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穿个小洞什么的就没什么大碍;如果是磨损的很厉害就建议你换了。
轮组/外胎重量:
静态重量:27.5寸轮组(车轮、轮胎及内胎)的整体重量只比同款的26寸轮组重5%,29寸轮组相对比26寸轮组重11%。轮径的小幅增加会使重量大幅的提高–轮径越大,爬坡或加速的性能亦较低。
动态重量:静态重量为单一重量,当轮组为转动状态时,产生旋转质量后,轮组表现出的效益却需倍乘。如「静态重量」文内所述,26寸及27.5寸车轮的静态重量均轻于29寸车轮,故每当加速时,重量减轻后所产生的效能将更为明显。
轮组/外胎越轻量,不仅具有更优异的加速性能,全车重量亦更低–即双赢组合。
障碍跨越能力:
车轮尺寸加大,攻角降低(攻角:圆形物与直角物相交的角度),效益也随之提高。29寸车轮跨越6公分高的直角障碍物的能力,比26寸车轮高14%。
相较之下,27.5寸车轮跨越相同障碍物的能力比26寸车轮高9.8%。分析攻角的另一方式是撞击角度–若26寸相当于X°,则27.5寸为X-4°,29寸为X-6°,角度越浅越好,因此29寸胜出,而27.5寸跨越障碍的能力贴近29寸,在重量还未随之攀升。
简介:
山地车,起源于美国,1974年 Gary Fisher 、Charlie Kelly、Tom Ritchey想要一辆可以在公路外骑行的自行车,远离“警察、汽车和建筑物”,于是他们开始将配件和摩托车部件安装到二战前结实的单沙滩车上。
同一年,Gary Fisher和他的朋友们无惧死亡的“塔马尔帕斯山之行”为全新骑行风格的诞生铺平了道路。随着 Gary Fisher 在山地领域引起的巨大反响,他的 Klunker 随后被 Mountain Bike Action 杂志评选为“历史十大山地车”之一。
1976年Charlie Kelly开始推动焕然一新的下坡赛,这是第一个伟大的山地自行车活动。Charlie Kelly委托制商 Joe Breeze 设计并开发越野自行车,这是有史以来制造的第一批“山地自行车”并命名为“Breeze”。
Joe Breeze以Breeze为原型在1977年至1978年之间完成设计和制造了9个系列的车型,Breeze的原型车现在在美国史密森学会的国家博物馆收藏。
首先,要看你破的孔大小,如果太大在骑行的过程中会有沙子或水进入轮胎内,这样内胎也会被损坏的。如果孔不大,平时只在公路上骑 影响也不大,如果要上山,或者远行的话,还是换一个新的吧,把这条做备胎。安全很重要。
MTB,全称mountain bike,译名山地车。起源于美国,是美国青年为了寻求刺激, 在摩托车比赛的越野场地上驾驶自行车进行花样比赛而派生发展起来的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