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尿液中会有微量蛋白质,如果蛋白质在正常范围内,尿常规定性为阴性,记为(-);当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多达0.15g/24h或以上时,被称为‘蛋白尿’,尿常规定性可出现阳性,记为(+)。因此,如果肾脏功能正常,人的尿液中仅存在极少量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物质,血液中存在一定量的蛋白质。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血液会流经肾脏中的肾小球,但血液中绝大部分蛋白质都无法通过肾小球,也就无法进入‘原尿’,同时,原尿还会经过‘重吸收’等过程,最终形成几乎不含蛋白质的‘终尿’
扩展资料
当男性患者的尿液中混入精液、前列腺液、下尿道炎症分泌物等时,尿蛋白反应可呈阳性。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患有下尿路或前列腺疾病,因此,患者在将检查结果递交给医生时,应主动说明自己的疾病情况。
当患者的尿液中混入血液、脓液、月经血、白带等时,尿蛋白反应可呈阳性。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大多会出现尿道或者生殖道的不适症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出现蛋白尿意味着患有肾炎?患者不必过于担心
尿中如有蛋白质,可通过酸化尿液加热后变混浊而检出,称为蛋白尿。
人体肾脏就像一个滤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就好似筛子。正常情况下,它可筛过小分子蛋白质,其中98%在肾小管被重吸收回体内,剩余的蛋白质与肾小管及其它尿路上皮细胞分泌的少量粘蛋白一起排出。所以,健康成人尿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24小时尿中含量约40毫克-80毫克,最多不超过150毫克。由于尿中含有蛋白质量少,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故临床上习惯称正常尿无蛋白质。
如果超过正常尿蛋白质的上限(即大于150毫克/日)时,用常规定性检查可测出来就称为蛋白尿。
人体在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过冷、过热及在应激状态时,尿蛋白的排出量均可增多,称一过性蛋白尿,在几小时或数天后即可恢复正常。
蛋白质都被分解了再利用,在肾脏的地方筛下了,而不用的蛋白质被分解成胺类物质随尿排出,所以出来的都没有蛋白质,而小孩肾功能不全或成人肾脏有病变的患者会出现蛋白尿。
这首先要从血液循环说起了。。。血液循环到肾脏的时候。。。代谢废物被滤除形成原尿。。。而这次滤除就把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留在了血液内。。。。在原尿中还有一些营养物质。。之后再通过重吸收吸收回一些水和小分子营养物质。。。最后留下的形成最终的尿液。。。如果肾脏有炎症。。第一次的滤除会把一些蛋白质也进入原尿就会使尿液中有蛋白住。。有时候剧烈运动也有这种效果。。
蛋白质的分子比较大,不能肾小球的半透膜,所以尿液中不含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