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外支出和费用(期间费用)都是会计科目中的损益类,从本质上讲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利润的减项,会导致本年利润减少,也就是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但是,会计科目除了记录与核算会计业务外,还有另一个功能,即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会计核算的目的除了向使用者提供信息外,更重要的是管理需要。因此,费用和营业外支出是针对不同内容的会计业务而使用的。
营业外支出,专门用于核算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如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损失、债务重组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管理费用是专门用于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科目,包括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
销售费用是专门用于核算企业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科目,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等经营费用。
营业外支出和费用的区别如下:
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主要在于含义和科目核算的内容不同。
一、营业外支出和管理费用含义各不同。
营业外支出含义: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固定资产清理所发生的损失。
管理费用含义:管理费用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二、营业外支出和管理费用所属会计科目设置各不同。
营业外支出属于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固定资产盘亏,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固定资产盘亏),贷记"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
管理费用属于核算公司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三、营业外支出和管理费用所属会计科目处理各不同。
企业应设置"营业外支出"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管理费用是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董事会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等。设计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构成,按费用类别及部门设置明细账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对营业外支出的定义: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盘亏损失、罚款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小企业会计准则》对营业外支出的定义:0第七十条 营业外支出,是指小企业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出。
00小企业的营业外支出包括: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非流动资产处臵净损失,坏账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债券投资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捐赠支出,赞助支出等。
00通常,小企业的营业外支出应当在发生时按照其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