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诗歌艺术特色与人生境界的探索
摘要: 陶诗的内容大都表现隐逸的思想和生活。平淡与醇美的统一,情、景、理的统一是陶诗的艺术特色。田园诗所歌咏的是个人悠闲的生活,没有充分揭示农村的矛盾,这是其不足之处,但以田园的美好对比官场的丑恶,是有积极意义的。咏怀诗、咏史诗表现出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曲折地暴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陶渊明对后代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但也包含了不少明哲保身、安分守己、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关键词:陶渊明 平淡醇美 艺术特色 人生境界
一、陶渊明的生活背景与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生活背景: 陶渊明(公元356--427)又名陶潜、字元亭,是东晋末年的田园大诗人。据史书记载,东至县东流镇东晋时期属浔阳柴桑(今属九江彭泽县),陶渊明在彭泽做县令,经常到东流种菊。留下千古佳话,后人敬羡先生,建祠以祀。出身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的陶渊明,本来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有所作为。但同时,东晋士族文人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气,在他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是抱着两种彼此矛盾的愿望走上人生道路的。开始时前一种愿望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那时一个动乱的年代: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减。另外,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让秉性真淳的陶渊明也难以忍受。最终“爱丘山”的夙愿就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他开始身在仕途,心在田园了。所以说,他的归隐,实际是自己的思想与当时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
(二)诗歌的艺术特色:陶渊明在诗歌、散文、辞赋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诗歌。在诗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田园诗。这种田园诗的艺术魅力,与其说在于它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田园被其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
1.平淡与醇美的统一:前人常用平淡概括陶诗的风格,这是不错的。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形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辞藻,甚至连形容词都很少用。一切如实说来,平平淡淡。然而,如果仅仅是平淡,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陶诗的好处是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正和陶渊明的为人一样。因此读来韵味隽永,越读越觉的它美。试看《劝农》诗中的一节: 熙熙令音,猗猗原陆。卉木繁荣,和风清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这里呈现出一幅和平的农作图,实际是把中国农村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特点加以美化的结果。《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久享盛名,也有类似的特点: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诗大约作于从彭泽令解职归田的次年,抒发回到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中间写景的一节,“方宅”以下四句,以简淡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作者正是以此作为污浊喧嚣的官场——所谓“樊笼”——的对立面,表现自己的社会理 想和人生观念。结末“复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也指自然的生活。 作为自然的生活的一部分,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写到了农业劳动;在他归隐时期,自己也曾参加耕作。他的体力劳动在其经济生活中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大约是很有限,甚至,也许是可有可无。这种农业劳作的实际意义,在于它体现了陶渊明的一种信念。《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开头就是:“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具端。孰是都不营, 而以求自安!”自耕自食,是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尽管诗人实际做不 到这一点,但他尝试了,这就是很了不起的。同时又说:“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这里写到了体力劳动的艰苦和 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宁静乃至安乐。同类诗中意境最美的,当数《归园田居》之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结尾两句再一次说明,陶渊明之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实际都是在咏歌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
以上主要分析了陶渊明的田园诗所反映的社会理想,以及他对个人在社会中的生活 方式的思考。此外,陶渊明的田园诗,还牵涉东汉末以来文学所集中关注的问题: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生命怎样才能获得解脱?在这方面,我们首先看到,陶渊明对生命短促的事实,表现得比同时代任何人都焦灼不安。他的诗现存不过一百多首,竟有几十 处提及“老”和“死”。但在哲学上,他却有一种豁达的解释,这在组诗《形、影、神》 中表达得最明白。诗人借用辞赋的对话体,让“形”提出饮酒自乐、忘怀一切的人生态度(这近于《古诗十九首》),又让“影”强调应追求事功,建立身后之名(这近于建 安文学)。这两者其实都是陶渊明所难以舍弃的,但作为最终的哲学归结,他在第三首 《神释》中把前二者都否定了,认为每日醉酒伤害生命,立善求名也只是外在的追求,毫无意义,应该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即归化于自然,不必有意识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这就是不求解脱的解脱。 “自然”哲学的这一种内涵,在田园诗中以美好的形象表现出来,如陶诗中最著名的《饮酒》之五就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开头四句,说只要心境旷远,就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下面说采菊东篱,不经意中 目遇南山(即庐山),在暮岚紫霭、归鸟返飞之中,感受到造物的奥秘,参透了人生的真谛。尽管诗中明说“欲辩已忘言”,但如果联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来考察,他在本诗 中通过一系列意象所隐约暗示的人生真理还是可以探索的。南山的永恒、山气的美好、飞鸟的自由,不正是体现了自然的伟大、圆满与充实,尤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本质吗? 那么,人的短促的一生,除了归依自然、顺应自然,在自然的永恒、美好、自由中感受 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外,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所以说,这首诗仍然是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的寄托,只是偏重有所不同。
当然,诗中的这种人生观说到底只是一种诗意的、哲理的 向往。因为人从根本上不可能摆脱在一定的对象中实现自我的追求,也不可能摆脱现实利害的矛盾。但作为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它是有价值的;作为诗歌的理蕴,它更带 来独特的效果。 归结起来,陶渊明的社会观和人生观都以“自然”为核心。他向往的社会是和平安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 淡泊高远、任运委化、无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爱的生活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 意趣的乡村。由于这些追求,使他的大多数田园诗呈现出平淡醇美、旷洁悠远的外貌,此即前人所言“静穆”。但在这背后,却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恶与不安,对人生短促 深感无所寄托的焦虑。换言之,“静穆”是在“自然”哲学支配下构造出的美学境界, 而激起这种追求的内驱力恰恰是高度的焦灼不安。陶诗中最集中的就是写田园生活的作品。其代表作除了前面提及的以外,还有《移 居》、《和郭主簿》、《咏贫士》、《杂诗》、《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等。
2.情、景、理的统一: 陶渊明并不是只有这种以平淡醇美为主要特征的作品,他也写过一些直接涉及现实政治, 或直接表现出内心的强烈情绪的诗篇。如《述酒》诗,虽然辞义隐晦,不易读懂,但其内容关系到晋、宋更代的一些政治大事,当无疑问。又如《赠羊长史》,对刘裕于义熙 十三年北伐破长安之役,显得十分高兴。“圣贤留余迹,事事在中都。岂忘游心目,关 河不可逾。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感情。此外,《咏荆轲》和《读山海经》中的几篇,对历史上和神话传说中一些虽然失败而始终不屈的英雄形象, 表示同情、仰慕和赞美,具有慷慨悲壮的风格。《咏荆轲》结末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分明流露出诗人心中的激昂之情。 又如《读山海经》中的一篇: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精卫微禽,而有填海之志,刑天断首,犹反抗不止,都表现出不为命运屈服的伟大精神。最后二句,既是说精卫、刑天,也是说自己:虽有昔日的壮志雄心,却没有偿愿的时机!这些诗的事实背景已无法加以确凿的证明,但至少可以说明,陶渊明在隐居中仍然渴望强烈的、有所作为的人生。鲁迅先生指出,陶诗不但有“静穆”、“悠然”的 一面,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主要是指这些作品而言。不过,应当看到两者也并不 是截然对立的。 从诗歌渊源关系来说,陶渊明有继承阮籍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其诗多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表现对人生的探索,使用哲学观照的方式,并多用组诗的形式。另一方面, 陶诗也显然受到玄言诗的重大影响。这不仅表现在他的诗中有许多玄学的语汇,其平淡的语言风格也同玄言诗一致,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对人与自然之关系的理解上。在阮籍诗中,大量地以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相对照,人在自然面前感受到强大的压迫;而在东晋的玄言诗中,则转变为人对自然的体悟和追求;到陶渊明,又更明确地提出归 化自然的观念,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意识成为构成陶诗独特意境的决定性因素。当然, 陶诗重视通过艺术形象而不是抽象语言来表现哲理,这同玄言诗的枯燥无味是根本不同的。
陶渊明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是他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境界。虽然一般的玄言诗人都注意到从审察自然来体会哲理,并由此产生了山水诗的萌芽,但没有人把目光投向平凡无奇的乡村。只是在陶渊明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才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由此为后人开辟了一片情味独特的天地。他把农业劳动视为自然的生活方式,歌颂在劳动生活中包含着美的意趣,这同样是深刻的发现。对陶诗的艺术 特点,前人早有定评,谓之朴素、自然、真淳。但这并不是民歌或受民歌影响的风格, 而是诗人有意识的美学追求。从根本上说,这也是由陶渊明的“自然”哲学决定的。在他看来,人为的繁复的礼仪破坏了社会的自然性,矫饰的行为破坏了人性的自然性,那么,诗歌在外现形式上的过度追求,也必然破坏感情的自然性。所以,他绝少使用浓艳的色彩,夸张的语调,深奥的语汇、生僻的典故。他的诗中也常用对仗句式,但多数是比较古朴而不那么精巧的,以至在感觉上并不明显。他的诗歌充满感情,但真正表现得很强烈、显得激荡起伏的时候很少,而是和冷静的哲理思维结合在一起,呈现为清明淡远的意境。这一种美学境界是前所未有而且很不容易达到的。进一步说,陶诗语言的朴素,又并不是随口而道,毫无加工,而是高度精炼,洗净了一切芜杂粘滞的成分,才呈现出明净的单纯。他对自然的美,无疑有十分敏锐的感受, 因而能够用准确而朴素的语言将其再造为诗的形象。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乡村的恬静,“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写雪的轻虚,“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写风的踪迹,都是有名的例子。 西晋诗歌追求华美、注重修辞的倾向,一方面提高了诗歌语言的表现技巧,但有时过于用力于此,而忽视了诗意的完整,造成繁冗、割裂的毛病。陶诗以深沉的思想感情和哲理为底蕴,绝不炫耀外在的美饰,所以大多通篇简洁,少作铺排,钟嵘《诗品》称为“殆无长语”。诗的意境,也总是比较完整,从总体上感染读者,而不以一字一句,某个片断吸引人。做到了情、景、理的统一。
二、陶渊明的人生境界与对后世的影响
陶渊明从小就是博学能文的材料,对知识的追求,一向是认真的。少年时期,是“猛志逸四海”,对国家社会胸怀大志。生于华夷混战的时代,深受离乱的刺激和痛苦,他从小就立下“澄清中原”的大志。但身处乱世,有志不得伸,陶渊明只做过几个小官,且时间皆不长。最为人所知的是担任彭泽令。在这期间,有一督邮到当地视察,属下请陶渊明戴冠束带前往城外迎接,陶渊明很不乐意,尤其那督邮是把自己的妹妹嫁给郡守做小妾而得了这官职,行为令人不齿,陶渊明视之为小人。督邮至,县吏应束带见之,陶渊明慨叹:“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后来,灵魂不卖的陶渊明挂冠解印而归回田园,写了《归去来辞》一文以见其志。“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陶渊明为官的结果,获得的是苦痛与烦恼,因他“质性自然”,人事的束缚当然不适合他。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对率性真淳的陶渊明真是痛苦无比。在“饥冻”和“违己”的矛盾下,他做了不容易的抉择。辞去官职,意味著妻儿将和他一起挨饿受冻,意味著没钱买他最爱的酒;但是继续留任,便是违背自己的真性情,出卖自己的灵魂。为了“钱”而如此,在陶渊明看来,真是大大不值得。与其在浑浊的溪流中随之浮沈,心中时时呜咽悲鸣,不如跳出这浑水,给自己的灵魂自由。他因为透彻了解自己,才能毅然决然舍弃安适的生活及世俗的虚名。对陶渊明而言,“违己”甚于“饥冻”。于是,陶渊明选择隐居务农,回到山林的怀抱,唯有归回田园,才能活得像自己。
然而,辞官归隐后,生活并不顺利。不谙农事的陶渊明种田常是“草盛豆苗稀”,这使得他不得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但辛苦的生活并没有改变陶渊明的初衷,他说:“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当时挂冠拂袖而去,固然是快人快事,但现实的生活才足以考验一个人的勇气与心志。陶渊明深深了解精神的自由远胜于物质环境的安适,因此,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他都会坚持下去,只求“愿无违”。
虽然陶渊明最后仍死在他所厌恶的时代中,以他小小的力量,是不足以扭转时代的巨流,但至少,他对得起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灵魂,死在山林的怀抱中,拥抱所爱的自然,这样,也是死而无憾了。
我很佩服陶渊明的勇气。若非真正了解自己,若非热切地想寻求生命的价值与自由,我们很难在“饥冻”和“违己”间做一抉择。
陶渊明对后代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他蔑视富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给后代有进步理想的作家作出了榜样。他们在反抗权贵和腐朽政治的斗争中从陶诗中汲取了力量。另一方面,陶渊明乐天知命、安分守己的思想和逃避现实斗争的态度,也给后代诗人以消极的思想。
一 题目正名:
左联 论语派 东北作家群 好一鞭子 海派 新写实小说
二 论述:
1 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精神状态分析 20
2 以《再别康桥》为例谈谈徐志摩诗歌艺术特征20
3 80年代寻根文学与20年代乡土文学的异同比较18
4 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发展概述18
综合卷4*6
一 题目正名 :性灵说 南社 多余人 迷惘的一代
二 简答: 7*4
1 诗经的艺术特色
2 儒林外史中匡超人形象
3《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形象
4 新小说派的主要艺术主张
三 分析 :
1 分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北》10
2《百年孤独》如何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10
四 论述:
1苏轼‘以诗为词'表现在哪些方面?应该如何评价?
2 《尤利西斯》在艺术上进行了哪些探索
文概
一 简答3*10
1 决定文学风格得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 什么是形象的间接性?它有什么长处和短处?
3 题材的价值与作品的价值的关系.
二 论述
1审美判断的标准有无客观性?其特点是什么?20
2现实主义创作的历史地位及在我国当前文学创作中的意义和作用。50
2000年试题
现当代
一 名词正名:《人的文学》 "文学革命" "文协"
先锋小说 "三突出"创作原则
二 论述题:
1 从鲁迅小说对卫道者形象虚伪人格的批判,看其文化价值取向。
2 比较京派小说的异同
3 从戴望舒的诗歌创作看现代派诗歌的艺术特征及文学史价值。
4 如何评价90年代中国大陆文坛的"通俗文学热"。
文概
一 简答题(共40分)
1 语言在文学中起什么作用?(10分)
2 文学作品题材的价值与作品价值有何关系?(10分)
3 文学风格为什么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10分)
4 文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10 分)
二 论述题(共60分)
1 简论识文学作品与鉴赏主体的关系。(30分)
2 文学审美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是作品内容还是作品形式?(30分)
中外文学基础
一 名词解释(共12分)
1 四大谴责小说(3分)
2 临川四梦(3分)
3 《诗学》(3分)
4 玄学派诗歌(3分)
二 简答题(共48分)
1 《诗经》、《离骚》在比兴手法运用上有何不同。(6分)
2 杜甫叙事诗的现实主义特色。(10分)
3 《红楼梦》人物塑造的表现手法。(8分)
4 《神曲》的艺术特色。(6分)
5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分期及特点。(9分)
6 《巴黎圣姆院》的对照原则。(9分)
三 论述题:(共40分)
1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20分)
2 《堂吉诃德》的意义。(20分)
2001年试题
现当代:
一 名词 《摩罗诗力说》
爱美剧
新感觉派
与抗战无关论
新生代诗歌 5*5
二 论述
1 论鲁迅的文化思想在当代的意义
2 分析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形象的演变
3日本白桦派运动同周作人"人的文学"思想的关系
4评述90年代文学
文概
一 简答:2*15
1试述诗歌的特点
2试分析文学风格多样性的特点
二论述 2*35
1论文学的真实性
2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文学价值对文学的意义
综合
名词5*6
四家诗 赋 古文运动 江西诗派 狂飙突进 黑色幽默
简答
人文主义思想内涵
关汉卿杂剧的思想内容
赋比兴的正确含义
论述 20*2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堂吉诃德形象的典型意义
2002年试题
现当代文学
名词 现代"乡土文学"
寻根文学
简答
1 胡适语言革新的形式
2 沈从文的乡村小说同都市题材小说的思想联系
3 以北岛为代表的朦胧诗歌对于当代文学的意义
论述
1 如何理解近一、二年来鲁迅地位与价值的论争。
2 曹禺的《雷雨》对西方戏剧艺术的借鉴
3 90年代通俗文学热的原因
文概
一 简答
1 再现说
2 素材与题材的关系
3 文学鉴赏是怎样得以产生的
二 论述
1 典型形象的丰富性和特征性
2 创作原则同创作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中外文学基础
一 名词(4*5)
流浪汉小说
永明体 后七子
四家诗 《恶之花》
二 简答(8*5)
1 法国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
2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的意义和影响
3《史记》的叙述艺术特色
4 柳永词在词史上的意义
5《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
三 论述
1《叶甫盖尼·奥涅金》同名小说人物形象及意义(16)
2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地位和影响(14)
四 分析(10)(考卷上会给出古诗)
虞世南的《蝉》
- 作者: unzip 2005年03月1日, 星期二 00:38 回复(5) | 引用(0) 加入博采
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研究方法试题 一、选择:
全面利用数据信息的统计量:百分位差、标准差、
反映不同处理水平的变异:SSb、SSw、SSt、SSr
看图:成熟效应
主效应和交互作用
符号检验法的特点
二、简答:
1、举例说明效标缺陷和标效??
2、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的区别联系
三、论述:
1、说明科学心理学产生之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四、实验:
1、用信号检测论设计一个实验,......说明报准率、虚报率、判断标准对结果的影响
2、设计一个多因素实验,要求有一个自变量与语言有关,一个自变量与语言无关,分别说明(有7个小问)
(1)你研究的问题
(2)自变量和因变量
(3)变量控制
(4)实验材料的处理
(5)实验过程
(6)数据的统计处理
- 作者: unzip 2005年03月1日, 星期二 00:35 回复(1) | 引用(0) 加入博采
复旦大学1999硕士入学企业经营管理试题 一. 名词解释(20%)
1)直线参谋制 2)管理幅度 3)目标市场 4)促销组合 5)股本结构
二. 简答题(24%)
1)简述市场细分化含义及过程 2)市场撇脂定价法及实施的条件
3) 试比较x理论与y理论的异同
四. 算题(24%)
1) 请画出盈亏平衡分析的曲线图,并说明其内在的决策与管理的原理
2) 某公司年赊销额为4800万元,现为促销欲打算放宽信贷标准多争取客户,此举将增加年
赊销额预计可达720万元。新客户平均收帐期为75天,老客户维持原状。可变成本为销售额的
80%。企业资本成本为20%。假定一年为360天。请问该公司放宽信贷标准的促销政策是否可取
?为什么?(不考虑坏帐)
五. 分析论述题(32%)
1) 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可由下式计算:
WACC=Ru(1—D/V*T)
其中:Ru——无负债公司的股东权益成本
V—— 公司市场价值
D—— 公司所得税率
T——公司所得税率
(1) 试论证上述计算公式的正确性
(1) 说明上述计算公式的实用价值
2) 去年以来我国的家用电器市场疲软,为了促进销售,谋求高的市场占有率,一些大的家
电公司如长虹、康佳、TCL等纷纷降价促销,一时间彩电价格大幅度下降,消费者甚为高兴。
然而海尔新近推出的海尔彩电价格却比其他企业同类产品价格高出20%,且坚持不降价。
论述:(1)海尔采用的是何种市场策略?与其他公司相比有何优势?
(2)这一策略运用下去将对海尔的彩电产品的市场状况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2) 你认为是否有更好的策略?是什么?
- 作者: unzip 2004年11月29日, 星期一 19:51 回复(2) | 引用(0) 加入博采
同济大学1999硕士入学企业管理试题 http://www.kaoyanren.com 2003-07-16 11:05:20 考研人 考研人
1、什么是组织结构?常见的企业组织结构主要有哪些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管理?企业管理的发展主要呈现哪几个方面的趋势?
3、试分析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及企业应采取的基本策略。
4、JIT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试讨论JIT方式的目标。
5、什么是抽样检验?试述二次抽样方式的抽样操作程序。
6、试述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主要形式,并对精神激励的主要内容展开讨论。
7、试讨论企业资金运动中的各方面财务关系。
8、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目标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9、什么是生产计划?编制生产计划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0、法约尔(H.Fayol)的十四条管理原则中,哪几条是强调人际关系的?哪几条是强调生产效率的?其余的几条又是强调什么呢?
- 作者: unzip 2004年11月29日, 星期一 19:49 回复(1) | 引用(0) 加入博采
人大1998硕士入学土地资源管理试题 科目代码:456
科目名称:土地管理学(含土地经济、地籍管理、土地规划)
招生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土地整治
2.土地产权
3.土地适应性
4.鱼鳞图册
5.土地区位
6.城镇国有土地
二、简述题(每题2分,共36分)
1.试比较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三种出让方式的优缺点及其使用范围?
2.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分区,划分为哪几类基本用地区?
3.土地管理部门对地籍调查结果进行审核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论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农地保护工作?
2.论述土地报酬递减律的发展及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
3.试述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1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确实保护耕地的通知》的主要内容及其深远意义?
- 作者: unzip 2004年11月29日, 星期一 19:49 回复(3) | 引用(0) 加入博采
人大1998硕士入学政治经济学与管理学试题 科目代码:456
科目名称:土地管理学(含土地经济、地籍管理、土地规划)
招生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土地整治
2.土地产权
3.土地适应性
4.鱼鳞图册
5.土地区位
6.城镇国有土地
二、简述题(每题2分,共36分)
1.试比较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三种出让方式的优缺点及其使用范围?
2.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分区,划分为哪几类基本用地区?
3.土地管理部门对地籍调查结果进行审核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论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农地保护工作?
2.论述土地报酬递减律的发展及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
3.试述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1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确实保护耕地的通知》的主要内容及其深远意义?
- 作者: unzip 2004年11月29日, 星期一 19:48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数量经济学试题 数量经济学试题 自己整理一下
(2004-09-21 07:34:37) 玉婉清风
四分析题
1,一位出租车司机在经过仔细的核算经营和劳动成本帐目后发现,他的确得到了正的利润,这是否与竞争理论均衡相抵触
2拦路抢劫者喜欢通货膨胀
31997年以来我国以较大的力度实施了财政扩张并且配合以货币政策,但是GDP的增长率却没有明显的增加而且个别年份还有下降,这是否说明宏观经济政策无效?
五计算题
1,一垄断成本函数是C=5+3Q,他的两个市场是被分割的,市场需求分别是:Pa=15-Qa,Pb=23-2Qb,Q=Qa+Qb,为使利润最大企业在各市场应销售多少?价格定为多少?垄断者的利润是多少?
2,下述方程式对一个经济的描述,消费方程c=0.8(1-t)Y, 投资方程I=900-50i,货币需求方程L=0.25Y-62.5i,税率t=0.25,政府购买G=800,货币余额M=500
a 求IS曲线的方程和LM曲线的方程
b求均衡的收入和利率
c政府支出增加200将
(2004-09-21 07:34:51) 玉婉清风
六,论述题
在经济学中,许多场合强调所进行的分析是短期还是长期,因此这两个概念很重要
1通过比较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均衡论述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2从这个概念出发论述凯恩斯消费函数和弗里德曼函数都具有合理性
3短期上经济的总供给曲线有正的斜率,政策干预有效,而长期上总供给曲线垂直,政策干预无效,就此论述经济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分歧
c
(2004-09-21 07:33:56) 玉婉清风
三简答
1,何谓外部性?并例举一个正的消费外部负效应和生产外部性的例子
2,根据消费需求理论说明为什么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增加?
3,对垄断性厂商来说,根据利润最大原则证明其产品的价格P与边际成本MC 需求弹性E=-(dQ ?*(P/Q) 关系是:(P-MC)/P=1/E
4宏观经济理论是为了制定经济政策服务,指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并说明政策操作的具体方式
5税收对于经济的波动具有稳定器的作用,请解释
- 作者: unzip 2004年11月29日, 星期一 01:42 回复(1) | 引用(0) 加入博采
吉林大学计算机系考研试题答案(98-2002) 吉林大学计算机系考研试题答案(98-2002):[原创][连载]吉林大学计算机系考研试题答案,全部上传完毕(98-2002)
到家里两天了,东西也收拾的差不多了。现在才开始有工夫静下心来将资料整理出来,希望大家不要觉得等得太久,更不要874我呀~~嘻嘻。去年的招生简章好像是7月末左右出的吧,希望今年不要有太多的变化才好。希望大家努力复习基础课,耐心等待吧。
由于我打字比较慢,因此,争取以一天一套的速度更新,希望大家不要嫌我慢哈......
复习要点:尽量多理解解题的思路,不要就题论题,尽量多举一反三。
答题方式:在答题之前能够尽量用简捷明了的语言写清楚你的思路以及你变量的用法。然后写出程序,少写程序注释以避免程序看起来比较乱。注意,思路是最重要的!!!!
我赞成原创的开题报告.
我不明白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