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电池反应需要考虑的是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势高低。在1中的情境下,两对电对分别是E(Fe2+/Fe)=-0.44V 与E(Cu2+/Cu)=0.337V所以这个反应本质上是Cu2+氧化Fe生成Cu与Fe2+的反应,总电动势为0.337V-(-0.44V)=0.777V。在原电池反应中,不需要有各个反应物的接触,只要有电对的接触就行。产生电流的动力就是电对的电极电势差。
2.必须要有Cu2+的溶液,剩下的一种可以是随机的电解质溶液。只要满足电对的存在就行,没有Cu2+就相当于没有反应物,自然无法进行。
3.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区别比较大,原电池的电解液一方面是导电,一方面也能参与反应,但是他能主动产生电流。电解液时通过外加电源,相当于外加一个强氧化还原剂来进行辅助分解。
1.形成该反应的动力就是电对Fe2+/Fe和点对Cu2+/Cu的电极电势差。氧化电对电势-还原电对电势>0则可自发反应产生电流
2.若要原电池满足总反应式Fe+Cu2+=Cu+Fe2+,则溶液中必有铜盐,如氯化铜、硝酸铜等,可以两者都换成相同的铜盐溶液,此时就不需要两个烧杯了
3.二者中溶液都起到导电作用,且都可能参与反应,。,这个就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