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西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东部与四川省毗邻,北部与青海省格尔木市都兰县相接。总面积31.6平方千米,包括17个县市,占青海省土地总面积的43.88%,总人口占55.72万,居民以藏族为主。目前优质牧草逐渐被毒、杂草所取代,一些草地危害动物如鼠类乘虚而入,导致草地载畜量减少,野生动物栖息环境质量减退,栖息地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降低。2000年8月19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落成揭碑,它标志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正式成立。 长期以来,青藏高原被称为生态“处女地”。但是,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逐渐退化。位于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也趋于恶化。如一些地区超载放牧,掠夺性的利用草场,滥采乱挖黄金、冬虫夏草,,使得草场大面积退化,杂草增加;鼠害肆虐,有些丰美草场已经变成寸草不生的黑土滩, 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不断加剧,面积逐年扩大,沙尘暴天气增多;冰川退缩,水位下降,江河断流,湖泊干涸;自然灾害频发,雪、旱、风沙等灾害加剧,防灾抗灾能力低下。三江源的冰雪、湖泊及沼泽地均为江河的重要补给源和水源涵养区,如果环境持续恶化,不仅直接威胁当地群众的生活,甚至会影响中华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这里独特的生态环境及其孕育的珍惜野生动植物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保护三江源,就是保护了地球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物种基因库,保护了人类的珍贵遗产和生存环境。这些自然资源的开发必须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否则将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遗患无穷。这也正是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长江、黄河和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南部,属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腹地,包括青海省的玉树、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全境以及黄南、海南、海西、三个藏族自治州所辖的泽库、河南、兴海、同德四县以及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唐古拉山,总面积达31.8万平方千米。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为野牦牛、野驴、藏羚羊、黑颈鹤等大批珍惜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是我国江河中下游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