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作学习学会参与为主题的班会

2024-12-29 14:04:1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国家督学、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研究员张志勇指出:有大德才有大智。“教会学生做人”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要务。教师的教学之路并不都是从知识走向知识,从学科走向学科的。从道德走向知识、走向学科,可能是更有效的教育之路。

  ——题记

  宁阳金桥学校创建于新世纪之初。五年来,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定不移地走教育创新之路,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中考成绩连创新高,2005年上线258人,重点高中首批上线率高达44%;中考六科全县第一,一科第二,一科第三,八个教研组被评为县先进教研组。学校先后被县教育局评为“教学成绩优胜单位”、“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和“宁阳县师道建设十佳先进集体”。学校招生年年爆满,2003年招生计划240人,报名超过400人;2004年,计划招生450人,报名1200余人;2005年,全县处于生源低谷,计划招生400人,实际招收684人。

  一所仅有五年办学历史的学校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我们的回答是:得益于“五个一”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实践,即:

  坚定一种育人信念,即“德育为首、做人第一”的育人信念;

  落实一种教育理念,即“教育就是服务”的教育理念;

  坚持一项办学原则,即“以德办学”的办学原则;

  实施一种发展策略,即“改革创新发展学校”的发展策略。

  追求一个办学目标,即“创办教育品牌学校”的办学目标。

  我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做人第一”的办学理念,提出了“荣辱是人生成长的航标,责任是人生发展的动力,习惯是人生成功的基础,知识是人生贡献的力量”的教育观点。坚持从道德走向知识,让知识与智慧同步生成,抓德育就是抓质量的德育指导思想。积极地进行德育改革创新,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从道德走向知识、走向学科的教育之路。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我校新道德教育的历程,那就是“三全四抓五有”的实践探索,即: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化;抓规范、抓活动、抓体验、抓评价;人人有责任、个个好习惯、时时讲文明、处处有关爱、天天有进步。

  理念: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德育的一大任务是“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初中阶段是人生发展、人格品德修养、社会公德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做人教育的重要时期。在教育的过程中,错过育人的关键时期,将会对学生的终生发展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

  然而,从学校德育现状看,德育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大的问题极为突出,德育内容“远、大、虚、空”,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学生的做人根本;在德育方式上重说教灌输,轻学生主体实践,轻学生体验感悟,违反了德育教育规律。金桥学校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有本地的,还有新疆的、海南的、东北的,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导致学生个性千差万别;学生大多家庭相对富裕,学习基础差,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难于管理,更给学校育人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鉴于此,金桥学校把育人质量放在教育的第一位,确立了“德育为首、做人第一”的育人理念和“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求学”的校训,教育学生首先要做一个积极向上、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关爱集体、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人。围绕这一办学目标,学校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地实施新道德教育,形成了以养成教育为基础,养成教育、责任教育、爱心教育、诚信教育和自信教育“五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新体系,为学校育人工作提供了理念引领和实践指导。

  (一)立足全过程,构建道德教育的新序列

  德育是系统工程,德育的成果绝非一日之功。要落实德育目标,必须将道德教育贯穿于学生生活的每一时段,贯穿于学生初中生活的全过程。基于此,学校按照“整体规划、分段实施”的思路,制订了新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实施内容,构建了以养成教育抓学生的习惯培养,以责任教育抓学生的思想教育,以爱心教育抓学生的人际交往,以诚信教育抓学生的诚信品质培养,以自信教育抓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德育教育系列(如下表)。

  序号

  系列名称

  主题

  教育内容及实施特征

  实施目标

  实施年级

  一

  养成教育

  养成良好习惯

  奠基幸福人生

  对学生进行八个方面的习惯养成教育。

  以过程性评价为重点,抓做人基础的教育。

  校园人人好习惯

  初一年级上学期

  二

  责任教育

  责任重于泰山

  行动始于今天

  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教育。

  以人生责任内容及责任行为培养为重点,抓做人动力的教育。

  校园人人重责任

  初一年级下学期

  三

  爱心教育

  携文明同行

  建和谐校园

  对学生进行以文明及“爱心”为基础的人际关系教育。

  以“五个一”的活动为载体,抓做人交往的教育。

  校园处处有关爱

  初二年级上学期

  四

  诚信教育

  做诚信人

  办诚信事

  对学生进行诚信品质的培养。

  以“我的承诺”活动为载体,抓做人根本的教育

  校园处处见真情

  初二年级下学期

  五

  自信教育

  我自信

  我成功

  对学生进行自信心的培养。

  以“我的理想”活动为载体,抓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金桥学生人人行

  初三年级上学期

  初中一年级上学期,以养成教育为主题,从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抓起,实施德育;下学期,以责任教育为主题,在养成教育初见成效的同时,以培养责任意识、强化责任行为、体验责任情感为目标,深化德育的思想教育。初中二年级上学期,以爱心教育为主题,开展“五个一”活动(一张笑脸、一句感谢、一句道歉、一句问好、一句鼓励),以“关爱他人,我的责任”为引导,从基础做起培养文明习惯,构建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疏通德育的多种教育渠道;下学期,以诚信教育为主题,开展“我的承诺”活动,通过学生日常的承诺,感受人生“以诚为本”的重大价值,深化新道德教育,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初中三年级,以自信教育为主题,开展“我的理想”活动,教育学生“天生我才必有用”,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基础,相信自己能做好,发展自己的个性,不做不切实际的幻想,以德育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减轻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整个初中德育的过程,始终坚持“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求学”的德育要求。

  (二)立足全方位,构建道德教育的新平台

  道德来源于生活,也必将回归于生活。这就决定了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教育。由此,我们充分挖掘当前社会生活中现实的各种德育资源,全方位地实施德育,构建了道德教育的新平台。

  其一,在日常生活中实施德育。通过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进行突显主题的教室、公寓、餐厅文化建设;进行文明宿舍、文明餐桌、优秀合作小组、养成教育好少年、文明礼仪标兵等一系列的评比活动;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如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汇报表演、跑操比赛、校园中英文短剧大赛、艺术节、文艺联欢、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学校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展示自己的良好习惯与负责精神、自信乐观的精神状态,践行道德要求。

  其二,在课堂学习中实施德育。朱小蔓教授指出:“道德存在于关系中,是人面临一种境遇、一种真实的关系时的选择。……最终还是表现在关系上,表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操作对象发生的关系中。”我校通过实施以凸显生命活力的“自主学习、合作共建”的课堂教学改革,促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建立自信的支点,在探究的成功中增强自信心,在课堂学习中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学习中践行道德要求。

  其三,在家庭生活中实施德育。学校通过开展家校联合活动落实新道德教育。每次学生回家,都要带一份学生在家行为习惯的要求和评价标准,由家长进行监督和评价,返校时交给班主任;同时创办《家校导报》,指导家庭教育,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联系,促使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践行道德要求。

  其四,在社会活动中实施德育。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是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每次寒暑假,学校都会设计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宣传母校、专项调查等,返校后进行评比,使学生在具体的社会活动中,践行道德要求,增强道德体验,生成道德智慧。

  (三)立足全员化,构建道德教育的新主体

  要确保德育的实效,必须变“教师为主”为“学生为主”,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全员参与道德教育新机制,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基于这一认识,学校建立了以领导干部为主的新道德教育决策队伍,建立了以政教处政教员为主的新道德常规检查、评价队伍,建立了以生活指导教师为主的日常生活指导、监督和评价队伍,建立了以班主任为主的德育教育队伍,建立了专任教师为主的学习指导、监督和评价队伍,建立了以家长为主的社会监督和评价队伍,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相互监督、主体评价”队伍,从而形成了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学生、教师、家长、学校及社会全员参与,学校教育、家长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机制,创建了学校道德教育良好的大环境。

  实践:抓规范、抓活动、抓体验、抓评价

  抓规范保障,抓活动落实,抓主体体验,抓评价推动,这是我校几年来新道德教育实践行之有效的措施,也是我们常抓不懈的实践探索。

  (一) 抓规范,重建章立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开展新道德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做人品质,必须以建立行之有效的道德规范为前提保证。为此,我们从建章立制入手,制定了《金桥学校学生一日常规》、《金桥学校班主任一日工作规程》、《金桥学校养成教育常规要求》、《养成教育日常行为习惯评价标准》、《金桥学校学生学习习惯评价标准》、《金桥学校学生养成教育自评量表》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评价标准。新规范从习惯、责任、爱心、自信和诚信五个方面明确了金桥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德规范,从学习到日常生活,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家长,涵盖了初中生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确保了学校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养成教育是我校新道德教育的主抓手。我们认为初中阶段的德育,不应仅仅满足于学校或教师的说教,不应仅仅实施理性的灌输,而应以实实在在的行为教育为抓手,实现德育的目标。同时,只有把德育的品德修养目标和养成教育的行为培养目标,与教育评价的标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实施德育和养成教育。基于此,学校提出了“获取知识财富和养成良好习惯都是人生成功基石”的教育理念,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制定了《金桥学校一日常规检查评价标准》、《金桥学校学生宿舍、餐厅检查评价标准》、《金桥学校学习习惯检查评价标准》、《金桥学校生活习惯自我评价标准》、《金桥学校学习习惯自我评价标准》。这些标准从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守纪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仪习惯、人际交往习惯、集体活动习惯、体育活动习惯等八个方面明确了养成教育的培养内容,并建立了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班主任评、政教处评、教学处评等相对应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办法,对规范学生的行为发挥了引导作用,也避免了班主任在教育上的不全面性和随意性,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养成教育规范,凸显了学校的育人特色。

  “责任教育”是学校新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将“责任教育”落在实处,学校出台了《金桥学校关于在学生中实施“责任教育”的意见》、《金桥学校关于开展“责任重于泰山,行动始于今天”主题教育活动月的通知》、《金桥学校关于实行全员责任制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提出了“人生五项责任”的内涵和目标:振兴中华,我的责任。要对国家、对社会负责。爱祖国、爱家乡,振兴中华、建设家乡,是每个金桥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辉煌金桥,我的责任。要对集体负责。要珍惜集体荣誉,维护集体利益,塑造集体形象。要使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校、班级、小组等集体负责。孝敬父母,我的责任。要对父母负责。让父母省心、放心;让父母感到子女长大懂事了;让父母对子女的习惯感到满意、自豪;让父母的心血在自己身上表现出更大的价值;尽力为父母承担家务;尽力不花零用钱;从精神上对父母负责才是最好的负责。关爱他人,我的责任。要对老师、同学、亲友负责。勤劳善良、乐于助人、扶助弱小,对他人讲诚信、讲仁爱、讲礼貌、讲团结,不支持他人的违法犯纪行为,都是对他人负责。学会做人,我的责任。每个金桥学生,都应学会堂堂正正做人。以“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为准则,自立、自信、自强、自尊、自爱;严守纪律,追求上进;对自己的声誉、人格、人生发展负责;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我校提出的五项做人责任,具有宽泛的内涵,学生的日常行为、思想品德、人际交往、习惯养成等等,均在其中。通过责任教育,使学生懂得"为人行事、责任为先"的道理,形成"做人负责任光荣,不负责可耻"的意识;自觉落实责任行为,强化责任情感体验,逐渐形成负责的内驱力和稳定的价值取向。

  此外,在“爱心教育”、“自信教育”、“诚信教育”等方面,学校均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规范,从而将新道德教育纳入了规范化轨道。

  (二)抓活动,重主题教育

  第一,“养成教育”主题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推动养成教育的深入实施是我校成功的教育经验。我们将活动与课程有机结合,编印了《金桥学校学生养成教育一日课程》。晨读是以“新的一天是一个新自我”为主题的宣誓,晚会是以“自信、自律、自强”为主题的班风教育;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月举行一次养成教育演讲会……以此为开端,使养成教育活动走向了系列化:一是每学期初开展“养成教育活动月”活动,根据学校养成教育常规要求,对学生集中进行八大方面教育活动,实现教育内容的系列化。二是根据初中生兴趣广泛而缺乏辨别力的特点,坚持开展每月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如“与文明握手,告别陋习”、“怎样成为大海中的一滴水”、“我为他人做了什么”等,寓养成教育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之中,使教育主题系列化。三是有针对性地开展节日、纪念日的教育活动,如“五一”节“劳动是美”、母亲节“感谢母亲”、国庆节“爱我祖国,做文明中学生”等,将养成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四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不文明行为调查”、“假期中,我成长的经历”等,将养成教育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生活的点滴都蕴涵着教育,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自然生活等都是实施养成教育的载体。如今,“养成教育生活化”已成为学校德育的突出特色。

  第二,“责任教育”主题活动。我校提出的五项做人责任,具有宽泛的内涵,学生的日常行为、思想品德、人际交往、习惯养成等等,均在其中。因此,我校确定了“从行为入手,从细节抓起,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在活动中深化”的实施策略,将“责任教育”与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具体的活动中深化“责任教育”的意义。学校制定了“班级形象建设全员负责制”,先后开展了“宿舍看责任”“餐厅看责任”“课上看责任”“课下看责任”“写字看责任”“两操看责任”“卫生看责任”“集会看责任”“交往看责任”等小主题教育活动,将“责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探索出了现代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在"责任教育"过程中做到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同时利用校会、主题班会、主题宣誓、板报专栏、讨论会、演讲会、征文比赛等形式,努力营造“责任教育”的良好氛围,内化这“五项责任”的内涵,让学生明确自己肩负的五项义不容辞的人生责任,认识到认真负责是做人的一种优秀品德,从而使每个金桥学生树立起对人生“五项责任”高度负责的做人信念。开展各种标兵、进步之星、养成教育好少年等优秀学生的表彰活动,在班内营造“做人负责光荣,不负责可耻”的氛围,确实使学生感受到责任行为后的情感体验。

  第三,“爱心教育”主题活动。本学期第一个月,学校规定为“携文明同行,建和谐校园”的主题教育活动月,召开了誓师大会,制定了活动计划,设计了评价方案,以落实学校提出的“五个一”要求和教师“爱心服务承诺”为载体,积极地开展文明建设活动。学校提出:和谐校园的建设,是对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的强化,是对“关爱他人,我的责任”的落实,是对学校养成教育和责任教育的深化。学校提出了具体的活动要求:一是活动必须在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同时开展,以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二是活动要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养成教育和责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三是活动要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四是活动要把精神文明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五是设立“文明监督岗”,开展“文明行为发现者”活动,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六是开展学生自我教育活动,把文明礼仪习惯评价纳入学生养成教育评价之中。扎扎实实的“爱心教育”,优化了学校育人环境,将新道德教育引向了深入。

  (三) 抓体验,重自我教育。

  “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印象不深,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刻骨铭心”。德育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随着青少年个体性、主体性和自主选择性的明显增强,约束性道德教育在原有的规范灌输形态下,青少年程度不同地表现出负向情绪反应,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逆反心理”,而对于那些对能够诱发其情感体验的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和关系,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渗透和体现着“体验”精神的道德教育是体验者所喜爱的。我校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对各种主题教育内容、各种教育形式都注重进行“体验、感悟和内化”。

  一是在行动实践中体验。通过上面所述的各种道德实践途径,创设丰富的情景,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直觉体验:实施各种“互爱”制度,学习有关报道文章,结合发生在身边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增强学生的想象体验;每天坚持写“养成日记”,让责任教育进课堂,进行各类主题的征文、凡人哲语征集、演讲比赛以及写责任说明书等形式,增强学生的理论思维体验。我校开展责任教育以鲜活的教育案例为切入点,通过开展对英模人物的典型事例和学生身边优秀教师、优秀学生事迹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人生责任感的重大意义,体验强烈责任心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们勇于承担人生责任,并为之而奋斗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自觉履行人生责任的意识。

  二是在文化熏陶中体验。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高雅的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更是一种氛围,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用心经营的教育氛围。要使校园文化的育人、熏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就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并且应随教育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全方位多角度地覆盖学生的视野,多领域向学生渗透,全方位地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浓厚文化的熏陶感染和积极参与的实践体验中健康成长。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室内、走廊、公寓、食堂等空间不断地开展各种学生喜闻乐见、内涵丰富、品味高尚和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校园的每一处角落都育人。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得到了文化的熏陶,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从而使优秀的文化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情操、气质与修养,提升了他们的道德智慧。

  三是自评互评中体验。学校规定每周下午第四节自习为主题班会时间,在主题班会上各班统一开设“德育自评课”。班主任指导学生按“实例引入→温习要求→组内交流→自我打分→总结反思→集体讨论”等步骤,开展自评,在自评中找不足、找差距、定目标、定措施,将学校提出的每一项责任内容和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自评结束后,要求学生将自评课中的体会、认识记入“养成教育日记”。同时,学校还开设了互评课,通过“学规范——互相评价——提建议——写感受——宣读誓言”等步骤,让学生在互评中得到教育,在体验感悟中得到心灵的净化。自评互评这一教育方法的创新,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德育主体,激发了他们的自律意识、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同时自评课也为学生提供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养成了自我教育的习惯,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