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025-02-25 17:35:1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众所周知,由于地域的限制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与城市教学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习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学习的成功带来困难。大纲也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看书报和听广播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有意识地从农村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进行培养。下面笔者结合自身今年的农村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农村学生学习习惯的实际情况
  今年我深入农村支教,深深地认识到农村学生学习的不良习惯主要表现在:1.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缺乏有计划学习的习惯;2.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3.没有形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4.不善于做笔记,有的甚至没有作笔记的习惯;5.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课外阅读的习惯;6.上课精力不集中,沉迷于幻想的习惯;7.学习懒散,缺乏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8.不善于温故知新,有的甚至没有自觉复习的习惯……这些问题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使他们很难适应终身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需要,势必影响到他们一生的发展。
  笔者认为,产生以上不良习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自身因素。现在的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一部分学生从小就养成了懒惰、怕吃苦、不爱动手动脑的习惯。没有平时的点滴积累,良好的学习习惯肯定难以形成。