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对还押金是没有用的,即使给他抓进牢里也是没有用的。是否还押金和他收到限制消费令没有关系,还不还押金看法院是否强制执行,谢谢。
限制令的措施,是对她的高消费进行有效的限制,也说明他没有对近期的债务进行有效的偿还,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而且对所涉及的问题起不到关键性的作用
“共享经济”是近几年最热的概念,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产品层出不穷,但最先进入人们视野的应该是共享单车,ofo又被称为小黄车,在2014年由戴威和几个合伙人联合创建,但是可谓是风头无两,打出“解决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口号,随后在短短几年内,完成10轮融资共计150亿元。可是在ofo火爆后,多家共享单车平地而起,共同竞争这块肥肉。
ofo走向低谷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有三点:一是负面新闻的传出,导致用户对ofo失去信心;二是烧钱式的运营,却收效甚微,三是没有资本支撑,被阿里系、腾讯系资本排挤。
一、私自挪用用户押金,导致爆发性的退押金潮
ofo传出拖欠上游供应商的货款多时,在2018年至少有9家公司因为合同纠纷将ofo告上法庭,公司及其创始人戴威更是受到了“限制消费令”。且在上半年的融资在下半年已经挥霍一空,公司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融资,资金链断裂,还私自挪用用户的押金,造成民众恐慌,经过媒体的发酵,当时有近900万的用户向ofo发起退押金的请求。如此一笔大额的金钱让ofo迅速衰落。
二、不顾成本烧钱式的运营,却没有盈利
小黄车从创始之初到倒闭都没有实现盈利,原因在于其高昂的成本:技术的研发与更新升级让小黄车的成本在不断增加,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只让它有了知名度却没有盈利。
如此之高的债务,ofo公司要拿什么来还?由于企业形象的一再跌落,现在用户在选择共享单车的时候已经不会再选择ofo,而是会选择市场上其他的共享单车,也就是说,ofo已经不能通过收取用户的单车消费额来作为自己的主要业务收入了。ofo公司也想过其它的办法,比如通过绑定消费的方式来偿还用户的一部分押金,但是效果都很差,用户不仅不买账还感觉自己被欺骗了。
因此,在各种道路都被堵死的情况下,我觉得ofo再次获得发展的机会几乎为0了。这是由于企业的核心-用户信任已经全部烟消云散,无论后面ofo出台什么样的发展政策,用户都不会再买账。事实上,现在用户也基本上没有想过ofo会东山再起,只想把自己的押金拿回来。总之,ofo的失败已成定局,我们要等待的,只有它还完所有用户押金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