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2025-01-05 03:09:1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生物制剂的疗效令人困惑
重组蛋白和单克隆抗体药物的不断涌现,的确给千百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带来了福音,但目前不少生物制剂的疗效与治疗的理想目标仍然有一定差距。据统计,接受TNF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约有60%未达到“真实的临床应答”水平。多伦多大学的Keystone博士将“真实”定义为符合ACR50标准,即肿胀、触痛关节计数和其他疾病严重度的客观量度减少50%。除许多患者在初次治疗时对TNF抑制剂不应答外,还存在二次治疗失败的问题,平均每年约有10%的患者不得不因此停药。而研究显示,最近获批的名为“abatacept”的药物和利妥昔单抗可用于经缓解病情类抗风湿药(DMARDs)治疗无效的患者。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Strand教授在ACR年会上表示,生物制剂的临床疗效让人捉摸不透。由于它们在动物、体外模型与在人体上的作用机制可能不同,因此其疗效及副作用难以预测。纽约大学、关节病医院的Pincus博士也表达了同样的忧虑:临床试验的结果通常与临床药物应用的表现大相径庭,因此临床试验的结果不一定能应用于临床实践。他举例说,有关DMARDs治疗在进行到一年时,结果可能显示受试生物药物的疗效无显著差异,但将该试验时间延长至5年,各药物的疗效差异则暴露无遗。另外,临床试验对个体的选择条件非常严格,使得个体差异较小,这会影响到对药物临床应用表现的评估,因为入选标准会使95%的初选患者被排除,结果很可能是临床试验对象不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此外,某些临床试验过分关注指标,例如肿胀和触痛关节计数,而忽视了整体生命质量。Pincus博士推荐应用健康评定调查问卷(HAQ),“这只需花费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对于临床实践和临床试验都切实可行”。
尽管如此,Strand博士仍满怀信心地说:“新的生物制剂有望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带来新希望。Belimumab、atacicept、AMG623、B3-FCc和BR3-Fc等都处于早期临床试验阶段,其疗效与利妥昔单抗不同。而利妥昔单抗和abatacept是迄今为止被批准用于经TNF抑制剂治疗无效的患者的仅有的两种生物制剂。”多伦多大学的Keystone博士也介绍说,最近由欧洲和加拿大风湿病协会制订的利妥昔单抗临床应用指南指出,该药可在对TNF抑制剂无效患者、B细胞淋巴瘤患者、结缔组织病或自身免疫紊乱患者中应用;乙型肝炎患者属于禁忌人群,因为利妥昔单抗可增加乙型肝炎病毒活性。利妥昔单抗的初次治疗时间不应少于16周,患者初次治疗有效但随后恶化或疾病活动度未改善可被认为是复发。
▲新生物制剂研究值得期待
抗TNF-α药物的出现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重大进展。来自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ACR年会上介绍的聚乙二醇化人TNF-α单克隆抗体Fab片段塞妥珠单抗(certolizumab pegol)的两项III期临床试验表明,塞妥珠单抗与标准剂量(每周至少10毫克)的甲氨蝶呤联用,可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触痛和肿胀症状显著改善,同时疾病的进程也会延缓。其中一项名为“类风湿关节炎PID1”试验的结果显示,根据ACR50标准,近40%接受塞妥珠单抗+标准剂量的甲氨蝶呤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获得改善,而安慰剂+标准剂量甲氨蝶呤组的这一比例仅为7.6%,具有显著性差异。类风湿关节炎PID2试验则通过X射线衡量关节的破坏程度。其结果显示,塞妥珠单抗+标准剂量甲氨蝶呤比单用甲氨蝶呤能更有效地阻止类风湿关节炎的进展。据该医学中心的Heijde博士报道,塞妥珠单抗在人群中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包括轻微的高血压和背部疼痛。但是,与安慰剂相比,塞妥珠单抗可稍微增加感染和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他们下一步的研究将专注于塞妥珠单抗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疗效。以往有许多试验表明,应用抗TNF-α药物越早,则长期疗效越佳。
Heijde博士还介绍说,单克隆抗体家族中的后起之秀——denosumab能显著延节炎患者骨侵蚀的进程。研究表明,densoumab可靶向作用于人核因子活化因子受体配体(RANKL),一年两次皮下注射给药即可。遗憾的是,该药对骨间隙狭窄或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症状的疗效并不显著。Densoumab的主要适应证是骨质疏松症,目前处于临床试验的后期阶段。其对RANKL的亲和力非常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表明,denosumab与安慰剂一样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由于类风湿关节炎是诱发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denosumab无疑可以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既可以延缓骨质丢失,又可以预防骨侵蚀。然而,对于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由于densoumab未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因此需联合应用其他抗风湿药物,但联合用药的安全性需要进一步评价。
斯坦福大学开展的两项III期临床试验都证实,一种已经在日本上市的、被用于治疗罕见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的新型白细胞介素-6(IL-6)抑制剂——tocilizumab能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和疾病活动度。一项名为“dubbedTOWARD”的试验显示,采用tocilizumab治疗(剂量为8毫克/千克,治疗24周),38%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症状改善达到ACR50标准;另一项名为“OPTION”的试验则表明,44%的患者应答达到ACR50标准。
斯坦福大学的Genovese博士兴奋地说,IL-6的作用非常广泛,包括激活T细胞和破骨细胞,促进B细胞的生长,这些均与类风湿关节炎密切相关。Tocilizumab是一种靶向作用于IL-6受体的单克隆抗体,而目前尚无其他作用于IL-6通路的药物。临床试验表明,tocilizumab对经DMARDs治疗无应答的患者有效。
维也纳医科大学的Smolen博士说,依靠目前已有的治疗手段,仍然有超过5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未达到50%的改善水平。健康评估问卷(HAQ)和36-整体健康调查问卷(SF-36)调查均提示,tocilizumab能有效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两项试验证实,tocilizumab改善疲劳症状的功效是安慰剂的两倍。但放射照相数据表明,tocilizumab对关节损伤无效。由于IL-6参与炎症的各个环节,因此除类风湿关节炎外,tocilizumab还可能对其他炎症性疾病有效。

回答2: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急慢性炎症,是一种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可因外感风寒湿邪,合而为病入络,流注关节阻遏气血,风邪水湿乘虚而入,侵犯郁于筋脉,留于关节而成,或因少年气盛,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而引起,它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以成人为多见,受累关节以大关节为主。开始侵及下肢关节,膝和踝关节最为常见。
关节炎主要表现为游走性、对称性、复发性。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关节,常对称累及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关节功能多因肿痛而活动受限,有时关节腔伴有渗出液。部分病人几个关节同时受累。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多有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或不典型的风湿热病史。主要表现:关节多为酸痛,呈游走性窜痛或限于一两个关节轻度肿痛,关节功能因疼痛轻度受限。如累及膝关节则行走、上下楼及蹲站时困难。呈反复发作,遇天气变化(刮风、下雨、阴天)时加重。
治疗可用黄花铁线莲捣烂外敷于患处20分钟对风湿关节炎效果明显
不懂可咨询我们。

回答3:

你好,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有游走性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晚期则表现为关节僵硬和畸形,功能丧失,导致残疾.若不能及时控制或治愈,终钭导致残废.类风湿在没有变形之前是完全 可以治愈的,如果变形就只能控制不发展. 治疗用中医追风舒筋疗法就可以经济实惠,不要用西药,副作用太大,不要用冷水,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好心情.

回答4:

这个我算是深有体会,我就是前期走了不少弯路,花了很多钱但是用的生物制剂疗效都不算好....后来学医的朋友让我去做个药物基因组检测,才知道自己用哪个药最好。我还怪他怎么不早给我推荐的(笑)。现在病情还算稳定,少受了不少罪。真的感谢科技发展啊,用药指导对我们这些病患来说真的很重要。

回答5:

2019年版本的医保目录将主要用于治疗风湿免疫科疾病的托珠单抗、戈利木单抗被纳入其中,说明国家医疗保健事业对慢病治疗(如类风湿关节炎等)越来越重视。
最近,又一喜讯传来:中国首款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正式获批,我国广大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治疗药物又有了新选择。
不过,随着生物药的广泛应用,药物使用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更应引起重视。
这些在中国上市时间较短的生物药,由于临床数据积累不足而导致低效用药的情况在所难免。运用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基因检测技术,评估患者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能力,将帮助医生在给患者开具治疗处方时最大程度地避免药效不足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