。在安东电影里工厂是巨大的异化体,人是一种逃离状态,中国的工厂变成了栖居地,生命早已卑微的可以附着在任何巨大的异物上,在中国如同野草般随意蔓延,难怪意大利人要诧异了。
该片豆瓣评分7.6,算是一部中等偏上的影片,一部由外国导演拍中国的故事,不能苛求太多细节,但在整体风格上,是挺能打动人的!
1.小孩不笨
导演:梁智强 Jack Neo
KIASU意思是怕输,这个词在新加坡日常使用频率很高。新加坡从小学开始,不断将孩子划分等级分流,小学会考会把学生分到三个不同等级的班级:EM1, EM2, EM3。新加坡社会以华人为主体,重视教育,怕输的心态很普遍。
这部电影是新加坡2002年最卖座的电影,笑中有泪,对新加坡华人家长教育心态辛辣而又不失幽默的嘲讽。
新加坡人KIASU,家长望子成龙想尽各种方法,孩子只能一次又一次无奈面对社会定下的规则。
2. 新兵正传 Ah Boys to Men (2012)
导演:梁智强
新加坡征兵制是新加坡的一项国民服役(National Service, NS)制度,该制度要求所有的男性新加坡公民以及年满18岁的第二代男性永久居民到军队服役,服役期限为22到24个月,服役单位包括新加坡共和国武装部队、新加坡警察部队或新加坡民防部队(即消防队)中的其中一个。
这部电影中对新加坡军营训练制度,军衔设计,兵役制度等都有介绍。电影也可看出新加坡多种语言掺杂的特点:福建话,Singlish,马来语,台湾腔国语,潮州话等冗杂在一起。
3. 爸妈不在家 ILO ILO (2013)
导演:陈哲艺 Anthony Chen
在新加坡每6户家庭就有1户请女佣,请女佣帮忙处理家庭杂事是很平常的事情。可以说很多本地小孩成长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女佣的陪伴下度过的。
《爸妈不在家》讲述一个普通新加坡家庭里的4个普通人物:淘气的佳乐,菲佣Terry,处于经济压力的父母。平常生活中却探索了几个重要主题:童年成长、移民、金融危机、家庭关系。这部电影是根据导演陈哲艺童年亲身经历改编而成,满怀对女佣的追忆与谢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