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先问一下,那古董你拿着没有,如果没有,凭什么可以相信那人会把古董卖了以后,把钱分给你。第二,如果你拿着古董,你凭什么要分给那人钱,是你地里的东西,他只是预测了一下而已。同时,凡是地里挖出来的古董,都属于国家所有,私人是不能私自买卖的。
这个骗局实在太离谱了。
您的问题,地里有东东的,要说这东西是他先放进去的,说土地很结实,没人动过手脚,他费很大力气才挖出来,而且看东西以及包装确实有类似古董的样子,具体是不是真品古董,补充图片或者链接看看就知道!
想那土地象原来一样硬实的话,肯定是早有预谋,十天半月前就已埋进去了。至于说古董在你地里出的你跑不了关系,那更是荒诞无稽,这又不是古墓!这是个骗局无疑了,叫他过来然后报警吧。
蓄谋已久的骗局,劝您不要上当。
实际案例
吴大爷平时爱好收藏古玩玉器。周六上午,他晨练返家途中经过一家银行,发现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坐在门口,面前摆着一个乌龟模样的玉器。老头旁边还围着四名男子和两名女子,都在四十岁左右,穿戴很普通。老头说的外地话,他面露难色地跟这些人讲,自己家里有病人急需用钱,所以才忍痛割爱把这件祖传的宝贝3 000元贱卖。
围观的一名女子表现出很感兴趣,恨不得分分钟赶回家拿钱,但马上又抱怨住得太远。这时,最打眼的秃顶男子站出来自称是某大学的老师,用很内行的口气说:“这是明代的古董,绝对是好东西,肯定值钱。”
吴大爷走近一瞧,那件玉龟有脸盆大小,龟身上的纹理规整清晰,乌龟的头部、尾部和颈部镶嵌着4块玉质鹅卵石,龟背顶着一个寿桃,几个古代装束的人合围抱着这个寿桃,龟壳上还有个“长寿”的“长”字,所有的形象都栩栩如生。吴大爷当时脑袋就懵了,只想着赶快去拿钱,不能被别人捡漏。
吴大爷随即到附近的银行ATM机上取了3 000元钱,满心欢喜地把宝贝抱回家。进家门后他有点儿不放心,用火烧了下玉龟上面的寿桃,惊讶地发现被烧的地方颜色变白了,然后用铁皮刮了刮,居然有粉末掉下来。
气愤的吴大爷再去找这伙人,哪还有他们的踪影。
受骗案例
王某跟村里的几个老乡在某工地上做架子工,一日王某同几位工友出来吃饭,走在路上看到一名头戴安全帽的二十多岁的小伙拿着一个显得很旧的玉乌龟向路人兜售。不少过往市民围观,有的拿起“古董”仔细观察,也有的干脆和卖“古董”
的小伙谈起了价钱。
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万某过去凑热闹。小伙子神秘地说,自己是甘肃天水人,目前在某工地打工,这个“古董”是从省城一处工地上挖出来的。小伙子说,这件“古董”值多少钱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收500元,希望识货的人能买走。王某一听工地上挖出来的应该不会有假,再看看古董外形为乌龟样,外表光洁如玉,绿中泛白,底部还刻有印章,背部有小乌龟、人物雕像,还托着一个大桃子。乌龟身上沾满了泥土。乌龟长约二十厘米,高约十厘米,重约五千克多。王某以为自己真的遇到了个宝贝,就跟小伙子讨价还价起来,最后已450元的价格达成共识。在王某满心欢喜地拿着宝贝回到工地后,工友对买回来的宝贝提出了质疑,王某不信邪就拿着东西到古董鉴定中心进行鉴定,经鉴定后得出结论,这就是一个现代的石刻,王某这时才觉得自己贪小便宜吃了亏。
诱惑分析
该骗局得以成功的原因:
1. 相同的身份,让你放松警惕;2.围观群众的讨论,让你信以为真;3.贪小便宜。
案例警示:
骗子往往家里急用钱,以低价变卖为借口,在一些集市或者公园附近等待目标上钩。由于该类骗局皆为组团行为,一般都会有多人扮演不同角色,分工明确,由于受害群体多为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工,或者爱好古董收藏的老年朋友。极易被蛊惑,而一时放松警惕。
随着造假技术越来越高明,区分古董的真假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才能甄别,如果农民朋友或者其他收藏爱好者,想买古董的话,务必要多留个心眼儿谨防上当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