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你对人力资源的理解?

2024-12-29 13:24:2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们的总和。

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技能。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六大模块
企业应该对人力资源按照下列原则进行管理:
1、系统优化原则。
人力资源系统经过组织、协调、运行、控制,使其整体获得最优绩效的准则
2、能级对应原则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根据人的能力安排工作、岗位和职位,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3、激励强化的原则
激发员工动机,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强化期望行为,从而显著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4、弹性冗余原则
弹性一般都有一个“弹性度”,超过这个“度”,弹性就要丧失。
人力源管理也是一样。职工的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作定额都有一定的“度”,任何超过这个“度”的管理,会使员工身心交瘁,疲惫不堪,精神萎靡。
弹性冗余原则强调在充分发挥和调动人力资源的能力、动力、潜力的基础上,主张松紧合理、张弛有度,使人们更有效、更健康地开展工作。
PS:2016年12月11日,央视新闻报道称,过度加班又是导致过劳死的首要原因。有资料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5、互补增值原则
互补增值原则是指充分发挥每个个体的优势,采用协调与优化的办法,扬长避短,使人力资源管理功能达到最优。
互补的形式有:知识互补、能力互补、性格互补、技能互补等。
6、公平竞争的原则
竞争各方遵循相同的规则,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考核、晋升和奖励的竞争方式,目的是培养和激发人的进取心、毅力和创新精神,使人们全面施展自己的才能,达到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做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是第一步。
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组织发展战略和目标的要求,从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科学地分析、预测组织内、外环境变化中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状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确保在组织未来发展的各个阶段获得人才,并使组织和个人得到长期的利益。
把握以下6点:
1)人力资源规划是在组织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的一个子系统,是为组织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的。因此人力资源必须以组织的最高战略为目标。
2)必须充分考虑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要对动态变化进行预测和分析。
3)对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预测要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组织对人力资源需求,数量只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保证质量,也就是说供给和需求不仅要从数量上平衡,还要从结构上匹配,而后者往往显得更为重要。
4)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只有制定出正确、清晰、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的需求得到满足。
5)确保人力资源与组织未来发展各个阶段的动态需求。人力资源供求平衡问题是人力资源规划应解决的核心问题。
包括: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供给预测、人员的内部流动预测、社会人力资源供给状况分析、人力资源流动的损益分析等等。
6)使组织和个人得到长期的利益。

回答2:

对于人力资源麻!就是:中国目前在世界上是一个人口的超级大国!人口的数量已经成为人力负担了!但是,如果能很好的利用这人口的话,人口负担就可以转化成人力资源了。关于人力资源:人——职匹配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性,而某些特定职业需要具有特定能力模式及人格模式的人来任职。根据工作的特点及人的特性,把合适的人安置到合适的职位上,达到这个目标就完成了人-职匹配。

一方面,这要求我们做好工作分析,工作分析要对工作的性质、环境、责任以及工作人员的条件进行系统分析,明确回答“什么样的工作”和“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确定招聘和选拔的标准,有了明确而具有可操作的标准,就可以运用各种方法去进行人-职匹配。

另一方面,这要求我们能够准确地辨别人的特性。人的特性(能力与人格等)是可以测量的,运用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验、面试、评价中心技术等方法对人的特性作出评价,能够有效提高人——职匹配的效果,降低成本。当然,前提是选对合适的评价方法和相应的工具。

给我分哦!!!我打了那么多字,我是专业人士

回答3:

我觉得说怎么多都没有什么用.因为
这个概念想必你都看过了.但是如何理解.
人力资源很抽象,以我理解.每一家公司都有
人力资源部.因为每一个人进入企业都要经过
人力资源部的审查,就是说人力资源是一个人.
能否担任一个公司的一个职位,就是代表这个人
是否有这方面的能力.如果说人力资源就是一种资源
的话,那么就是他可以为一个企业能创造的价值.
我就理解这么多.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