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打斧头是什么意思?

打斧头
2025-02-25 17:06:5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粤语打斧头的意思是比喻代买东西或代办事情时从中占小便宜。

以前打铁铺打造各种器具(如菜刀、柴刀、斧头等等)出卖,用的钢材质量不同,价格也不一样。用好钢打造的刀具价格高,锋利长久耐用;用普通铁料打造的刀具容易钝,价格低。

铁匠拿到木匠送来的好钢后,常常会切一半出来,用另一半混入半块普通铁料来锻打,只要保证好钢部分打在斧口那一边,别人是看不出来的,木匠使用起来照样保证长久锋利。这样铁匠就等于用半块普通铁料换了半块好钢,占了便宜。这就是“打斧头”的来历。


扩展资料:

粤语流通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西部、广东北部、广西中南部及东南部地区、海南省西部地区、香港、澳门等地区和东南亚的新加坡、印尼北苏门答腊省棉兰市、圣诞岛、马来西亚、越南东北部、以及北美、英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

粤语是汉语的一大语种。粤语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第四大语言,加拿大第三大语言,美国第三大语言。粤语在东南亚有广泛的使用人群,在马来西亚影响力非常强。粤语在香港、澳门享有官方语言地位。

回答2:

粤语打斧头的意思是比喻代买东西或代办事情时从中占小便宜。

以前打铁铺打造各种器具(如菜刀、柴刀、斧头等等)出卖,用的钢材质量不同,价格也不一样。用好钢打造的刀具价格高,锋利长久耐用;用普通铁料打造的刀具容易钝,价格低。

铁匠拿到木匠送来的好钢后,常常会切一半出来,用另一半混入半块普通铁料来锻打,只要保证好钢部分打在斧口那一边,别人是看不出来的,木匠使用起来照样保证长久锋利。这样铁匠就等于用半块普通铁料换了半块好钢,占了便宜。这就是“打斧头”的来历。

近代粤语发展

中华民国成立时,虽然有现代白话文取代旧式文言文正式书写的趋势,但粤语的实际使用没有多大限制。

但建国后,国家规范官话普通话口音作为全国通用语,粤语受到普通话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致在中国大陆粤语分布区的许多年轻一代不懂得一些专门名词的粤语读法。这种情况使得不少以粤语为母语的人士开始产生一种母语危机感。

回答3:

“打斧头”?小少时似听过这音,当时理解为裁缝师傅铰下一块布留作自己用,说制作衣服会有无用的布角什么的。
替主人购物或代办事情时报大数克扣钱项进入自己荷包的行为,广州话的粤语“打斧头”相当于《中饱私》→义:居间办事,经手钱款克扣进入个人。
《中》,拼音zhong,z类声母→d声母广音,过渡为dong,舍韵脚ng,修饰为da,与“打”谐音;
《饱》,拼音bao,修饰为bou,与“斧”谐音;
《私》,拼音si,s→t声母广音,修饰为tao,与“头”谐音,义:个人的。

回答4:

意为 占小便宜,收佣钱

回答5:

打斧头为“咬金”的歇后语。相传古代名将程咬金善使三板斧。因而打斧头一词出处应与程咬金名字有关。起初特指佣人帮主人家买菜故意克扣菜钱,现可意指一切中饱私囊的行为。

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36347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