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是谁

2025-02-23 14:39:47
推荐回答(6个)
回答1: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他“天资氵睿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奇技伟艺,磊落焕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圆周率虽稍有误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他的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张衡年谱

  �
  张衡,字平子,世为南阳著姓。祖父堪,字君游,少治《梁丘易》,光武时,为蜀郡太守,拜骑都尉,后拜渔阳太守,卒后妻子贫困。衡父无闻。�

  公元78年(东汉章帝建初三年)——1岁张衡生于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夏村)其好友崔瑗生,与衡同年。�
  79年(章帝建初四年)——2岁�马融生(79——166)。班固编成《白虎通义》。�
  80年(章帝建初五年)——3岁�马严徵拜大中大夫,迁将作大匠。�
  81年(章帝建初六年)——4岁�五符或生是年�。六月鲍昱卒。
  82年(章帝建初七年)——5岁 班固《汉书》成。�
  83年(章帝建初八年)——6岁�诏诸儒从贾逵受《左氏》、《谷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郑众卒。�
  84年(章帝元和元年)——7岁 荀淑生(84——149)。�八月章帝东巡狩至沛,使祠桓谭冢。�
  85年(章帝元和二年)——8岁 二月诏颁编诉,李梵等所作《四分历》。
  86年(章帝元和三年)——9岁�
  87年(章帝章和元年)——10岁
  88年(章帝章和二年)——11岁�
  89年(和帝永元元年)——12岁�七月窦宪大破北匈奴,勒铭燕然山。�鲍德居黄门侍郎。�陈宠出为太山太守。�
  90年(和帝永元二年)——13岁�《论衡》的作者王充卒。�班超击破月氏。�
  91年(和帝永元三年)——14岁 胡广生。�贾逵为左中郎将。�
  92年四月十八日京师地震。�六月十九日郡国十三地震。�陈宠为大司农。�崔瑗之父崔马因卒。�
  93年(和帝永元五年)——16岁李固生(93——146)。�
  94年(和帝永元六年)——17岁�当在三辅?�九月吕盖为光禄勋。�陈宠迁廷尉。
  95年 18岁 游三辅,作《温泉赋》。�入京师,观太字,遂通《五经》,贯《六艺》。 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崔瑗至京师。�九月二十五日京师地震。
  � 96年(和帝永元八年)——19岁�当在京师2年。�结识马融、王符、窦章、崔瑗。�作《七辩》。始草《二京赋》。�
  97年(和帝永元九年) ——20岁当在京师3年。�徐稚生(97——168)。�光禄勋吕盖为司徒。�三月初十陇西地震。�上方令蔡伦监作秘剑。�班超在西域派甘英访问大秦(罗马),被安息所阻。�
  98年(和帝永元十年)——21岁�当在京师4年。 马严卒(17——98)。�
  99年(和帝永元十一年)——22岁�当在京师5年。作《定情赋》。�
  100年(和帝永元十二年)——23岁�鲍德为南阳太守,衡为鲍德主簿。�作《同声歌》。�吕盖奏劾张酉甫。�许慎作《说文解字》。
  101年(和帝永元十三年)——24岁�为鲍德主簿2年。作《扇赋》。�司徒吕盖罢。�
  102年(和帝永元十四年)——25岁�当为鲍德主簿3年。�司徒吕盖卒,作《司徒吕公诔》。
  103年(和帝永元十五年)——26岁�当为鲍德主簿4年。作《绶笥铭》。�九月和帝南巡,至云梦。�
  104年(和帝永元十六年)——27岁�当为鲍德主簿5年。十月,陈宠拜司空。�陈实生(104——187)年84岁。�以兖、豫、徐、冀四州连年多雨伤稼,禁沽酒。
  105年(和帝元兴元年)——28岁�当为鲍德主簿6年。宦官尚方令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蔡候纸”。�五月二十一日扶风雍地震。�十二月和帝崩,幼子隆仅百日,继位为殇帝。�
  106年(殇帝延平元年)——29岁�当为鲍德主簿7年。�四月司空陈宠卒。�作《司空陈公诔》。�夏,郡国三十七雨水;秋、冬又多处大水。�罢鱼龙曼延戏。�八月殇帝死,立清河王之子刘祜为安帝。�
  107年(安帝永初元年)——30岁�当为鲍德主簿8年。�作《二京赋》。作《南阳文学儒林书赞》。�是年郡国十八地震。�
  108年(安帝永初二年)——31岁�当为鲍德主簿9年。�南阳太守鲍德拜大司农,衡回籍读书。�是年,京师及郡国四十大水、大风、雨雹。�郡国十二地震。�十一月邓骘拜大将军。�邓骘召马融为舍人,融不就。�
  109年(安帝永初三年)——32岁�当在家读书2年。�大将军邓骘累召,不应。�扶风窦章避羌乱,家于外黄。�李膺生。
  110年(安帝永初四年)——33岁�,积累学识。�刘珍请衡参论东观,不果。作《南都赋》。�马融应邓骘召,拜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三月初九郡国四地震。九月初三益卅郡地震。�
  111年(安帝永初五年)——34岁 当在家读书末年。 拜郎中。�研究《太玄》。�有《与崔瑗书》。作《太玄注》。作《玄图》。 大司农鲍德卒,衡作《大司农鲍德诔》。�正月初七郡国十地震。�
  112年(安帝永初六年)——35岁�居郎中2年。�同刘珍参议汉家礼仪,未定而迁。�
  113年(安帝永初七年)——36岁�居郎中3年。�
  114年(安帝元初五年)——37岁 奉孝廉,迁尚书侍郎。研究天文、阴阳、历、算。为《黄帝飞鸟历》。正月诏禀三辅并、凉六郡流冗贫人。六月二十八日河东地陷。是年郡国十五地震。
  115年(安帝元初二年)——38岁 再迁太史令。作地形图,为后汉六画家之首。河南及郡国十九蝗,时蝗灾已连续七年。十一月初九郡国大地震。
  116年(安帝元初三年)——39岁 居太史令二年。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小浑。马融上《广成颂》。二月郡国十地震。
  117年(安帝元初四年)——40岁�居太史令3年。�造浑天仪。以漏水转之于室内,与天相应,若合符。�作《浑天仪图注》、《漏水转浑天仪注》。�刘珍等亻谁校《汉家法》。 胡广举孝廉。�是年郡国十三地震。�
  118年(安帝元初五年)——41岁�居太史令4年。�著《灵宪》,作《灵宪图》。�是年郡国十四地震。�
  119年(安帝元初六年)——42岁�居太史令5年。�著《算罔论》。�十二月初一,日有食之,郡国八地震。�
  120年(安帝永宁元年)——43岁�居太史令6年。�刘珍、刘马余受诏作建武以来《名臣传》。�崔瑗辟度辽将军邓遵府。�是年京师及郡国三十三大水,郡国二十三地震。�
  121年(安帝建光元年)——44岁�为太史令,转公车司马令。�有《与特进书》。�是年五月特进邓骘自杀。�五月崔瑗自邓遵府免归。�是年九月二十日许冲上《说文解字表》。各上封事陈得失。遣光禄大夫案行,赐死者钱,人2千。除今年田租。其被灾甚者,勿收口赋。�
  122年(安帝延光元年)——45岁�居公车司马令2年。�黄宪卒。�九月初七郡国二十七地震。
  123年 (安帝延光二年)----46岁居公车司马令3年同周兴议历。�崔瑗辟车骑将军闫显府。�以杨震为太尉。�
  124年(安帝延光三年)——47岁�居公车司马令4年。�二月从安帝东巡狩,祠孔子。衡作《东巡诰》。�作《舞赋》。�作《羽猎赋》。�马融上《东巡颂》。�崔瑗为安帝废太子事说陈禅。�
  125年(安帝延光四年)——48岁�居公车司马令5年。�三月朔日蚀,有《日蚀上表》。��十一月初四京师及郡国十六地震。�
  126年(顺帝永建元年)——49岁�居公车司马令末年。复转为太史令。�为去冬大疫上顺帝封事。�作《应间》。�李�因天变上书顺帝。�十一月初四京师、郡国十八地震。�
  127年(顺帝永建二年)——50岁�复居太史令2年。�作《鸿赋》。�七月五日郑玄生(127——200)。�
  128年(顺帝永建三年)——51岁�复居太史令3年。�正月二十五日诏勿收汉阳今年田租、口赋。夏四月初四,遣光禄大夫案行汉阳及河内、魏郡、陈留、东郡、禀贷贫人。�
  129年(顺帝永建四年)——52岁 复居太史令4年。�作《羽猎赋》。�大水,左雄上疏推校灾异。�
  130年(顺帝永建五年)——53岁�复居太史令5年。《上陈事疏》。�马续拜护羌都尉。�
  131年(顺帝永建六年)——54岁�复居太史令6年。�九月缮起太学,凡240房,共1850室。�
  132年(顺帝阳嘉元年)——55岁 复居太史令7年。�七月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作《侯风地动仪图注》。�上《论举贡疏》。
  133年(顺帝阳嘉二年)——56岁�复居太史令8年。�衡作《阳嘉二年京师地震对策》。 尚书令左雄举马融、张衡等,李固对策第一,拜议郎。�上《请禁绝图谶疏》。 迁侍中,上《论贡举疏》。 蔡邕生(133——192)。�
  134年(顺帝阳嘉三年)——57岁�居侍中2年。�上疏请专事东观,收检遗文。并上《表求合正三史》。�条上司马迁,班固所叙与典籍不合者十余事。�
  135年(顺帝阳嘉四年)——58岁�居侍中3年。�作《思玄赋》。著《周官训诂》。 欲补易说彖象,未就。�崔瑗辞大将军梁商辟,岁中举茂才。�商以李固为从事中郎。�十二月三十日(136年2月18日)京师地震。�
  136年(顺帝永和元年)——59岁�居侍中末年,出为河间相。�作《怨篇》。 马续迁度辽

回答2: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他“天资氵睿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奇技伟艺,磊落焕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圆周率虽稍有误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他的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回答3:

张衡,字平子,世为南阳著姓。

回答4:

我们的数学导师

回答5:

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圆周率虽稍有误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他的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回答6:

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