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先了解什么是现代诗
2、懂得现代诗的格式及风格
3、多看相关的作品。
4、多写体会
5、自己动手写,交给高手点评。(学好现代诗最好要有个好的导师)
现代诗也叫新诗,相对于古诗而言,现代诗的格律要宽松得多。
古诗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叫古体诗,也叫古风,是格律谨严的今体诗出现之前的诗体,不过在今体诗(也叫近体诗)出现之后,古体诗也有人做。
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特别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现代汉语白话文开始产生,并且影响到诗的创作,一些诗文开始用现代汉语写格律宽松的新体诗歌。新诗只是押大致的韵,分行写作,用现代汉语的词代替古代汉语的词,表现一种“现代意识”。语法上多借用欧化的句法。新诗对现代汉语的完善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新诗的风格多样,有借鉴欧美诗歌的,有借用中国古典意境的,有借用民歌形式的。形成了许多流派。
但是在中国大众眼中,现代诗仍然不能算作是“诗”,人们一般认为只有在唐代格式完成定型的近体诗以及之前的古体诗才是“诗”。
在新诗的内部,代表官方观点的主流诗人认为自己写的诗才是诗,而九月诗派、朦胧诗等诗派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小众地位。
一代伟人兼诗人,尽管在革命理想方面极富浪漫情怀,但在诗创作中却相当保守,终其一生,也没有做过写新诗的尝试。在老一代革命家中,也鲜有新诗写作者。文学家鲁迅,在新诗写作中,只创作过滑稽的新诗,并不像其近体诗创作一样,投入深沉的感情。这也使得新诗始终没有地位。尽管在文学圈子内部,新诗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以后,出现了企图借此染指诺奖的北岛。但主流文化内部,对新诗的态度,始终是不太认同的。
现任总理曾经写过与已故诗人郭小川诗作《望星空》题目相当接近的诗作《仰望星空》,这也许标志着产生了近百年的中国现代诗开始进入主流文化的视野。
在国学大师纷纷辞世之际,旧学的精神开始崩溃之时,新诗也许随着现代汉语的成熟,真正成熟起来。
现代诗不存在什么格式,因为它有一个“自由诗”的别称,这一点,在许多诗人那里有鲜明的体现。
格律严谨的,如翻译过来的莎士比亚的十四行,冯至的十四行,闻一多等人的新月诗。
注重内部结构的如查良诤的诗,九月诗派的诗等,还有大量翻译过来的普希金的、拜伦等人的诗。
最自由的如惠特曼的诗。
有一些诗人注重诗行的排列,如马雅可夫斯基、贺敬之等。
还有一些诗人热衷于实验,把普通的句子随便排一下,称作是诗,如赵丽华之流。
你可以看一看诗歌的理论,这样就会更明确一些。
其他我发不出去,你看这个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2621485.html?oldq=1
诗是最雅的艺术又是最俗的艺术,为什么会如此?因为诗是很少依赖他人景地事务的,诗是最直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人的思想感情与人的其它心理比与物的特性比更高雅,思想感情在人事物中是最高雅的。直比曲高雅,最直接抒发思想感情比较为直接和间接抒发思想感情更高雅。
诗更多的专注作者自身,这种专注简化单一会深化某些东西,这专一的深化会使自然规律更多的体现。为什么会更多的体现?因为人事物都离不开自然规律,人事物中有自然规律,当文字不散漫不多顾及表面现象只多寻内里的时候,那无时无处不在的自然规律就会多显现出来,自然规律就会更多的限制着文字,从而诗有音乐般起落循环的节奏,有明显的平仄的声,有近音的韵,这是自然规律在文字这信息物质中的体现,文字越专一越合思想样式表达越直接它的自然规律性也就越高。
自然规律有相似之变,自然规律有事物起伏式发展和周而复始的变化,这相似之变,这起伏式发展和周而复始的变化是最为常见的,最为常见的也是最俗的。
俗语最通顺,语言通顺是俗,诗的语言是最通顺的语言,此话可有依据?依据是有的,论语言通顺,它含有声音顺耳内容顺心二个方面,诗的语言象音乐象蝉鸣,诗比其它文体更顺,诗是最直接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它很少受外物表面形式局限,话可这么说也能那么说的程度比其它文体高,语言顺畅容易有,也能更顺畅。
这里单就诗的内容说它是最俗的文体,今人看古诗比古文好懂。一条谚语在未成谚语前是口头相传的,口头相传的谚语大多是对偶句象古诗,谚语是俗语,谚语最象古诗,古诗最象谚语,诗比其他文体更俗,诗可做到更俗,不是每一首诗都是俗的,诗可更俗,世上有比其它文体更俗的诗,比如儿歌民歌歌词,比如打油诗,比如顺口溜。
再说,诗的内容离不开诗的形式,诗的形式上的俗加上诗的内容上的俗,便成诗比其它文体更俗,诗是最俗的艺术,诗是最雅的艺术又是最俗的艺术。
写诗要雅俗相兼,雅,说出自己最好最高的情思,俗能更好的回应自然规律,力求天人很好的溶为一体。
诗歌是为了表达我们的心声的 用心去写 通俗易懂的 表达真情实感的就是好诗 个人意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