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差别
1、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结构(BCT);
马氏体的三维组织形态通常有片状(plate)或者板条状(lath),片状马氏体在金相观察中(二维)通常表现为针状(needle-shaped),板条状马氏体在金相观察中为细长的条状或板状;
2、贝氏体组织形态极为复杂;分上贝氏体、下贝氏体;
上贝氏体是在贝氏体转变温度区的上部(Bs~鼻温) 形成的,形貌各异,有羽毛状贝氏体、无碳贝氏体、粒状贝氏体等;
下贝氏体组织中也有无碳贝氏体和有碳贝氏体;
在高碳钢和高合金铬钼钢中易获得有碳化物贝氏体组织,在含有Si元素较多的钢中,其下贝氏体为无碳贝氏体;下贝氏体是在贝氏体相变温度区的下部( 贝氏体C曲线“鼻温”以下) 形成的;
呈条片状,或竹叶状,片间互相呈交角相遇;
3、珠光体其形态为铁素体薄层和渗碳体薄层交替叠压的层状复相物,也称片状珠光体;在球化退火条件下,珠光体中的渗碳体也可呈粒状,这样的珠光体称为粒状珠光体;
二、性能差别
1、马氏体机械性能的显著特点是具有高硬度和高强度。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马氏体的含碳质量分数。马氏体的硬度随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升高,当含碳质量分数达到0.6%时,淬火钢硬度接近最大值,含碳质量分数进一步增加;
板条状马氏体不但具有很高的强度而且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同时还具有低的脆性转变温度,其缺口敏感性和过载敏感性都较低;
2、贝氏体在低温处理后,由于奥氏体在较低温度时强度逐渐增加和转变过程中自由能的变化使得生成的贝氏体铁素体板条只有30~65nm厚;
贝氏体铁素体中有多达0.3%的碳含量,随温度的不同,应力强度、抗拉强度、断裂韧性以及伸长率发生变化。应力强度高于1.2GPa,抗拉强度为1.77~2.2GPa,随着强度的增加,断裂韧性和伸长率有所下降;
3、珠光体的性能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强韧性较好。其抗拉强度为750 ~900MPa,180 ~280HBS,伸长率为20 ~25%,冲击功为24 ~32J。
力学性能介于铁素体与渗碳体之间,强度较高,硬度适中,塑性和韧性较好σb=770MPa,180HBS,δ=20%~35%,AKU=24~32J);
珠光体的机械性能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强度、硬度适中,并不脆,这是因为珠光体中的渗碳体量比铁素体量少得多的缘故。
扩展资料:
马氏体不锈钢:
马氏体不锈钢是一类可以通过热处理(淬火、回火)对其性能进行调整的不锈钢,通俗地讲,是一类可硬化的不锈钢。
这种特性决定了这类钢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在平衡相图中必须有奥氏体相区存在,在该区域温度范围内进行长时间加热,使碳化物固溶到钢中之后,进行淬火形成马氏体,也就是化学成分必须控制在γ或γ+α相区;
二是要使合金形成耐腐蚀和氧化的钝化膜,铬含量必须在10.5%以上。
按合金元素的差别,可分为马氏体铬不锈钢和马氏体铬镍不锈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氏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贝氏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珠光体
马氏体(M)是碳溶于α-Fe的过饱和的固溶体,是奥氏体通过无扩散型相变转变成的亚稳定相。板条状马氏体是低碳钢、马氏体时效钢、不锈钢等铁系合金的典型组织。片状马氏体则常见于高,中碳钢;高的强度和硬度是马氏体的主要特征之一,同时,片状马氏体脆性也比较高。
贝氏体是钢中过冷奥氏体的中温(Ms~550℃)转变产物,α-Fe和Fe3C 的复相组织。温度偏高区域转变产物叫上贝氏体,外观形貌似羽毛状,冲击韧性较差。偏低温度区域转变产物叫下贝氏体(Ms~350℃)。其冲击韧性较好。
珠光体是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所形成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共析体。其有珍珠般的光泽。其形态为铁素体薄层和渗碳体薄层交替重叠的层状复相物,也称片状珠光体。强韧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