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森级护卫舰的发展沿革

2025-03-26 22:42:0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挪威皇家海军为了取代从1966~67年服役,并在90年代陆续退役的五艘奥斯陆级护卫舰,在1994年提出了名为SMP 6088的新一代护卫舰需求案,需求量为五艘,概念设计于1997年3月展开。在1998年年底,挪威海军针对此案向全球14家厂商发下邀标书,包括美国英格尔斯与纽波特船厂、法国DCNS、英国BAE 、德国B+V以及西班牙巴赞等。其中,纽波特以该厂的FF-21护卫舰设计(源于80年代末期为以色列建造的萨尔5型护卫舰)为基础提案,长度约125m,而法国DCN则以自用的拉斐特级护卫舰(LaFayette class为基础进行提案。
1999年3月,总共有三个竞争团队通过第一阶段审查,第一是由美国洛马、波音以及西班牙IZAR造船(后改组为纳凡蒂亚Navantia)组成的先进护卫舰销售联盟(AFCON);第二是德国B+V的MEKO 200,第三则是挪威克瓦纳集团(Kvaerner)提议的挪威护卫舰(NORESKORT)方案。最终的竞标结果于2000年2月揭晓,由AFCON联盟的方案获得胜利。AFCON联盟以西班牙F-100宙斯盾护卫舰为基础,发展一系列先进护卫舰,配备配备了美制宙斯盾战斗系统(外销版)与AN/SPY-1无源相控阵雷达,积极抢占新一代中型舰艇市场
售予挪威的此种护卫舰就是此系列的头一种产品。此种护卫舰被挪威皇家海军命名为南森级(Fridjof Nansen class),国际代号为F-85,西班牙则依照挪威赋予首艘南森级的编号称之为F-310。在2000年6月23日,挪威海军与AFCON签署了五艘南森级的建造合约,总值约210亿挪威克朗(依2000年汇率,约合25亿美元),是挪威海军历年来最大的一笔军购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