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谈是什么意思

2024-12-19 20:58:4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清雅的谈论。

清 昭连 《啸亭杂录·尹文端公》:“公清谈干云,而尤长奏对。”

译文:高谈阔论,而尤其擅长回答。

2、犹清议。谈论的内容以对人物、时事的批评为主。

《三国志·蜀志·许靖传》:“ 靖 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

译文:靖虽年过七十,喜爱人才,奖赏后生,清谈不断。

3、谓魏晋时期崇尚老庄 ,空谈玄理的风气。

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东晋 以后,不做文章而流为清谈,由《世说新语》一书里可以看到。”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十章第一节:“他( 葛洪 )不满当时的清谈、浮靡等风气。”

4、后世亦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沙汀《忆邵荃麟同志》:“有人曾妄言 荃麟同志 喜欢‘清谈’。不!尽管我们谈话不少,他却从未说过空话。”

5、泛指一般闲谈。

沙汀《困兽记》十一:“这里主要的消遣是清谈。内容无所不包,上到国家大事,下至某节街上忽然发现了一匹老鼠的残骸。”

扩展资料

相关词语

清谈之风依附魏晋玄学而存在,是当时玄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清谈一般分宾主双方,谈主首先叙述自己的意见,称之为"通";难者即就其论题加以话辩,称之为"难"。一个问题,为了深入起见,可以经过数次讨论;有时也由谈士本人自为客主,反复分析义理。

清谈结束,有时宾主双方一股一屈;有时双方都能言之成理,不能决定胜屈;便由第三者来作总结性发言。清谈的时候,谈士往往执屋尾以指划,成为一时风尚。"盛饰麈尾",也成为谈士的象征。 清谈之风始于"正始之音",其清谈内容主要是玄学思想。

名士行清谈之风,使玄学或成为他们论证个人的放荡生活与封建道德是如何不冲突,甚至是相互补充的辩护词;或成为他们的一种避祸妙法。同时,他们标榜心胸务为高远,心神超然无累,高唱重神理而遗形骸。

这种谈玄尚远,又可为其骄纵放达的行径辩护。另外,对他们来说,玄学清淡,迂诞浮华,又可故示清高,用以震摄世俗,可以哗众取宠。因此,魏晋玄学成为当时政治环境下好玄学的名士们的处世哲学,清谈便成为了他们的处世方式。

回答2:

易,被称为“清言”。   这种“清言”在当时很流行,特别是统治阶级和有文化的人,更视之为高雅之事,风流之举。他们在一起讨论争辩,各抒歧异,摆观点,援理据,以驳倒他人为能事。由于上流社会的普遍参与,“清谈”成为时尚。   “清谈”的方式,绝大多数属于口谈。而就口谈而言,又有几种方式。一是两人对谈,即所谓主客对答。一个人对某一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谓之“主”;提出不同见解和质疑者,谓之“客”。主客互相质疑对答,往返难休,这是“清谈”的主要形式。二是一主多客或一客多主。不过主客双方都以一人为主,其余者可以插言。三是“自为主客”。当别人对问题都无高见可抒时,某人可以就此问题自己设疑,自己解答,以发表他的高超的见解。有一次,大家争论一个问题,最后都穷于词理,当时宰相谢安,“自叙其意,作万余语”,侃侃而谈,见解独特。说完以后,肃然自得,四座没有不佩服的。   当时,人们把共聚“清谈”当作抒发情怀的良机,许多名流闲士都热衷于此事。但其目的不是论政,不过是官吏、文人为了消遣和显示自己清高不谈俗事而已。《兰亭序》中说“永和九年,……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修禊”原是三月初三沐浴除垢,嬉水采兰,祓秽祈祥的活动,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很显然不止是一般的“修禊”;而是东晋士族文人的一次大规模清谈盛会。   “清谈”是辩论演讲,它和现代演讲的共同点是,要求有新异的观点,要“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探求义理之精微而达于妙处”。如步入后尘,拾人牙慧,无新颖观点,就会令人烦躁厌听。孙盛到殷浩家去“清谈”,直到废寝忘食,不愿离去,假如他们谈的全是老一套,是不会互相吸引到这种地步的。   一场好的“清谈”,固然要求理论观点标新立异,同时还必须有高超的语言技巧来表达观点。有一次,刘惔到王蒙家“清谈”,刘走后,王蒙的儿子问其父:“你和刘惔谁胜了?”王蒙说:“韵音令辞不如我,往辄破的胜我。”韵音令辞是语言优美动听,“往辄破的”是说理论上一发即中。前者包括声调抑扬顿挫,和畅悦耳和词语准确犀利,精当有力,是讲“清谈”的形式;后者说的是清谈的内容。由此可见,王蒙是把“清谈”的内容和形式并列起来看待的。   “清谈”中,气氛一般很随便,在激动的时候,往往助以手势,身体摆动,甚至起舞,引吭;谈到酣醉地步时,便无所顾忌了,口出粗言也是有的。   “清谈”也有诡辩者。当然,诡辩者需有敏捷的思维和善辩的口才。王苟子和许洵辩论,王苟子不得胜,而反过来,“许复执王理,王执许理”(实为交换命题),王苟子还是告败。可见许洵的诡辩何其机巧。

回答3:

1、“清谈”是魏晋时,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玄学问题析理问难,反复辩论的文化现象。

2、简介

  魏晋名士以清谈为主要方式,针对本和末、有和无、动和静、一和多、体和用、言和意、自然和名教的诸多具有哲学意义的命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清谈的进行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程式,清谈一般都有交谈的对手,藉以引起争辩。争辩或为驳难、或为讨论。在通常情况下,辩论的双方分为主客,人数不限,有时两人,有时三人,甚至更多。谈话的席位称为“谈坐”,谈论的术语称为“谈端”,言论时引经据典称作“谈证”,谈论的语言称为“谈锋”。在清谈的过程中,一方提出自己对主题内容的见解,以树立自己的论点,另一方则通过对话,进行“问难”,推翻对方的结论,同时树立自己的理论。在相互论难的过程中,其他人也可以就着讨论主题发表赞成或反对的意见,称为“谈助”。到讨论结束时,或主客双方协调一致,握手言和,或者各执一辞,互不相让,于是有人出来调停,暂时结束谈论,称为“一番”,以后还可能会有“两番”、“三番”,直至得出结论,取胜一方为胜论,失败的一方为败论。

3、文学解释

  • 亦作“清谭”。

  • 清雅的谈论。

  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二:“清谈同日夕,情盼叙忧勤。” 唐杜甫《送高司直寻封阆州》诗:“清谈慰老夫,开卷得佳句。” 前蜀韦庄《寄从兄遵》诗:“不将高卧邀刘主,自吐清谈护 汉 储。” 清 昭连 《啸亭杂录·尹文端公》:“公清谈干云,而尤长奏对。”

  • 犹清议。

  谈论的内容以对人物、时事的批评为主。《三国志·蜀志·许靖传》:“ 靖 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 晋葛洪《抱朴子·疾谬》:“俗间有戏妇之法……然民间行之日久,莫觉其非,或清谈所不能禁,非峻刑不能止也。”《梁书·沈约传》:“自负高才,昧於荣利,乘时藉世,颇累清谈。”

  • 谓魏晋时期崇尚老庄 ,空谈玄理的风气。

  亦称玄谈。清谈重心集中在有无、本末之辨。始于 三国 魏何晏、夏侯玄、王弼等,至 晋王衍辈而益盛,延及 齐 梁 不衰。 三国 魏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幸有袁生,时步玉趾,樵苏不爨,清谈而已。”《晋书·隐逸传·鲁褒》:“京邑衣冠,疲劳讲肄;厌闻清谈,对之睡寐。” 宋王安石《谢安》诗:“ 谢公 才业自超羣,误长清谈助世纷。”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十四》:“ 魏 晋 清谭之士林, 东汉 礼教节义之士林也。”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东晋 以后,不做文章而流为清谈,由《世说新语》一书里可以看到。”

  • 后世亦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太平天囯洪仁玕《军次实录》:“迄今专以八股六韵,徒事清谈,抛离实事。”沙汀《忆邵荃麟同志》:“有人曾妄言 荃麟同志 喜欢‘清谈’。不!尽管我们谈话不少,他却从未说过空话。”

  • 泛指一般闲谈。

  清沈涛 《<瑟榭丛谈>自序》:“或爨苏清谈,闲话风土。”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诸 桂阳 方外神怪清谭之资,不可阙也。”沙汀《困兽记》十一:“这里主要的消遣是清谈。内容无所不包,上到国家大事,下至某节街上忽然发现了一匹老鼠的残骸。”

4、词语分开解释

  • 清: 清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如清水。

  • 谈: 谈说,对话,如谈天、谈心、谈论、谈话、谈判、谈吐、恳谈、洽谈、漫谈、谈笑风生、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