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言情小说、影视作品或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见到这样的情景——一个漂亮的姑娘婉拒了一位痴情男子的求爱:“对不起,你是个好人,但我们不合适做恋人。”“你是个完美的好男人,但我对你没有那种感觉,我们还是做朋友吧。”然而没过多久,女主角却跟一个人品不怎么样的“坏小子”好上了,这个坏小子简直没有任何一点比得上之前的那个“好男人”:他对姑娘很不好,生活上有不少恶习,还到处沾花惹草……读者、观众就会为“好男人”叫屈,为“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而愤愤不平;如果自己就是亲身经历了被梦中女孩派发“好人卡”的男同胞,又亲眼看到自己的女神却被一个公认的小混混或花心大少一类的家伙给泡走了,则还会加上痛苦失落,以及“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哀叹。 不少人都有着这么一种印象:“好男人”虽然人品很好,对爱人忠诚,但性格憨实木讷,不善言辞,“情商”太低,所以不受女性欢迎。而“坏男人”性格活泼、能说会道,“情商”很高:他们比“好男人”更懂得揣摩和理解女性的心理,更善于和女性沟通交流,更擅长在与女性相处时浪漫的情节和气氛;在第一次甚至第N次被拒绝之后也不会像“好男人”那样通情达理、知难而退,而是死缠烂打、软磨硬泡,直到把女方“攻陷”为止。另外,“好男人”对爱情认真,对两性关系负责,他们不会轻易地开始追求一位女性;跟女往时,也不会信口开河地吹嘘自己,不会大开美妙的空头支票,用虚幻的承诺骗取其欢心。相反,“坏男人”并无这道德包袱和诸多顾忌、,在“泡妞”时不仅“厚颜”、“诡计多端”,还肆无忌惮,却总能赢得或骗得女性的芳心。此所谓“胆大心活脸皮厚”的“泡妞七字诀”。甚至有人编写了内容丰富的“泡妞课程”并开班授课,其实就是教人怎么做一个“有魅力”的“坏男人”。由于“泡妞”比较容易得手,“坏男人”往往对两性关系比较不负责任、对爱情不那么忠诚,多有“见一个爱一个”的花心大萝卜,常见女人因此而受伤。难道女人真的天生更加青睐这种更容易对她们造成伤害的“坏男人”吗? 稍有生活阅历的人都知道,现实中当然不是只有“坏男人”才泡得到妞、讨得到老婆,无数“好男人”也拥有幸福的爱情和婚姻,那么真实的情况应该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是不是女性在某些时候偏爱“坏男人”,才让“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更加引人注意呢? 人们在十几年前就已发现,女性对男性的“口味”会受到月经周期的影响:处于排卵期(此时受孕的可能性最高)的女性比处于非排卵期(此时受孕的可能性较低)的女性更容易被富有男子气的“帅哥”所吸引,排卵期女性甚至能凭借着男人穿过的T恤上的气味就分辨出哪件T恤的主人长得更有吸引力。 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几位学者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正是排卵期荷尔蒙的影响,导致了女人喜欢“坏男人”。研究者们找来一批处于排卵期的女性和一批处于非排卵期的女性,让她们观看一张“性感坏男人”和一张“可靠好男人”的照片(照片来自网上征婚信息),然后问她们,哪个男子在照料孩子、购食物、下厨做饭和操劳家务等方面会更加尽责,因此更适合作为结婚对象。结果,处于排卵期的女性都认为“性感坏男人”更胜一筹。研究者们又让这两批女性跟一名扮演“性感流氓”和一名扮演“可靠爹地”的男演员直接互动,再让她们回答类似的问题,结果再一次显示,排卵期女性都认为“性感流氓”而不是“可靠爹地”会对孩子更好、付出更多。有趣的是,这些女性同时还认为,只有当“性感流氓”是跟自己生儿育女时才会是个好父亲,如果他是和别的女人生孩子,就另当别论了。当研究者问及如果“性感流氓”跟别的女人生了孩子,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时,她们立马就能指出这个“坏男人”的种种坏处来;但如果和自己生孩子,她们却相信该“很酷很”的恶少会是一个超级好爸爸。显然,排卵期的荷尔蒙“欺骗”了她们,使她们把更适合当情人的“坏男人”误以为是自己未来孩子的好爸爸,因此是更适合当自己丈夫的“好男人”。 与之对应的是,女性在排卵期也比在非排卵期时对男性更具有吸引力,这会促使男性去追求她们。女性在排卵期时皮肤更加亮泽,脸色更加红润,甚至腰臀比也变得小一些,使得整个人看上去更加性感。调查数据显示,在单身酒吧里,处于排卵期的女性明显比处于非排卵期的女性被男人搭讪和触碰的次数更多。甚至连处于排卵期的脱衣郎也能收到更多的小费。由此可见,排卵期女性不仅更容易被男人吸引,也更容易吸引男人。于是我们不难想象,“一见钟情”的故事往往发生在排卵期女性的身上。难怪有人开玩笑说,罗密欧一定是在朱丽叶处于排卵期时遇见她的,如果他们早两周或晚两周才相遇,莎翁这出名剧的标题恐怕就要改成《开普莱特家里搞了一次平静无事的宴会》了(注:开普莱特是朱丽叶的姓氏。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就是在朱丽叶家的宴会现场为她的美貌所倾倒,二人一见钟情的)。 现在我们知道了排卵期荷尔蒙的“欺骗作用”是女性“喜欢坏男人”这一行为的生物学和生理学基础,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一现象就得到了终极解释?远远没有。生物学和生理学基础只能解释导致这一现象的“近因”,而不能解释其“远因”,即不能解释下一个“为什么”:为什么她们会有这种“会被自己的荷尔蒙所欺骗”的特性?换言之,女性的这种特性(以及其生物学和生理学基础)为什么会进化出来,它有着什么进化优势?这是一个更加引人入胜也更加难以解答的问题,对此我们只能作一些猜测。 进化心理学告诉我们,女性有两种择偶策略,即择偶策略和短期择偶策略。前者适于用来“找丈夫”,后者适于用来“找情人”。当女性进行择偶时,她们更注重男性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以及良好的性格和性忠贞程度(即“好男人”的品质)等。毫无疑问,财富和地位使男性有能力为一个女人及其孩子的生存和成长提供丰厚的物质资源,而良好的性格能营造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性忠贞则保证他只为一个女人及其孩子提供物质资源,这些最终都有利于女性让自己的基因更有效地得到传播。当女性进行短期择偶(之类)时,她们更喜爱相貌英俊、体格健壮、风流倜傥、更具性魅力和“高情商”的“坏男人”。首先,英俊和健壮意味着一个男子拥有优秀的基因,女性与之结合,生下的孩子就能获得这些基因,从而有利于生存;第二,如果孩子有一个这样的父亲,那么他不仅有可能获得父亲的“风流基因”,还有可能在择偶方面获得父亲的指点,将来也就更容易吸引异性,从而有利于生育。有利于孩子生存和生育,最终就是使女性自己的基因得到更好的传播。 正因为在进化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女性的这两种择偶策略都被保留下来了。应当注意的是,所谓的女性择偶策略,并不是指女性有意识地、理性地思考后“想出来”的择偶手段,而是指女性在经过漫长的进化历程之后,天生地拥有了这样的择偶本能,她们对自己正在运用何种择偶策略并没有清晰的意识。正因为如此,女性才会受到排卵期荷尔蒙的“欺骗”——在她们因本能而应用了短期择偶策略所以喜爱“坏男人”时,心里却以为该男人是自己择偶的合适人选。 人类毕竟是智慧生命,女性对于“荷尔蒙的欺骗”并不是完全没有认识。事实上,我国唐末五代词人韦庄的一首词里就有非常形象的描写:“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该词以一名女子的口吻,讲述了她被一个“性感坏男人”深深吸引、欲以身相许的心理。这位女子的认识似乎比一千一百多年后美国那参与实验的排卵期女人清醒得多,她对被“坏男人”无情抛弃的可能后果了然于胸,但依然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可见“坏男人”的魅力实在无法抗拒。而这归根结底都是“自私的基因”,都是进化“惹的祸”。为什么“坏男人”会被女人偏爱?因为她们的基因在“爱”。不过“好男人”也不必郁闷纠结。进化既然还赋予了女人择偶策略,好男人的优势就是不可动摇的。“好男人”可以在女性非排卵期时加紧爱情攻势。另外,“好男人”也不妨学一些“坏男人”与女性相处时的交流和调情的手段,把自己打造成“坏坏的”好男人。 最后有一个好消息,对“好男人”应该是个鼓舞:科学研究表明,“性感坏男人”的量显著地比“好男人”少,他们在让女性受孕方面也就不如“好男人”更有优势。当然,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