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节税的方法有哪些

2025-02-22 21:26:3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您好,节税的几种方法:
(一)固定资产折旧与税收规避
折旧费用提取比例和期限不同,影响所得税课征的多寡和课征时间。据此,公司可选择适当的折旧政策达到节税的目的。一是利用延长折旧年限而产生的时间差进行节税。二是利用缩短折旧年限而产生的时间差进行节税。这种方法适用于处于成熟期的盈利企业。
(二)用收买亏损公司的方法进行节税
税法中规定亏损准予结转,有盈利的企业收买有累积亏损的注册公司,通过合并或其他方法,将利润转移到亏损公司账上。也可以改变亏损公司的经营业务,使它和本公司经营同样有利润的业务,利用其累积亏损抵消将来的利润,同样也可以达到节税的目的。
(三)利用税收优惠进行节税
国家在颁布每个税种时,都规定了税收的减免,企业可以从纳税人的身份、设立地点、投资方向等方面考虑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
(四)选择适当的组织结构形式节税
企业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壮大,面临着设立分支机构的选择。分支机构的设立有分公司和子公司两种选择,两者在税收上是截然不同的。分公司不是独立的法人,业务活动、财务由总公司控制,一切法律责任由总公司承担,其利润上缴总公司,由总公司汇总后统一纳税。而子公司是独立法人,独立经营单独纳税,公司不直接对它负法律责任。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回答2:

企业节税方法5个节税技巧,欢迎关注,点赞,下业务办理请私信,1、企业节税方法-赠得巧来送得妙 一件2000元的电器,送一件400元的小家电,合计2400元实际收2000元。如果当赠送,要按2400元缴纳增值税。现在我们重新涉及方案:将两件产品卖给顾客,给予顾客400元的折扣,其中,2000元的按15%折扣以后出售,400元的按折扣25%以后出售,这样,对顾客而言,实际支付2000元,与买一件送一件的效果是一样的,对于商场而言,由于是价格折扣,实际上没有赠送的行为,只要按2000元实际营业额缴纳增值税即可 有些营销人员认为这样做很无聊。改变方式就符合税法,不改变就要多交68元的增值税,对企业的纳税而言,这不是一件无聊的事情。 2、依法而签可节税 一家设备公司,生产设备以后,需要为客户在大厦中提供安装服务,财务人员很清楚:这是一条龙服务,销售产品再安装,属于混合销售行为,合同中如果分别注明设备价款和建筑安装价款,可以分别适用增值税率。财务人员因为出差外出,回来时合同已经签好,合同只写了一个总价,没有分开金额。财务人员说明道理,要求对方一定配合重签。对方的财务经理也是个人物,提出条件:重新签订,你可以节税接近20万元,既然如此,合同价格要降低5万元,企业财务人员明知是乘人之危也无可奈何,最后商量让利3万元,重新签订合同。如果事先提出要求,对方也就无法乘机“讹诈”了 推荐阅读《广州公司税收筹划,广州公司记账报税必学必看》 3、合同作废也纳税 有些企业的领导喜欢签合同,也喜欢变来变去,签了以后发现不行就作废以后重新来过。签了合同要缴印花税,即使合同作废。例如:公司本月签订了合同,申报的时候缴了印花税。领导作废了该合同,不签了,由于印花税已经缴纳,并且不能退还,因此,由于作废合同导致多缴了税。还有一个是变更合同,如果合同金额增加了,就要补缴印花税,如果合同金额减少了,不退印花税。所以,如果合同金额一时不能确定,应该先签订金额未定的合同,等到金额确定以后再补充进去,这样就可以避免多缴税 4、代理还是非代理 现在很多企业都与事务所签订税务代理合同,大家都认为属于代理业务,既然是代理业务,那就应该按差额缴税。其实,税务代理合同应该按服务业中的其他服务缴纳税金,应该按全额纳税。税务上对代理的认定不是看合同的名称,而是看经济实质。税务代理实质上是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的服务,与代理不同,代理有第三方出现,例如:企业委托一家公司采购一批产品,业务中有卖方,买方还有中间方,因此属于代理,而税务代理是中介机构直接为企业服务,没有出现第三方,因此,不属于代理合同,在执行合同中发生的垫付、代收都需要计入应税收入纳税,不能按差额纳税。税务上的代理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理解有差异 5、企业节税方法-对方违法对方陪 签订合同是对双方的一个法律约束,现在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对方履行了合同,但对方提供的发票存在问题,例如:有一些提供的是从第三方购买的发票、有些是请其他单位开发票、有些购买失控发票、有些直接使用假发票。税务机关查出发票有问题,购货方就要承担责任。对方违规提供发票,购货者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想追究对方的责任,还难以找到合适的法律依据。所以建议企业在合同中加上保护条款:由于对方提供的发票不符合税法规定,给甲方造成的损失由乙方承担赔偿责任。保护条款一方面可以给对方施加压力,一方面如果真出问题了,可以根据合同条款直接找对方赔偿,无需为法律依据烦恼。

回答3:

税收筹划是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利用税法规则、特例或“缺陷”,通过事先精心安排经营、投资、财务活动,达到减轻、免除税负的目的,具有合法性。如果依据法律所做的某些安排可以少缴税,那就不能强迫他多缴税,这是税收筹划的经典表述。纳税人在遵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的前提下,根据税法规则,在多种纳税方案中,有权做出选择税收利益最大化方案的决策。正因为此,税法改变,税收筹划方案也随之改变。企业合法节税与税法调整始终处于动态博弈过程中。
企业税负主要为流转税与所得税。增值税为典型流转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合称所得税。企业要想减轻以三大税种为代表的税收负担,就要知晓征税逻辑:流转税以企业收入作为计税依据,所得税以企业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后作为计税依据。税收筹划的主线,要么是对收入项目适用税率进行合理选择,谋求低税率;要么是对成本(费用)项目进行合理分摊,最终合法降低应纳税额。
举例说明一些常见的税收筹划方式(不限于此)。同时,税法规则变动较快,仅以现行法规为限:
一是“内外有别”,即通过选择企业性质节税。目前我国对外资企业依然给予税收优惠,外商投资企业的减免税优惠政策适用范围宽、减免期限长。内资企业向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等模式过渡是不错的选择。
二是“税收洼地”,即通过选择企业注册地节税。特定行政区域,对其辖区注册的企业通过区域性税收优惠、简化税收征管办法和税收地方留成返还企业等处理方法,降低企业税负,吸引企业注册。国际著名的避税天堂,风靡一时的新疆霍尔果斯就是典型的税收洼地。
再以企业所得税为例,企业所得税率一般为25%,但在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所得税“两免三减半”,即企业从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的纳税年度起,第1年至第2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3年至第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又比如,广东横琴新区、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及西部地区对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是“腾笼换鸟”,即通过改变商业模式和业务方式节税。以核定征收节税模式说明:根据税法及相关规定,个人独资企业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征收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而个人所得税按照当地税收优惠政策,综合按0.5%-3.5%核定征收;在缴纳个人所得税之外,个人独资企业年收入不超过500万的,只需缴纳3%的增值税及0.3%的附加。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在上海崇明区(税收优惠产业园区)注册个人独资企业,将原企业业务合法分包、外包至该独资企业,双方合作经营,可有效降低企业税负。当然,具体的筹划方案需要专业人员在守法的前提下,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策划。
四是“会计技巧”,即通过合法的会计处理节税。也就是说,在遵守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相关会计科目进行调整。例如,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提高坏账准备的提取比率;根据企业情况,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和折旧额,影响企业利润数额;对经营所耗水、电、燃料费等进行合理分摊,交通费用及各类杂支合理列入生产成本;合理提高职工福利,并在成本中列支。这样,既可以调动员工积极性,又可以减少税负;还可以选择不同的销售结算方式,推迟收入确认时间,以延迟缴税换取货币的时间价值等。
税法错综复杂、繁琐易变,税收筹划是具有高度技术性与专业性的工作,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此外,也要衡量税收筹划的成本与收益,即人力、资金投入是否与公司的合法获利相匹配。企业如果不能合法、有效地进行相关工作,以税务筹划之名行逃税之实,就适得其反了。
事后逃税远不如事先未雨绸缪,进行积极的税收筹划。某种程度上说,合法营利是企业的生存之道,合法节税则是合法营利的题中之义,也是企业家必须正确面对的一个问题。

回答4:

关于如何节税,现在各个企业可谓是“百家争鸣”,同一种企业,总会有不同的方式来减少税费的缴纳。在这里,财富安全研究院例举几种企业常用到的方法。

1.筹资方式要注意。一般企业融资时,会适度向银行进行借款,或者在企业间相互的融资。这样要远比直接向社会筹资更加优惠。这样可以使借款利息支出在税前列支。

2.开票时间需看好。销售方式的筹划可以与销售收入实现时间的筹划结合起来,产品销售收入的实现时间决定了企业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早晚又为利用税收屏蔽、减轻税负提供了筹划机会。

3.企业身份得转化。假如你是类似于高科技一类的企业,导致增加值比较高这种情况下,建议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各个方面的税负都会减轻许多。


4.交易对象须合理。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分,选择不同的供货对象,企业所负担的税负则不相同。一般情况下,选择一般纳税人比小规模纳税人税负要低得多。

当然以上的节税方式,需要在税法范围内进行。更为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税收的优惠政策,才能使节省的税费最大化。

回答5:

通过筹划可以达到企业节税的目的。
节约性原则税收筹划可以使纳税人获得利益,但无论由自己内部筹划,还是由外部筹划,都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比如,企业税收筹划。税收筹划要尽量使筹划成本费用降低到最小程度,使筹划效益达到最大程度。比如说可以寻找一些税收洼地。 享受当地的税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