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暴君吗?

2025-04-15 03:22:1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明史学家孟森先生关于朱元璋“峻法”有一个评价,说他“约束勋贵官吏极严,实未尝滥及平民”。这是孟先生的敏锐细腻之处。从这里,我们发现不宜以“暴君”视朱元璋。盖所谓暴君者,根本标志是虐世害民;只有与人民为敌者,才配得上这称号。不论朱元璋在权力斗争中多么残忍,整体来说他不是一个祸害人民的皇帝,相反,洪武年间清丈土地,兴修水利,奖励农耕,减免赋税,杀减贪风,改良吏治,老百姓是得利受惠的。
但对官吏而言,朱元璋搞的真是不折不扣的酷政、暴政。可能中国哪个朝代,做官皆不曾像在洪武朝那样提心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继位,定年号为洪武,国号为明.一个新的王朝在应天就这样宣布了它的诞生.
曾经跟刘德家放牛的朱重八摇身一变成了万人敬仰的君王,此时的他坐在宝座上望着昔日里并肩作战的将领们心中无比感慨,终于等到了今天,这是我朱元璋应得到的,他这样想.
江山打下来了,接下来的任务是整治,二十余载的混战,全国各地已饿殍遍野,田地荒芜,朱元璋现在最主要的工作是恢复生产,然后在教育制度上加以改革,自然是从科举考试入手,这几点他都做得很好.而朱元璋真正想做的是创造一个纯洁的王朝,所谓"纯洁"就是当官的为人清廉,没有任何腐败行为,百姓安居乐业,这是他的梦想.
朱元璋最憎恶贪污,这个是可以理解的,每当他想起那本该发给自己父母的赈灾粮食被官吏贪污,导致他家里十六天之内父母.大哥.及大哥长子,分别被活活饿死的情景,他就忍不住咬牙切齿,这些贪官的个个该杀,朱元璋说到做到,于是他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法令,贪污60两以上银子者,立杀!为了增加震慑力度,朱元璋还设置一个机构,叫土地祠.这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反正不是烧香拜佛的,它是用来剥皮的.剥的是人皮,把贪污官员处死后,还要把他的皮剥下来.然后在皮内塞上稻草,是名副其实的稻草人,但这不是用来吓唬小动物的,而是用来威慑贪官的.
朱元璋还制定了法律,有五花八门的刑罚,例如;凌迟,把人绑在柱子上,用刀慢慢割,据资料记载最高纪录是割三千多刀,把肉割完了人还没死.除此之外还有抽肠,就是剖开肚皮把肠子拉出来.还有刷洗.用开水浇人,然后用铁刷子刷,还有秤杆,用铁钩把人吊起来风干,另有阉割.挖膝盖等等.这些刑罚听起来就足以让人毛骨悚然,这么多极端的手段,按道理来说贪污行为应该绝迹,但是情况远远没有想像的简单,在这些令人生畏的死亡线上,很多官员都争着当主角,仍然前腐后继,像一群群敢死队,争先恐后的走到朱元璋的刑具下.
据史料记载,有一年同批发榜派官三百六十四人,全为进士监生,一年后,杀六人,还有三百五十八人判了戴死罪,徒流罪办事,很难想像,三百多人中一个没漏.
比较有名的案件中,郭桓案就杀掉了三万余人,蓝玉案杀了一万五千多,而且还把死者的名字编成《逆臣录》一书,胡惟庸案死的人也不计其数,可以这样说,当时的官确实不好当,官员们提心吊胆,在一连串的案件中如惊弓之鸟,有的早上还在家开party,下午就不明不白的拉去砍了脑袋.不难想像,人们见面的第一句话不是谈天气,而应该问:今天你家死了几个!
这不是开玩笑,在这种不知明日祸福的极大压力下,很多当官的都承受不住,宁可回家种田,官我不当了,回家总行吧!哼...没那么容易,奸贪无福小人,故行诽谤,皆说朝廷官难做!诽谤朝廷,又是一条重罪,当官难,辞官更难啊.
朱元璋觉得还不够,他废除了延续上千年的丞相制度,以后家事国事一个人包了.其实朱元璋真正放不下的是自己的皇位,因为他真的老了,很多事情都力不从心,然而,身边这么多文臣武将好像都对自己虎视眈眈,怎么办?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身边对自己有威胁的人统统灭掉,朱元璋的最终目的是排除异己,好让自己打来的江山代代相继.于是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徐达遇害,胡惟庸更不用说,李善长.蓝玉等无一幸免.连刘基也被杀,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话说这个刘基,千百年来都与诸葛亮齐名,被喻为是智慧的化身,也不是徒有虚名,从龙湾之站到救援安丰,朱元璋想到的,他也想到了,朱元璋没有想到的,他还是想到了,换成是你做皇帝,你会留这样的人在身边吗 ?
朱元璋的残酷刑罚及一系列的案件,不得不让人反思:朱元璋是个暴君吗 ?
其实这种暴行有理解的根源,朱元璋的出生背景是最主要的,家人的惨死让他带着一种复仇的计划,这种思想极为强烈,以至于有失理智的倾向,
他的功过是非自有后人纷云,百姓说他是个好皇帝,官员说他是个暴君,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结论,是非也不再那么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