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确定焦距

2025-02-21 18:16:4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凸透镜确定焦距:

1、取出要测定焦距的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光斑(亮点)的变化。调整凸透镜的位置,让光斑变得最小、最亮。

2、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记录下来。

3、再重复以上实验2次,求3次测得距离的平均值,即为此凸透镜的焦距。

凹透镜确定焦距:

1、将凹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白纸与凹透镜平行;

2、用刻度尺量出白纸上亮环的直径为D;

3、量出白纸到凹透镜的距离为L;

4、量出凹透镜的直径为d。

5、利用公式进行计算:f=dL/(D-d)

短焦距的光学系统比长焦距的光学系统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简单的说焦距是焦点到面镜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照相机中 焦距f<像距<2f 才能成像。

扩展资料:

在空气中的薄透镜,焦距是由透镜的中心至主焦点的距离。对一个汇聚透镜(例如一个凸透镜),焦距是正值,而一束平行光将会聚集在一个点上。对一个发散透镜(例如一个凹透镜),焦距是负值,而一束平行光在通过透镜之后将会扩散开。

焦距以最常见的标示习惯,如果第一个表面的透镜是凸透镜,R1的数值是正值,如果是凹透镜则是负值;如果第二个表面是凹透镜,R2的数值是正值,如果是凸透镜则是负值。要注意的是,即使如此,不同的作者仍可能会有不同的标示习惯。

对一个球形曲率的镜子,焦距等于镜子的曲率半径的一半。凸面镜的焦距是正值,凹面镜的焦距是负值。

入射平行光线(或其延长线)与出射会聚光线(或其延长线)相交,就能确定折射主面,这个想象的平面与镜头光轴相交处就是主点。像方主点和无穷远光线形成的焦平面(焦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复合镜头的焦距(严格说是有效焦距)。用同样的原理也可以确定物方主面和物方焦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焦距

回答2:

凸透镜确定焦距:

1、取出要测定焦距的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光斑(亮点)的变化。调整凸透镜的位置,让光斑变得最小、最亮。

2、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记录下来。

3、再重复以上实验2次,求3次测得距离的平均值,即为此凸透镜的焦距。

凹透镜确定焦距:

1、将凹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白纸与凹透镜平行;

2、用刻度尺量出白纸上亮环的直径为D;

3、量出白纸到凹透镜的距离为L;

4、量出凹透镜的直径为d。

5、利用公式进行计算:f=dL/(D-d)

短焦距的光学系统比长焦距的光学系统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简单的说焦距是焦点到面镜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照相机中 焦距f<像距<2f 才能成像。

摄影上的焦距:

焦距由于摄影机镜头的光学透镜(lens)而形成。摄影机或放映机的金属筒容纳了一组两边或一边有弧度(凸或凹)的透镜,组成一个综合镜头。从物体不同部分射出的光线,通过镜头之后,聚焦在底片的一个点上,使影像具有清晰的轮廓与真实的质感,这个点就叫焦点(focus)。所谓焦距(focal length),正是从镜头之镜片中间点到光线能清晰聚焦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

当将摄影镜头调整到无限远时,其实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焦距。在设计上,是将透镜的主平面与底片或成像传感器的距离调整为焦距的长度,然后,远离镜头的影像就能在底片或传感器上形成清晰的影像。当镜头要拍摄比较接近的物体时,是镜头的实际焦距被改变了。焦距通常使用毫米(mm)来标示,但仍然可能看见一些使用厘米(cm)或英吋标示的老镜头。视野的大小取决于镜头的焦距和底片大小的比例。

回答3:

方法一:
在白天,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让太阳光垂直射进凸透镜,然后调整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到地面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这就是该凸透镜的焦点F,用尺测出该光斑(焦点F)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该凸透镜的焦距f ;
方法二:如二楼所说
将蜡烛和透镜还有光屏放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中间的凸透镜固定,然后移动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成一个与蜡烛等大的实像时,蜡烛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物距U)等于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即:U=V=2f,所以焦距:f=U/2=V/2。
希望能帮到你,顺祝学习进步!

回答4:

额,新开账号,问题复杂,偶闪了。。。

回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