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点:
1、仿生学通过模拟的方法把对生命的研究和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对生物学的发展也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仿生学为渠道向各种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输送宝贵的资料和丰富的营养,加速科学的发展。
3、仿生学通过模拟的方法把对生命的研究和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对生物学的发展也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4、仿生学为人类提供最可靠、最灵活、最高效、最经济的接近于生物系统的技术系统,为人类造福。
5、仿生学可以从动物身上得到启发,并根据这些原理发明出新的设备、工具和科技,创造出适用于生产,学习和生活的先进技术。
缺点:
1、在研究一些生物的特性时,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才能得到精确的结果。
2、在制造成仿生学造型人类是无法操控的。即便是大型机甲,采用仿生学造型外形制造,若采用神经控制,对于操控方面来说便是很棘手的问题。
扩展资料:
仿生学例子:
蝙蝠与雷达。蝙蝠会释放出一种超声波,这种声波遇见物体时就会反弹回来,而人类听不见。雷达就是根据蝙蝠的这种特性发明出来的。在各种地方都会用到雷达,例如:飞机、航空等。
薄壳建筑。蛋壳呈拱形,跨度大,包括许多力学原理。虽然它只有2 mm的厚度,但使用铁锤敲砸也很难破坏它。建筑学家模仿它进行了薄壳建筑设计。这类建筑有许多优点:用料少,跨度大,坚固耐用。薄壳建筑也并非都是拱形,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则像一组泊港的群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仿生学
“仿生学”正式诞生于1960年。
2300多年前墨子和他的300弟子,花了三年时间,造成一只“会飞的木鸟”,同时间希腊人阿奇太也制成一只“机械鸽子”。东汉时,张衡制成一架能飞数里的“木雕”。1900多年前西汉京都长安有人用大鸟翮制两翼绑在双臂上能飞(滑翔)几百步。……自古就有许多中外人士模仿鸟类飞行试制飞行器,但都不成功。原因在于不了解鸟类的形态构造和生理机能适于飞行的科学原理;又不了解人不具备飞行的生理条件,人要上天,必须依靠机械动力才有可能。一直到了1903年美国赖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人类从此实现了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飞上天空的愿望。
人类飞上天空的例子,说明了仿生学的诞生有它的漫长历史;必须在科技发达的前提下才能诞生。仿生学是一门新兴不久的科学,是生物学、数学和工程技术学边缘上的一门崭新学科。它首先是根据生产实际提出的技术问题,去研究生物系统某一方面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生物原型研究。然后,将研究所得生物资料进行数学分析,抽象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数学模型。从中取得对工程技术所需的资料,用于工程技术。
目前仿生学已经成为现代发展新技术的重要途径。其研究范围已经发展的有:
一 感觉器官的模拟——目前以眼、耳、鼻三种器官为主。已模似制成了“人造眼”、“电子耳”、“电子鼻”、“电子警犬”等。
二 神经元和神经网络的模拟——目前已制成的“人工智能机”、“自学习机”(经过二个小时的训练就能正确分辨超声波是潜艇还是海豚发出的)。
三 生物定向和导航——目前已制成的有:模仿蝙蝠的盲人“探路仪”;模仿能感知千分之一温度变化的响尾蛇“探热器”;模仿鸟类迁飞和鱼、龟、鲸等回游的机制,以研制导航机制;模仿蜜蜂的“太阳罗盘”和生物钟的“偏光罗盘”、“人工电子密蜂”;模仿蚊、蝇等具有天然导航器官——楫翅的“振动陀螺仪”,用于高速飞机和火箭。
四 生物力学——模拟人或动物肌肉的器具。如模仿膝关节制成的液压模型,可以行走。做成鲸形状的日本大型远洋货轮,提高航速百分之二十五。模仿企鹅的特殊运动方式,制成了深雪上行驶速度达时速50公里的雪地汽车。模仿袋鼠的运动制成了在沙漠中通行无阻的无轮汽车——跳跃机等。
五 生物力能学——如模仿萤火虫把化学能变成光能的效率几乎达百分之百的优点,制出冷光源,可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几倍到几十倍。
六 医学仿生学——已制成的有原子动力心脏,人工肾,能做出六个基本动作的假手……
仿生学是一门综合科学,需要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控制论、数学、电子学、通讯、航空、航海、医学等等许多科学工作者进行合作,去解决各自需要解决的问题。
仿生学是一门新生的科学,前途广阔,不久的将来将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里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研究的重点是“感觉器官的模拟”、“神经元和神经网络的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