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uoxue.baidu.com/page/cab7bcc7/
应有尽有!你慢慢研究.
二)动词
4,被动
被动是与主动相对而言.所谓主动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发出的,主语是实事者,因而是主动的.如果主语不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发出者,而是承受动作的受事者,那它就是被动的.古代汉语被动的表达和现代汉语一样,都是通过有结构标志和没有结构标志的两种句式,所不同的是古代汉语,特别是先秦时期,使用没有结构标志的句式居多,使用有结构标志的被动句远不如现代汉语普遍.
1)使用没有结构标志的句式表达被动的.
例如:
A,屈原放逐,著离骚.(《史记·太史公自序》)——被放逐
B,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信陵君列传》
C,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柳子厚墓志铭》)
D,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史记·太史公自序》)
它们在结构形式上跟主动句一样,没有表示被动的特殊标志,被动是通过句子及上下文的文意体现出来的.所以有人称这类句子是意念上的被动句.
2)使用有结构标志的被动句,大致有以下几种结构类型:
(1)"于(乎)"用在动词后引进主动者.
例如:
A,怀王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B,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战国策叙录》)
C,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鞌之战》)
D,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许行》)
E,是孔丘斥逐于鲁君.(《盐铁论·利义》)
这是先秦较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式.不过,"于(乎)"本身并不表示被动,"于(乎)"只是引进主动者,使主语的被动性质更加明确而已.这类句式的词序也跟现代汉语不一样,我们在阅读时,要把引进主动者的"于(乎)"字词组移到动词前当状语去理解或翻译.
(2)"为","见","被"直接用在动词前,表示被动.
例如:
A,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C,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 (《贾谊论》)
用"为","被"表示被动,形成被动句式,在先秦时期已很常见,"被"字则到战国末期才开始用于表示被动.它们在句子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当,都是直接置于动词前,加强动词的被动意义,以突出主语的被动性.至于施动者,因多半不便说出或不必说出,所以一般不出现.
(3)用"见(为,被)……于"结构的.
例如:
A,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被王欺骗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C,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战国策叙录》)
D,伍胥父兄为戮于楚.(《史记·伍子胥列传》)
E,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见……于"结构先秦时已普遍使用,"为……于"及"被……于"是战国末期及汉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后二者大概是前者类化的结果.因为这类结构的"见","为","被"都是用于动词前表被动,"于"则在动词后引进主动者,是上述两种表示被动手段的综合运用,所以被动意义更加明显.
(4)"为","被"用在动词前引进主动者.
例如:
A,多多益善,何以为我禽 (《史记·淮阴侯列传》)
B,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C,今去不得,阳狂恐知,身死为世戮,奈何!(《龚遂传
D,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E,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言语》)
"为"在先秦就常常用于引进主动者,"被"发展到汉末才具有这一功能.这种用法跟上述的"为","被"置于动词前不同,它不是以加强动词的被动意义来突出主语的被动性.而是跟"于"一样,是通过引入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使主语的被动性质更加明显起来.跟"于"不同的是,"为","被"词组不是在动词后作补语,而是在动词前当状语.
动词后的"于"字词组和动词前的"见"或"为"字词组,都不是被动句独有的标志,所以不能看到动词后有"于"字词组或动词前有"见"及"为"字词组就断为被动句.它们也可能是动作支配或关涉的对象等,而不是动作的主动者或纯粹表被动.例如:
A,千秋万代传于王.(《史记·梁孝王世家》)
B,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这里的"于","为"词组及"见"虽然都处于及物动词前后,但都不是被动句.只有结构上处于及物动词前后,及物动词后一定没有宾语,在意思上又是引进主动者或直接表示被动的情况下,这样的句子才是被动句.这些都得根据句义去确定.
(5)用"为(被)……所"结构的.
例如:
A,今不速往,恐为曹所先.(《赤壁之战》)——被曹操占了先
B,方术不用,为人所疑.(《荀子·尧问》)
C,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列传》)
D,汝曹怯弱,为蛇所食.(《搜神记·李寄》)
E,吴郡顾士端……尤妙丹青,常被元帝所使,每怀羞恨.(《颜氏家训·杂艺篇》)
"为……所"结构萌芽于战国末期,秦汉以后就被广泛运用."被……所"结构大概也是从"为……所"结构类化而来,跟"见……于"结构一样,"为(被)……所"结构也是把强化被动语义的"所"和引进动作主动者的"为(被)"两种语法手段结合起来,以强化和突出主语的被动性质.所不同的是,"见……所"结构的"于"字词组在动词后引进主动者,而"为(被)……所"结构的"为(被)"字词组在动词前引进主动者,这是"于","为(被)"原有的功能特点所决定的.
"为……所"结构的"为"后,有时不出现行为动作的主动者,"为"便和"所"连在一起,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被抓住
"嵩有田……武人夺而有之,嵩诣州颂理,为所杀."(韩愈《张中丞传后序》).
跟"为……所"相当的还有"为……见",这种结构虽早见于先秦,但很少使用,例如:
A,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庄子·至乐》)
B,近又有张道士,为公见信.(《宋书·庐江王祎传》)
C,爱欲生忧,或遭父丧,为人所夺……爱欲生畏者,为豪贵见夺其妇.(《出曜经·欲品》)
"为……所"跟"为……见"结合,还可成为"为……所见",者一结构仅见于汉末至隋唐.例如:
A,诸葛恪,滕胤,吕据,盖以无罪,为峻,綝兄弟所见残害.(《三国志·吴志·孙綝传》)
B,今凉州部……数为小吏黠人所见侵夺,穷恚无聊,故致反叛.(《后汉书·西羌传》)
C,臣受性愚陋,人事多所不通,惟酷好学问文章,未尝一日暂废,实为时辈所见推许.(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
(三)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1,古代汉语主要充当句子的谓语,定语和状语.
古代汉语形容词跟现代汉语一样,经常充当句子的谓语(表示主语的性质,如:"霜叶红于二月花"),定语(表示它所修饰的中心语的性质,如:"出于幽谷,迁于乔木")和状语(指出谓语动作的性质,如:"横看成岭侧成峰","淡妆浓抹总相宜"),有时也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补语,只有在词的构成方面和某些用法上稍有不同.
形容词作主语和宾语,是因为它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被说话的人当作一种事物来看待了,有的语法书称之为"名物化".如:
远近高低各不同——作主语
红消香断有谁怜——作主语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无厚(《庖丁解牛》)——作宾语
形容词作主语,宾语的另一种情况是偏正词组中心语的省略,即"以偏概全".因此,碰见形容词的这种用法,就得补上中心词,按有中心词的偏正词组去理解,
如:
A,故新相反,前后相背.(《定法》)——旧法,新法
B,瑜等率轻锐继其后(《赤壁之战》)——轻装,精锐的士兵
像一般定语可修饰各种中心语那样,这种用法的同一形容词,也可有不同的中心词.判定没出现的中心词,主要根据上下文意,就句中来说,主要是根据谓语意义及其连带成分来考察,也就是说,未出现的中心词必须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状,符合谓语意义的要求.
2,古代汉语形容词有类似词头的前加成分,如"其","有".
例如:
A,不我以归,忧心有忡.(《诗经·邶风·击鼓》)
B,我来自东,零雨其蒙.(《诗经·豳风·东山》)
这些带有前加成分的形容词,相当于叠音形容词.
词尾"然","如","若","乎","焉"等经常充当状语,有时也用作谓语或定语.
例如:
A,睠言顾之,潸焉出涕.(《诗经·小雅·大东》)
B,夫子莞尔而笑.(《论语·阳货》)
C,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
D,江河以濯之,秋阳以曝之,皜皜乎不可尚已.(《许行》)
E,今有人于此,驩若爱其子.(《墨子·天志中》)
F,王道粲然分明.(《战国策叙录》)
3,古代汉语有相当多的叠音形容词,它们的性质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形容词重叠,不含"很"的意思,往往要用"……的样子"去理解.
例如:
A,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货殖列传序》)
B,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引经义,陈祸福,至于涕泣,蹇蹇无已.(《龚遂传》)
C,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尚书·皋陶谟》)
D,彼节南山,维石岩岩.(《诗经·小雅·节南山》)
E,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荀子·劝学》)
其它如《诗经》的"蚩蚩","汤汤"(《氓》),"离离","靡靡","悠悠"(《黍离》),"苍苍","萋萋","采采"(《蒹葭》)等,《论语·乡党》的"蹜蹜",《孟子·尽心上》的"孳孳"和《史记·匈奴列传》的"熙熙"等都属于这类描摹景物情状的生动化的形容词,都含有"……的样子"的意思.
(四)数量词
表示事物或行动的数目或次序的词叫数词,计算事物或行动的数量单位的词叫量词,合称数量词.数词的语法功能和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基本相同.所以,有的语法书把数词附在形容词后讲.
1,数量词可以在名词,动词前作定语,状语.
例如: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作状语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作定语
2,古代汉语的数词是正常的,而量词相对于现代汉语来说是不发达的,所以常常只用数词来表示数量.
比如: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齐人有一妻一妾》)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3,数量词在动词和名词的后面也可以作谓语,状语,回答"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数量词在名词后面,是在数量上对名词进行陈述.
例如:
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谓语
4,数量词在动词或动宾词组后可以作补语.
例如:
固致大绫三百匹(《段太尉逸事状》)——补语
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段太尉逸事状》)——补语
5,数量词在动词或动宾词组后也可以作主语,宾语.作主语,宾语的数量词也可以看作是"以偏概全"的用法.
例如: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今其室十无一焉(《捕蛇者说》)
6,几个数词的特殊用法
1)"一"
用在动词前表动作数量,作状语.例如:
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用在动词前,表示一种假设的条件.例如:
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贾谊论》)
公子诚一开口,如姬必许诺.(《信陵君窃符救赵》)
2)"二","再"
都表示"两"这个数目,但对象不同.
若是表示物量,用"二".例如:
早丧二亲,年逾三十,鬓发二色.(《太平御览·蔡邕书》)
若是表示动量,用"再".例如:
再拜稽首.
秦赵五战,秦再胜,而赵三胜.
注意:"再"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很不相同,古文中表示动作重复的词是"复".例如:
冯谖不复歌.
上古汉语的"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两次".
3)"三","九","十","百"
它们放在名词前面表示物量,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动量.它们表示的往往不是实数,而是虚数,"众多"之意.例如: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许行》)
假令仆伏法就诛,若九牛之一毛.(史记·报任安书)
商君虽十饰其法.(《定法》)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千","万"的用法也是如此.
"三"在表示虚数时,有时也指"少",这个用法比较特殊,需要注意.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7,分数的表示法
分数最完整的表示法,包括这些构成成分:母数+"分"+名词+"之"(连词)+子数.例如:
一月之日,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史记·历书索引》)
其中,"九百四十"是母数,"日"是名词,"四百九十九"是子数.
8,可以省略的成分
1)省略"分",即:母数+名词+"之"(连词)+子数.例如: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其中,"参"是母数,"国"是名词,"一"是子数.
2)省略名词,即:母数+"分"+"之"(连词)+子数,这与现代汉语相同.例如:
秦地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
3)"分"和"名词"都省略了,即"分"+"之"(连词)+子数.例如:
郴之为州,在岭之上,测其高下,得三之二焉.
一般说,母数,"之",子数三者应齐备.
在特殊情况下,"之"也可以省略,只保留母数和子数.例如: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9,倍数的表示法
一倍用"倍",五倍可作"蓰".其它通常都直接用基数词表示."蓰"通常不单用,常"倍","蓰"连用,表示不定的多数.例如:
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许行》)
四,词类活用
(一)定义
古汉语跟现代汉语一样,某类词有某种词性以及它们在句中的作用,一般都是固定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灵活运用,可以使某类词丧失其本来的词性,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的运用,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就是在实词中,一个词按照一定的习惯在某个句子中丧失了其本来的词性,临时起着其它词类的语法作用的语法现象.
(二)词类活用的特点
第一,活用是临时的用法.即它必然在某个语境中才出现,随着语境的丧失,这种活用的语法功能也就丧失了.
第二,活用前的词和活用后的词在语法意义上有密切关联.例如:尔欲吴王我乎 (《左传·定公十年》)
其中"吴王"本是名词.其中"吴王"前的"欲"作为能愿动词,要求其后接动词.另外,"吴王"后的"我"作为宾语,要求其前接动词.因此,在这样的特定语境中,"吴王"就临时被作为动词使用了.离开了这个语境,"吴王"不能作动词,不能受能愿动词修饰,就带不了宾语."吴王"活用为动词后的意义和名词"吴王"的词汇意义紧密相关.
(三)词类活用跟词的兼类不同
词的兼类,是指一个词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类的性质,是固定的用法.这种一个词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类的性质的现象是由词的引申造成的,是一词多义,一词多性.它不是临时的,是词本身所具有的.
而活用是由特定的语言环境造成的,是词义,词性的临时改变.例如: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
"轨",名词,指两个车辙之间的距离.由于这个距离是一定的,所以引申指规律,法则.车行走,必须沿着这个轨道,所以又引申为遵循,合乎,成了动词.所以,"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行必果"(《史记·游侠列传》).这个就是由词义引申造成的词的兼类现象.
又如:"疾"在"时曹军众已有疾疫"(《资治通鉴·赤壁之战》)里是名词,当疾病讲;在"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膑列传》)中是动词,当妒忌讲;在"疾雷不及掩耳"(《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是形容词,当急速讲."疾"同时兼有名,动,形三种词性,不是临时运用的结果,是"疾"本身固有的经常存在的现象,不是临时的偶然发生的现象,所以不是活用而是兼类."疾",本义是名词,疾病,引申表示痛恨,因为人们对疾病总是厌恶的;引申表示迅速,是因为疾病发生时,通常非常快.
(四)词类活用跟词的兼类有以下主要区别
第一,造成的原因不同
词类活用,是由一定的语言环境造成的,即是由外因造成的,是临时的.一旦离开了上下文,这个词就会恢复到它原来的词性.
而词的兼类,是词的引申造成的.它是永久性的,任何时候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性,不受环境的影响,只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它只表示某一种词性.
第二,翻译成现代汉语,它们的意思不同
由于兼类是由引申造成的,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引申中原来的字不出现.例如:"轨"在"其行虽不轨于正义"中引申为动词"遵循",在翻译这句话时,"轨"不出现.
而活用的翻译,一般是用一个跟原来的词有关的动宾词组,原来的词往往还出现.例如:"尔欲吴王我乎 "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吴王"还出现."一营大噪,尽甲"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甲"还出现.
(五)具体内容
1,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时,有用作一般动词,也有用作使动,意动的.
1)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具有跟原名词意义有着密切联系的动词的一般意义,如果带上宾语,它跟宾语的关系是一般的动宾关系.例如:
A,从左右皆肘之.(《鞌之战》)
B,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城濮之战》)
C,曹人尸诸城上.(《城濮之战》)
D,斩一首者爵一级.(《定法》)
E,晞一营大噪,尽甲.(《段太尉逸事状》)
F,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
这些活用来的动词都不只简单地表示动作,它们含有跟原来词义密切相关的更为复杂的意思.如"从左右皆肘之."中"肘"翻译成"用肘顶".
2)名词用作意动
是主语主观上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是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本身并没有变化.
例如:
A,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信陵君列传》)
B,公子乃自骄而功之.(《信陵君列传》)
C,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谷梁传·僖公八年》)
D,友风而子雨.(《荀子·赋篇·名赋》)——把风当作朋友,把雨当作孩子
E,鲁欲将吴起.(《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意动用法在翻译时,要翻译成"以宾语为谓"的格式.
3)名词用作使动
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如:
A,尔欲吴王我乎 (《左传·定公十年》)
B,乘势,则哀公臣仲尼.(《韩非子·五蠹》)
名词的使动用法都可以用"使宾为谓"的格式来翻译.
4)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一样.不同的是,它都表示趋向性的动作.
例如:
且籍与江东弟子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记·项羽本纪》)
5)名词活用成动词的判断
第一,从意义上看.
若一个名词在句子当中用它本来的意义解释不通,必须换一个跟这个名词直接有关的动词或者动宾词组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名词一般就活用成动词.
第二,从形式上看.
首先,名词是谓语,但不是判断句或者说明描写句.
其次,在这个名词的前后有一些和它搭配的特殊词语.例如:"尔欲吴王我乎"中,"吴王"前有能愿动词"欲"."晋灵公不君"中,"君"前有否定副词"不"."完客所馆"中,"馆"前有"所"."渡江而西"中,"西"通过"而"和"渡江"联系起来."孟尝君客我"中,"客"后有代词"我"."何不城壶丘"中,"城"后有方位处所词"壶丘".另外,两个名词连用,它们之间又不是偏正,主谓,并列关系,那前一个名词可能活用.例如:"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中,"臣"活用作动词."晋侯围曹,门焉"中,"门"后有"焉"."夫子在于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中,"巢"后有介宾词组"于幕上"."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中,"棺"后有"而".
只有这些了,大哥,我尽力了.
你这样想在网上搞是不方便的,可以去书店参考.到网上书店去看看也行,新华书店肯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