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鸦片战争时,清军的主要装备不是长矛大刀,而是半冷半热混编;
2、明清交战是总体国战,所以双方都主动学习最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仿制速度也非常快;
于是红衣大炮,佛朗机、火铳等大量装备,并且快速更新。
3、清胜利后,尤其是镇压三藩之后,没有大规模的战争,所以技术进步动力不足,先进装备优先装备京营、次为八旗,再次才是战斗主力绿营,越是装备好的部队,越不参战,所以技术进步停止,为了防止汉人军队战斗力超过八旗,反过来限制技术进步,导致近200年后,技术相同,工艺水平反而下降。
4、军制不合理,无退休制;军饷冻结,物价上涨;军官贪斧,吃空想;大量的军人必须从事其它工作才能养家,训练成了副业,于是战斗精神很差,逃跑水平很高。火器对抗时,清军还能勉强排成阵列,一旦英军发起刺刀冲锋,清军士气崩溃,逃了。所以清军的冷兵器部队在战场上几乎没发挥出任何作用。
明朝时候就有了火枪火炮,但是掌握在当时的政府手里,鸦片战争的时候确实中国也是用的火枪火炮,并不是用的大刀长矛,甲午海战,中国也并不是败了,你看看历史,中国败不是因为打不过,你知道八国联军才有几个人么,即使是用大刀长矛阻击,也打不到北京。你看的大刀长矛是农民起义用的,是农民军用的,多看看历史,就明白了。
满清是游牧民族,崇尚铁骑刀枪,将火枪类武器视作奇巧淫技,康熙年间有技工发明连珠枪(后膛装药可以连发的火药枪),结果被官府抓捕,流放充军。鸦片战争时期重修威海炮台,挖掘出明末的火药炮弹(俗称开花弹)威力不亚于从澳门葡萄牙商人进口的炮弹。李鸿章得知后掩面长叹。
明清之战时的清军又火炮但无火枪,大规模使用火器的是明朝,而清军本身并不重视火器,使用火炮也是对明朝强大火力的应对之举.
清朝统一中国之后,无论是哪一位皇帝它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持满人的统治.并不在意中国的发展.所以几百年下来,国力日衰,武器装备还不如建立时,鸦片战争前期的八旗和各绿营吃空额的现象严重.后来的军备有所好转,也是林则徐等人的功劳
因为满清要防汉,所以统一中国后就不再发展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