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史前时期的文化分类

还有欧洲史前时期的艺术分类?急需!!谢谢!!!
2024-12-27 00:14:5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我在网上找的希望能帮到你
分类
旧石器时代美术
  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之前,实用工具的制作和改进,已经显示了许多审美因素,为创作艺术作品准备了造型的技巧。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划分为奥瑞纳文化、佩里戈尔文化、梭鲁特文化、马格德林文化4个文化期。奥瑞纳文化得名于法国上加龙省的奥瑞纳洞窟;佩里戈尔文化得名于法国的佩里戈尔,拉斯科洞窟是这一阶段最主要的代表;梭鲁特文化得名于法国索思 - 卢瓦尔省的梭鲁特;马格德林文化得名于法国多尔多涅省的马格德林洞。它们构成旧石器美术的晚期阶段,其典型为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 。
  旧石器艺术的题材以动物为主,人物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植物的形象只有极少几例,还有手印和几何纹样。艺术的作用,一般被看作是一种狩猎巫术,利用图画或雕刻达到控制狩猎对象或增殖动物资源的目的。
中石器时代美术
  产生于公元前 1万年以后。中石器时代美术可分为 3 个区域。第一区域是法国南部、西班牙北部旧石器洞窟艺术的繁荣地区,称阿齐利文化,留下的作品很少。第二区域是北欧,主要是岩石艺术。即在露天的山崖巨石上画或刻的作品和活动艺术(在可移动的石块或其他材料上刻画的作品)。第三区域是西班牙东部的黎凡特,这时的美术又称黎凡特美术,主要是留存在露天岩石和岩洞里的壁画,其母题与表现形式都和以前不大相同,不仅体现了复杂的心理内涵,较为注重构图处理,而且在画面的审美方面也有明显的追求。
新石器时代美术
  在阿尔卑斯山以北,普遍存在一种以巨大石块构筑的建筑物,其壁画多有几何装饰,这种艺术被称为巨石文化。欧洲巨石文化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它不用灰浆粘合,而完全用石块垒砌,这种石块建筑大体上分石圈、石柱、巨石坟墓和神庙 4 种类型。其壁画风格与新石器时代岩画一样,完全脱离了旧石器时代的写实传统,形成了逐步程式化、简括化、符号化的主导趋势。

回答2:

大量的艺术作品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绘画、雕刻、装饰、音乐舞蹈是原始艺术的重要形式。绘画大多发现于洞穴内或岩石上,比如法国拉斯科洞穴的壁画和撒哈拉沙漠中部的岩画。雕刻有的刻在岩壁上,有的刻在石头、骨头或兽骨上。装饰分三类:涂饰、固定的装饰如纹身和活动的装饰如手镯的等。

回答3:

我在网上找到的,不知道能不能帮你西方人最早的美术作品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3万到1万多年之间。最杰出的原始绘画作品,发现于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地区的几十处洞窟中,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所绘形象皆为动物,手法写实,形象生动。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刻大多为小型动物雕刻,少数人像雕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主要地位,这些女性雕像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臀部、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人对于母性和生殖的崇拜意识。在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维伦多夫出土的女性雕像被称为“维伦多夫的维纳斯”,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人类最早的艺术活动起源于距今遥远的史前时代。根据历史学家们的习惯,历史时期通常是指有文字记录的历史,而文字发明前的历史被称做史前时期。对于该时期,另有部分历史学家倾向称之为“前文字时期”,觉得这样更易于体现历史成就的整体发生。史前社会虽然没有文字记录,但当时人类的许多活动却通过其他物质形式记录下来,如各种工具和人造物品,其中包括同史前艺术活动有关的物品。
    艺术这个概念的现代意义是特指突出审美功能的种种技艺。在生存状态与现代社会大相径庭的史前时代,“艺术”的作用自然有别于今天。因此史前艺术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它是产生在我们所熟悉的艺术之前的一种艺术。
    史前时期相对于历史时期而言是十分漫长的,约占迄今人类历史的百分之九十五。这个时期也就是考古学所说的“石器时代”。史前艺术则是出现在“石器时代”的晚期。史前艺术的幸存物主要是具有绘制或雕刻等造型因素的作品。这使它们成为那个时代可能存在的其他种类艺术的代表。
    除了通过考古学的途径了解史前艺术,近代原始民族的艺术亦表现出与史前艺术形态上的相似性。所谓近代原始民族,是指仍保持狩猎生活方式并远离人类文明的民族。他们是史前时代生活方式的最后残存者,只占世界总人口的极小部分。在今天,真正能够代表采集和狩猎生活方式的民族只有俾格米人(赤道人种)、布须曼人(东非人种)、爱斯基摩人(自称因纽特)和澳洲土著居民。他们的艺术通常被称做原始艺术。对原始艺术的分析、研究,已成为探索史前艺术未解之谜的重要途径。就概念而言,原始艺术一词的含义更宽泛,它既可指史前艺术,也包括与文明社会艺术相对的艺术。
  人们对史前艺术的科学认识是从19世纪开始的。时至今日,在欧洲境内的史前艺术遗存,特别是旧石器时代的岩洞艺术比其他地区有更多的发现,并获得系统研究。它们展示了早期人类特有的艺术创造力,为人类深入认识自身历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艺术首先是为人类所用才有其生存发展的价值,艺术的艺术性只有更成功、更恰切地表达其本身的功用目的才真正是一种成功。这种功用一是精神感受上的,一是实际应用上的,不论前者或后者,都实际上促发了人类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我不反对和否认艺术的品格与个性,但我强调的是,艺术的品格和个性除了凸现了艺术门类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形式的存在以外,仍然是附着于实际功用上。
史前美术浅析之一
功用性是艺术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这一点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无数成功的艺术品上可以找到最恰切而有力的证明。
艺术首先是为人类所用才有其生存发展的价值,艺术的艺术性只有更成功、更恰切地表达其本身的功用目的才真正是一种成功。这种功用一是精神感受上的,一是实际应用上的,不论前者或后者,都实际上促发了人类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我不反对和否认艺术的品格与个性,但我强调的是,艺术的品格和个性除了凸现了艺术门类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形式的存在以外,仍然是附着于实际功用上。
让我们从考古研究证明了的人类原始早期艺术活动开始这个论证。通篇全部《世界美术史话》也都将是不断举证和复述、延伸艺术功用观点的过程。
一、冰原上萌生的生存艺
大约在二万五千年前,克罗马侬人经历了武姆冰河期中最后一次冰期,生活在冰原的边缘地带的一部史前人集居到今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岩洞里以避寒。他们学会用陷阱来捕获野牛,用打制的石斧石矛去刺杀山羊和驯鹿。在终年拼捕的狩猎生活中,刺激了他们创造艺术的才能。他们的审美意识也就在这种长期劳动实践中产生和成熟。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洞顶上和洞穴四壁的动物壁画,正是这种史前艺术的最好物证。
1875年,一位名马塞利诺·德·梭杜乌尔 (M·D·Sautuoal)的西班牙工程师,来到距桑坦德(Santander)约30公里的阿尔塔米拉洞穴附近收集化石,发现那里有一些动物的骨胳和燧石工具,初步断定是史前人活动频繁的地方。四年以后,他再度来到这里,并把他四岁的小女儿玛丽亚也带在身边。这个女孩离开父亲自己去寻找可玩的地方,偶然爬进了一个低矮的洞口。洞内一片漆黑,她点燃了蜡烛。当她抬起头时,突然发现一只直瞪着的公牛眼睛,她吓的大叫起来,于是,举世闻名的史前洞穴壁画被发现了。但梭杜乌尔对旧石器时代艺术的这一大发现,并没有引起西班牙有关方面的重视。有人认为它至多是古罗马时代的过路的士兵随便涂上去的;还有人竟反诬梭杜乌尔,说他雇用了马德里画家画上去的,指控他为了沽名钓誉而弄虚作假。
这幅画蒙冤了二十年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壁画上野牛画得太生动了,人们认为史前人类不可能有如此熟练的造型能力。直到1902年,经过法国教士布吕叶审定以后才逐渐为人们所承认。后经同位素碳十四测定法,确信这个深达三百多米的阿尔塔米拉大洞穴,"储存"了二十多只旧石器时代的动物形象,包括十五头野牛、三只野猪、三只母鹿、两匹马和一只狼。人们这里欣赏到的,即是其中的一头野牛形象,也是最早被发现的一头,它被画在主洞的窟顶上。
这头野牛显然是先勾线后涂色的,色彩以赭红与黑为主,还带有黄和紫,有的是天然矿物颜料。在绘制前,颜料是用动物的脂肪和血调和过的。当时所用的"画笔"可能是苔鲜类植物,或者是兽毛。这些野牛形象充分显示出史前猎人对于动物所具有的精熟的解剖学知识。这幅画从简单的轮廓到多种色调的运用,在绘画技巧上是一大进步(据考古发现,那时的"画家"已学会用鸟的骨管把颜料粉末吹到岩壁上去的吹画法)。这幅《野牛》的制作时间,距今至少有二万年以上了,它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阶段,即马格德林文化期的中期。
史前考古学家们经过长期考察,发现史前洞穴壁画大多集中在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一少部分邻近意大利。1940年发现的拉斯科洞穴壁画,也是出于一次偶然事件:四个来自蒙蒂尼(Montignec)的法国少年外出郊游时,想去探求三十多年前因一棵大树连根拔起而遗留下来的洞穴的秘密。这个洞穴的通道把他们引向拉斯科山坡附近的另一个洞穴。孩子们的好奇心,终于使他们发现了洞穴内从洞顶到洞壁四周布满的绚丽的绘画。西方学者们风趣地说这是"史前的西斯庭教堂 "。就其史前艺术的考古价值来看,可以认为是又一次的"地理大发现"。
史前美术浅析之二
拉斯科洞穴壁画里还有一些非人非兽和似人似兽的形象,有些动物身上带着箭伤。这个洞穴的历史年代属于奥瑞纳文化期。
拉斯科洞穴壁画的动物形象大多被画在洞顶和主要洞道两侧,在洞顶上的动物形象,往往没有固定的方位。这一幅《野牛》,描绘的是它正在逃跑的情景。牡牛的奔跑姿势栩栩如生,多层次的色彩,勾勒出野牛的体积感。你若稍加注意,还会发现图象上有着重叠的影子,好像各种动物被画了几次,或者是一前一后,有好几只。看来,史前狩猎者并不注重构图的效果,这一定是和他们特定的功利目的有关系。这头野牛除了表现力极强的柔和轮廓线外,还曾运用"喷色法"。
拉斯科动物壁画之丰富,超过了同一时期任何其他洞穴的壁画,因而被判定为旧石器时代艺术的顶峰。
为什么人类这些原始的艺术品几乎共有同一类题材内容?为什么这些题材又几乎都在复述和再现着人类生存的活动?为什么画中的动物身带箭伤?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都可以从人类表现生存状态、生存劳动、征服对象和征服活动等等由精神意念到物质获取的实际功用目的上找到最合理的解释。
二、劳动创造了艺术
地球上的人类,迄今已知至少有四、五百万年的历史了。那么,人类创造的艺术,起源于何时呢?艺术又是在什么动因下产生的呢?对这个问题,近一百年来,经各国艺术史家的考察和研究,证明人类的艺术,至少也有三万年的历史。产生艺术,首先得有两个前题:一是人类应能克服生存的困难,为自己的存在创造稳定的生活条件;二是人类的智慧必须发展到一定水平。这样,作为社会现象的艺术,才有可能从他们手中产生。
据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在欧洲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已经出现了许多艺术品。西方学者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碳的测定,把这个时期文化的分期,划分成莫斯特期(约公元前46000-前27000年)、帕里果特期(约公元前43000-前30000年)、格拉维特期(约公元前25000-前20000)、奥瑞纳期(约公元前35000-前17000年)、马格德林期(约公元前18000-前11000年)、梭鲁特累期(约公元前20000-前15000年)。这些分期的名称,是以第一次发现这一时期的美术文物的地址或洞窟名称命名的。"威冷道夫的维纳斯"即属于奥瑞纳时期的作品。它被发现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威冷道夫洞中,距今已有三万多年的时间了。
这尊小圆雕是以软质石灰石刻成的,她的头部与四肢雕凿得十分笼统,脸部特征没有刻出来,但头发却被均匀地成卷状地排列在整个头部。雕像高约10厘米,宽5厘米。胸部突出,腹部宽大,腰腿粗壮,女性特征被强调得极其夸张。它正是旧石器时代母权制社会观念的反映。在那个时期,妇女是领导着集体生活的。另一方面,这种小雕像或许与当时的巫术活动有一定关系。西方美术考古家风趣地把这尊妇女小圆雕称之为"威冷道夫的维纳斯"。
考古学家们认为,人类最早的艺术痕迹是雕塑,这种艺术的出现甚至比洞穴壁画还要早些。“威冷道夫的维纳斯”以及后篇将要列举的“持角杯的女巫”浮雕像,都说明了制作女子雕像是原始艺术的发端。这些雕像,有的很小,可以随身携带,通常没有脚,下肢呈一锥形。据美国考古学家判断,这样制作雕像,是为了便于往地上插;又一说,这样做还具有一种巫术意义,乃是为了怕她们从自己身边跑掉。
法国上加罗纳的莱斯皮格(Lespuque)裸体女像就是一例。它高约15厘米,属于帕里果特文化,但也有人考证它应属于奥瑞纳文化期。质地为象牙,雕像的乳房与臀部比"威冷道夫"的更加肥大,头部呈现出一个小圆球形,虽有鼻子和眉弓,但很不清楚。细弱的手臂搭在胸前。一双大腿却很粗,至小腿部位则合并在一起,变成了一个尖尖的楔子,没有刻出足来,可以插在地上或搁在一种底座上。关于这些可随身带的小型女雕像的制作意图,现在仍然众说纷纭。有的学者曾断定它是一种爱情的副产品;但另一些学者在对这些最早的艺术品的研究中,则认为几乎没有发现有性爱的倾向。
史前美术浅析之三
从19世纪末起,西方有些学者对艺术起源的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认为巫术是诞生艺术的最初动机,而对起源于摹仿生活的理论,许多研究者采取了否定的态度。事实上,在史前洞穴壁画未发现以前,已经有人注意到巫术信仰与艺术活动的关系。
当史前艺术品被大量发现之后,这种"巫术论"就更为人们所注意,他们肯定史前洞穴壁画创作的动因是来源于巫术,其论据是:一、许多洞穴壁画总是被画在洞穴的最深部,选择这样黑暗的地方作画,很难说是为了供人欣赏,即便在不稳定的油脂灯或火把照明下,也难以看清;二、在某些发掘地见到的岩壁画,往往一画再画,似乎不管形象的轮廓已被重叠,这可能是第一幅画被认为已发生了预期效果,于是在同一地方再画一次,以期达到巫术的灵验;三、不少动物形象身上有长矛或棍棒戳刺的痕迹,证明了"画家"的功利目的。
在法国劳塞尔岩廊里,集中着好几个形状不同的裸体浮雕人像,大约有四个女像,一个男像。“持角杯的女巫”上面刻的是一位右手托着一只牛角、左手搭在稍微隆起的腹部的女人形象。披肩的长发绕在她的左肩,乳房与臀部被刻得很肥大,面部没有刻出来,足部也含混不清。按照上述艺术起源论的解释,她显然是在主持一种巫术仪式,也许在祈祷本族人狩猎满载而归,或在祝愿氏族昌盛。但从其余几个类似的雕像上来判断,又象与巫术活动无关,可能还有更深一层的观念,或者表现一个早已被历史遗忘掉的某种更古老的传说。这件浮雕是属于奥瑞纳文化期的作品,距今约有二至三年万年了。
不管考古学家们对史前艺术的起源问题持何种不同的看法,但艺术活动与人类生存斗争的功利性相联系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
建筑,作为满足原始人抵抗严酷的自然力的一种最好屏障,早就属于艺术的范畴了。对于原始人来说,把自己与广阔的自然空间隔开,以避免不断遭到的潜在威胁,有利于生存发展,首先要利用建筑来为自己服务。
最新考古学认为,人类最古老的建筑物,是1960年在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发现的,属于旧石器时代最低文化层的一个"围墙",距今可能有175万年。旧石器时代建屋,除了用树木、草和石块外,以巨石作"石屋"也是一种建筑样式。但这种"石屋"最初恐怕与原始人对巨石的崇拜有密切关系。欧洲所谓"史前巨石"(学名为Menhir),即被认为是人类最早的一种纪念性艺术。它往往以数块以至数十块,排成十几行。如法国布列塔尼的卡尔纳克地区的"巨石群",每块巨石有 24米多高,排列的长度达三公里以上。英国南部威尔特群的索尔兹伯里发现的一种称之为"石桌"(Dolmen)的、圆形排列的巨石艺术,占地约十一公顷。所?quot;石桌",是在两块直立的粗石块的上面,呈水平地放上一块楣石板。这种形式也称三石塔(Trilith),大石台呈连续环状放置,距今至少也有五千多年。问题是建筑这种大石台,迄今没有人弄清它的真正目的。要把这么大的石块竖立起来,是需要运用杠杆原理的。对在史前生产力尚处于原始状态的条件下的原始人的能力,考古学家只能作许多不可思议的猜想。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巨石艺术与史前的巨石崇拜有一定关系。非洲尼日利亚农村的居民至今还在崇拜巨石,他们给神石供献食物以求治病。富有幻想能力的原始人利用巨石进行巫术活动却是十分可能的。类似这种呈环状的巨石台,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德国,以及近来在意大利等地都有发现。
三、原始艺术是原始文化的策源地
人类最初的原始艺术蕴含着人类的原始哲学思想、科技认识甚至文字文化的创造意念。可以说,人类原始的艺术在不断创作蕴蓄中孕育和诱发了后来的文字、美术等等文化。
两河流域作为古代文明的摇篮,它的文化也波及到中央亚细亚一带,使那里的文化受到新的刺激,产生了中央亚细亚极其丰富的民间传统工艺。这里有两件工艺品给我们提供了这种文化渊源的证明。
一是出土于亚美尼亚地区奥克苏斯宝库(今阿富汗境内)的一件工艺技巧无比精致的史前角状杯。它属于皇宫内享用的金银器物。
史前美术浅析之四
这只银制兽形杯上的动物形象是野羊首、羚羊角、鹰的嘴、兔的腿,它是一种想象的怪兽。古代人善于以多种动物形象作综合性创造,这或许与史前期的图腾观念有关。在这一件银器上,动物的后半截,借用兔尾的造型,夸张成上面装饰着轮纹的羊角型口杯,它高25.4厘米。从杯口造型与动物变形的姿态来鉴赏,可以想象古代中亚艺术家在金银器工艺上,已有相当高超水平了。这件银器现被收藏于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内。
一是一件原始彩绘陶器,由法国考古学家们从两河流域文化的其他影响地(今伊朗境内)发掘出的。中国也多次发掘出这种彩陶,譬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文化和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遗址彩陶。经考证,中国的原始彩绘陶器早于或晚于法国考古学家们的发现,可以肯定与法国考古学家们的发现处于同一时期。
这只陶杯高28.5厘米,制作年代大概在公元前5000年前后。有趣的是上面的彩绘:杯身画了一只夸张得过分的野山羊,其图案化的线形,使羊角成了两道大半圆形,而羊身只是羊角孤形线的附加物;杯口上的横带装饰则是被拉长了的几条奔跑的猎狗,身子完全被拉成接近于水平线。而在杯缘的一圈垂直线纹样更有意思,细细一看,原来是一些脖子被拉得高高而又细长的水鸟形象。貌似几何形图案而实际上乃是变了形的动物纹样。造型变化的装饰因素被运用得如此大胆,简直可以使现代设计家感到自愧弗如。它又使我们联想到古希腊陶瓶的彩绘,两者适成对照,在这里,突出了古代东方人的抽象审美能力。这件陶杯出土于古代波斯王朝时期曾大量兴建的夏宫,即苏萨城(今伊朗境内)的遗址内。实物完好,现被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内。
东方古老的象形文字,譬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中国的汉文字又一次证明了这种抽象审美的超强能力。只不过,古埃及文字由于侵略战争造成的文化断裂己经湮灭,只有中国的汉字,依靠中华民族与众不同的超强民族韧性和民族聚合力,虽历经千年兵灾战乱,却最终绵延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